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南方林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林业统计年鉴和MODIS卫星火点数据,结合相关文献中不同林型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因子数据,估算2000~2016年间研究区域各省森林生物质燃烧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南方林区森林火灾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林火空间分布较为分散.2000~2016年南方林区森林生物质燃烧总量4.79×104kt.其中,温带常绿针叶林、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灌木的燃烧比例分别为65.24%,17.45%,1.55%,1.10%和14.66%.CO、CO2、NOx、CH4、VOCs和PM2.5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均值依次为3.73×103,5.87×104,48.05,347.27,358.54和365.06kt.此外,各类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福建、广东、广西全省,海南西部,以及江西和湖南南部是各类污染物网格排放高值区;江西和湖北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呈显著下降,福建NOx、VOCs和PM2.5,以及广东CH4和VOCs下降趋势显著,其余省份各类污染物排放下降但不显著.林火释放污染物占工业粉尘比例呈波动性上升,表明该地区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夏季森林火灾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夏季森林火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2007年夏季的希腊大火惊动了整个世界。尽管“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森林火灾扑救组织和指挥的行为准则,各地重视程度提高,投入加大,但最近几年伤亡事故却逐年上升,矛盾的焦点直指夏季森林火灾这一新的不容忽视的森林火灾类型。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上,指出夏季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以下几个趋势:(1)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扩展;(2)森林火灾的发生已经贯穿整个夏季;(3)火烧持续时间延长,过火面积增加;(4)雷击火源比重加大、分布区域变广;(5)难控性和扑救的危险性增大。针对以上趋势,提出了防范夏季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弥补用发生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的不足,在拟定了林火次数比率、森林燃烧率、森林受害面积比率、每起森林火灾平均受害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变异系数、受害森林面积变异系数6个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权重法确定了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单一指标可以从某个方面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综合指标则能更好地评价某个区域森林火灾的危害程度,更便于区域间的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一个异常庞大、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类干扰的年代,它也会自然发火。雷电击火、腐殖质着火、煤炭自然、瓦斯自燃……都可以引起林火。森林火种还是原始人类取火的来源。人类进入森林,出现了人为的林火。随着人口增加和林业生产活动的扩大,人为林火意烧愈旺,其频率远远超过了自然林火,成为森林最大的祸患。目前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起以上,烧毁森林超过280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0.1%以上,其中雷击等自然林火仅占林火总起数的10%,人为林火占90%。自然林火一般都发生在远离  相似文献   

5.
中国亚热带地区2000-2014年林火排放颗粒物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干扰因子并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基于2000-2014年中国亚热带地区卫星火点数据,结合林业统计年鉴,估算各区域林火燃烧生物量,运用排放因子法,估算15年间中国亚热带地区林火排放颗粒物总量.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地区林火存在季节性差异,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林火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贵州和云南林火主要集中在春季;浙江林火集中在春、夏两季.亚热带地区森林可燃物总燃烧量为333.92 Mt,污染物PM2.5、OC、EC和TC总量分别为:698.33、338.18、40.04和378.22 kt,此外,各污染物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各污染物排放量多集中在云南南部和东南部,湖南、贵州和广东交汇处,广东东南部和福建中部等区域;PM2.5、OC、EC和TC在浙江、云南、贵州、湖南和江西呈显著增长趋势.林火释放PM2.5与工业粉尘的排放比变化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森林火灾导致的颗粒物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力呈逐年增长趋势.该文通过对中国亚热带地区林火释放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研究,为深入揭示林火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3S”等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红外线遥感技术在防控森林火灾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德国和加拿大等林业发达国家的森林监测状况,以及国内的一些森林监测与评价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世界自然灾害——林火情况Nature Disasters—Wildfire据 UNEP 报道,1985年苏丹发生森林火灾烧毁森林及农作物达95万公顷;东加里曼丹1985年大火烧毁森林350万公顷,包括80万公顷幼苗林、140万公顷成熟林、110万公顷其它森林;1987年中国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烧毁60万公顷原始森林及开阔林;1982年美国全国野火共烧毁森林56.7万公顷。估计全世界现在每年烧毁森林面积大约630~690万公顷。这些森林火灾的98%都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了森林,而且给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雷击火已成为引发我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高纬,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每年4~7月都有雷击闪电发生.来自极地大陆性冷气团或变形的冷气团.通过大兴安岭林区易产生雷暴天气,引发雷击火出现.实践证明,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多发区,雷击火已引发多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内蒙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占该区总火源的18%,最多年份可达38%.喜桂图旗、鄂伦春旗和额尔古纳左旗等地的雷击火,在有的年份可占这些地区总火灾的76%.  相似文献   

9.
大小兴安岭森林开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质量下降,火灾、工业发展对林区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现迫切需要确定那些对森林覆盖率变化有显著影响的森林经营制度.这个研究提出了初步的"概念依据"方法论,它把毁林理论与卫星图像变化分析结合起来鉴定理论上也许不存在的林区.通过对尼泊尔Chitwan地区陆地卫星TM图像时间分析,结合道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对地形的目视估计,鉴定出10个这样的森林异相.再通过快速野外调查,确定哪一个异相出现有用的创新性森林经营.根据这个信息,选择了一个实地作详细的野外调查.通过这一项分析,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重要的社区林和生态旅游的项目.此前我们并不知其存在.文章对这种方法在监测森林覆盖变化的应用的价值和局限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1 雷击火已成为引发我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高纬,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每年4~7月都有雷击闪电发生。来自极地大陆性冷气团或变形的冷气团。通过大兴安岭林区易产生雷暴天气,引发雷击火出现。实践证明,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多发区,雷击火已引发多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内蒙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占该区总火源的18%,最多年份可达38%。喜桂图旗、鄂伦春旗和额尔古纳左旗等地的雷击火,在有的年份可占这些地区总火灾的76%。  相似文献   

12.
石蜡火灾扑救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石蜡的理化性质和燃烧持性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石蜡火灾的特点,并结合上海“9.16”石蜡仓库火灾扑救战例,对石蜡火灾扑救时的技术和战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为消防部队扑救该类火灾提供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过火林面积达 114万公顷,其中直接受害面积就达87万公顷,受灾群众超过5万人。 1998年5月,我国内蒙古境内发生了森林火灾,火势时大时小,复燃率较高。数千名扑火勇士经过9个昼夜的奋力扑救,才将森林明火全部扑灭。  相似文献   

14.
数字     
《环境》2008,(10)
12502起 关键词:火灾 森林 2008年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指出:今年1—8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2502起,受害森林面积4.9万公顷,伤亡172人。与前3年同期均值相比,森林火灾次数和人员伤亡数量分别上升51.9%和76.7%,受害森林面积减少68.3%。今年春夏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连旱天气,西北及大兴安岭林区干旱严重,森林高火险时段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5.
商用厨房火灾的最主要原因是油锅的持续高温引发食用油自燃起火,食用油极易复燃的火灾行为大大增加了其扑救难度,通过实验表明,细水雾灭火剂极强的冷却作用能够有效扑救食用油火灾.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的稳态性和平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对森林火灾的风险研究,对提高森林资源风险的管控能力及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收集了1990—2016年我国各类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等数据,采用信息扩散理论的方法,对我国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轻质油品外浮顶储罐的火灾特点、火灾类型以及灭火方法,重点对密封圈火灾和浮顶爆炸火灾的扑救力量部署进行了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加油站火灾形势,并根据加油站火灾特点和加油站工艺流程,结合国内加油站火灾扑救典型实例和灭火作战基本原则,对加油站火灾灭火战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加油站的消防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9.
火灾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火灾的发生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指出环境的破坏也会带来火灾的发生。提出了消防控灾过程中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包括火灾扑救过程中造成的水体污染防治、火灾扑救过程中灭火剂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储罐灭火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对火灾扑救过程中消防水的合理使用和平衡控制,特别是事故罐、相邻罐的冷却隔离提出了建议措施,为常压储罐火灾的控制和扑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