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鉴于美国及欧盟的成熟经验,以国内实际项目为基础,从指导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的操作方法及技术要点。作为针对企业的VOCs泄漏控制咨询及环境管理工作,LDAR由项目规划、现场检测、数据处理及评估3个部分组成,质量控制贯穿于3个部分的工作中。基于红外吸收的气体探测专用摄像仪(Smart-LDAR)可快速定位严重泄漏设备,具有操作便捷、泄漏观测直观、泄漏点可达性强等优点,但检出限高、无法定量、检测设备昂贵等缺点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技术是控制炼化企业设备与管阀件无组织排放最有效的手段。抽检了某炼化企业11套炼油装置和1套化工装置,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炼化企业设备与管阀件LDAR的工作程序,估算了抽检装置设备及管阀件的泄漏率及排放量。结果表明:动密封泄漏率高于静密封泄漏率;化工装置的泄漏率明显高于炼油装置;实施结果与国外成熟技术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证明该工作程序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制度,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具体做法。探讨了国内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安全处置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国内制浆造纸行业的污染排放现状,分析了该行业与发达国家在生产规模、原料结构、生产工艺和碱回收率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针对国内造纸工业污染现状,提出了中国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建议:淘汰落后企业、强制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优化原料结构、修订排放标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上大压小和加强环保监测等。  相似文献   

5.
系统梳理2002年以来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相关政策文件、技术规范和研究内容,从跟踪评价概念、对象、时限、内容及开展意义等方面解析跟踪评价的内涵;全面阐述产业园区跟踪评价开展现状及重点问题;明确评价目的和对象,针对性提出跟踪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情况梳理、资源环境主要制约因素识别、现行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分析、公众参与等;同时,提出开展跟踪评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钢铁行业是无意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主要污染源,为切实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加快行业POPs控制技术推广应用,通过文献调研、企业考察、专家访谈等,对钢铁行业主要POPs控制技术的应用状况及扩散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POPs控制技术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标准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等驱动因素,以及相关环境管理和资金保障缺乏、技术不完善等障碍因素。提出了行业POPs控制技术扩散的保障机制,包括环境管理、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7.
经济手段是环境管理和环境政策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一种政策工具,而且正受到环境学家的日益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最近OECD有关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在其成员国的应用总结材料,提出了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们描述的评价准则,然后对收费、补贴、押金、市场建立和强制刺激等五类经济手段在OECD成员国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评价,最后对这些经济手段的应用特点和利弊作了概括性地阐述,并展望了它们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公开的691项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专利为依据,分析研究了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进展,同时对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热脱附技术、淋洗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专利技术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今后开展相关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相关专利于2010年后开始快速发展,研究创新点基本集中于高效技术的开发、节能以及二次污染的防治;热脱附技术在该领域应用广泛;氧化修复技术的开发是2017年的技术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而联合多种修复技术更能灵活地适用于实际场地修复的需要,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立法经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多发、危害严重的现状,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国内相关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宪法和环境保护综合法界定不清、应急法律不成体系等问题,同时针对国内相关立法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中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国内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在该仪器的生产厂家生产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因此从方法选择、干扰排除、国家标准、比对、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该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风险交流理论,引入污染场地的风险交流定义及其特点,在欧美的风险交流研究进展及美国、欧盟的污染场地风险交流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风险交流在污染场地管理中的应用,在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风险交流框架以及污染场地管理动态性特点的基础上,概括出进行全程风险交流实施流程的思路;通过总结污染场地的利益相关方及其责任关系...  相似文献   

13.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雨水、污水和中水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国内外雨水、污水和中水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及相关实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结合黄河流域实际情况 ,从法制建设、水质监测管理、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监督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思路 ,并对今后的相关工作进行展望。文中所述综合建设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对国内其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加油站的烃类VOCs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加油站因储运轻质油品而产生的烃类VOCs对健康、环境、安全以及油品质量等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发达国家的常规治理措施主要是进行密闭卸油和密闭发油,对加油站的设备安装、管线布置、运营管理等都有一些具体要求;进入21世纪后美国又提出了强化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的观点,相应的技术、设备及法规也都日益健全.国内目前对加油站烃类VOCs污染的治理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应该尽快从烃类VOCs回收处理的专用膜分离装置入手进行相关研究和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固废管理政策作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动力学(SD)原理,首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与其他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因果关系图及流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SD)方程,定义了激励因子和约束因子的概念,明确了其与系统其他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测了辽宁省未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置量、排放量、贮存量、累积贮存量的变化趋势,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政策的变化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不同处理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成果对政府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点源排放的基本和综合的管理制度,是污染源的守法文件,也是政府对污染源的监管文书。按照政策设计的一般方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保障点源的"连续达标排放"为目标设计中国工业点源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框架。提出将点源按排放规模进行分类和分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信息机制、资金机制、监督核查机制和问责处罚机制;建立注册环境管理工程师制度以满足实施排污许可证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基础整合点源排放相关政策,提高相关政策间的协调,减少冲突,提高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在总结国际上各主要利益集团的减排方案和对策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和国内专家的理解并结合中国国情,首先选出适合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这些对策,确定其可行性和优先顺序,提出适合中国的减排对策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跨界水污染事件在国内一些地区频频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分析了国内跨界水污染的成因,并提出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水资源整体性综合规划和配置、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转变治污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