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以徐州某电厂脱硫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脱硫粉煤灰的粒径分布、微观形态、矿物组成和元素含量4方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电厂脱硫粉煤灰颗粒及其中所含元素的排放特征.结果显示,该电厂粉煤灰颗粒物以拉径在3~45 μm的颗粒为主,数量占80%以上,并以表面光滑的球形颗粒居多,并含有少量表面附着小颗粒晶体的球形颗粒和表面有孔的球形颗粒,以及一些不规则颗粒,其主要的矿物组成是莫来石和石英.该电厂粉煤灰颗粒物的排放因子达到了1.95 kgt.粉煤灰的元素组成选取了Mn,Zn,Cr,Cu,Pb,Ni,Cd 7种元素,其中Mn在粉煤灰中的含量最高,相对应的Mn元素的排放因子也高,达到了125.04 g/t.由于该厂粉煤灰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随意堆放和处理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粉煤灰的处理与处置,降低粉煤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X773 .052(X) 2035肠粉煤灰的粉体特性及其对减水效应的影响/严捍东(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2(X)2,20(2)一48一52 环图X一26 通过对粉煤灰颗粒形貌、平均粒径、粒度分布等粉体特性参量的测定和计算分析发现:粉煤灰的减水效应主要来自球形玻璃微珠的滚珠轴承的润滑作用或对水泥絮凝结构的分散作用。比水泥粒径细、粒度分布窄的粉煤灰取代水泥时,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水泥一粉煤灰二元系统的堆积密度,降低空隙率,这将对粉煤灰减水效应起到负面影响。过细粉煤灰大掺量取代水泥时,将可能使得粉煤灰的减水效果难以充分…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中植物营养元素赋存状态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化学分析表明 ,粉煤灰中一般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了粉煤灰的供养能力和供养特点。通过对粉煤灰的粉晶X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透射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 ,揭示了粉煤灰中元素的赋存状态。粉煤灰中的营养元素主要赋存于玻璃相中。由于粉煤灰的玻璃质颗粒和矿物析晶体粒径细小、结构不稳定、活性很大 ,其中的营养元素易溶出。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的粉体特性及其对减水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捍东 《环境工程》2002,20(2):48-52
通过对粉煤灰颗粒形貌、平均粒径、粒度分布等粉体特性参量的测定和计算分析 ,发现粉煤灰的减水效应主要来自圆球形玻璃微珠的滚珠轴承润滑作用或对水泥絮凝结构的分散作用。过细的粉煤灰大掺量取代水泥后有可能会降低其减水效应  相似文献   

5.
煤粉灰的粉体特性及其对减水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捍东 《环境工程》2002,20(2):48-52
通过对粉煤灰颗粒形貌,平均粒径,粒度分布等粉体特性参量的测定和计算分析,发现粉煤灰的减水效应主要来自圆球形玻璃微珠的滚珠轴承润滑作用或对水泥絮凝结构的分散作用,过细的粉煤灰大掺量取代水泥后有可能会降低其减水效应。  相似文献   

6.
摘要:粉煤灰的颗粒组成以微细的玻璃体为主,其颗粒组成决定了粉煤灰可用作土壤改良剂。但由于单一废弃物的营养元素常不平衡或物理性质不够理想,单独用于土壤中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故采用粉煤灰和有机固体废弃物配施,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充分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7.
将取自火电厂的2种燃煤燃烧后不同电场捕获到的粉煤灰依次过筛,分选为不同粒径组份,并检测分析各粒径组分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火电厂褐煤和烟煤粉煤灰中As、Hg、Cu、Pb、Zn、Cd 6种元素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分布与富集特性。烟煤和褐煤燃烧产生的粉煤灰粒径组份有差异。As、Cu、Pb、Zn、Cd随粉煤灰粒径的增大而含量降低。Hg元素由于挥发性较高,其分布与粒径大小无相关性。褐煤粉煤灰中各重金属元素富集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dPbZnAsCu;烟煤粉煤灰中各重金属元素富集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sCdZnPbCu。静电除尘器对褐煤燃烧产生的粉煤灰中Cd元素有较好的去除率,对于烟煤粉煤灰中的As和Cd元素排放有较好的去除率。相对于褐煤,燃烧烟煤可以更好的控制As排放,建议火电厂优先使用烟煤。  相似文献   

8.
改性粉煤灰吸附对硝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研究了粉煤灰 (FA)和浸渍粉煤灰 (IFA)吸附水溶液中有害的对硝基苯酚 ,试验了颗粒大小、浸渍条件、p 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稀溶液中进行吸附时 ,提高温度、减小粒径和 p H值 ,可增加粉煤灰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 ;用 Al3+离子浸渍的粉煤灰具有较大的吸附量 ;吸附机理是多孔物质吸附和静电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集高皇贮灰场内不同堆存时长的湿排粉煤灰样品,通过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氮磷吸附动力学的各自特征,以期为粉煤灰土地复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氮磷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粉煤灰对氮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实验开始后1 h内,对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实验开始后10 h内;表层与下层灰样的饱和吸附量与粉煤灰粒径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而与堆存时间相关性较小。在利用粉煤灰复垦土地时,粉煤灰的粒径将对重构土壤氮磷吸附的能力存在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其复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某低低温电除尘系统进行了多场条件下的数值模拟。采用k-ε模型来模拟湍流场,用离散相模型(DPM)来模拟飞灰颗粒的运动,用换热器模型和多孔跳跃模型模拟烟冷器内温度场,用电磁流体模型(MHD)模拟电场,用颗粒群平衡模型(PBM)模拟颗粒团聚规律。结果表明:烟道内布置导流板及阻流板后,电除尘器各分室进口流量偏差均在±1%以内,出口不超过±0.5%。颗粒相质量流量分配偏差也均未超过±5%。各室入口截面烟气流速相对均方根差均不超过0.25。模拟烟冷器内各截面的温度、密度及流速变化规律与实际相符。电场内电势分布由放电极向收尘极呈不均等环状分布,粒径越大的颗粒越容易被收集,小颗粒易发生逃逸。随着时间的推移,烟冷器内颗粒平均粒径逐渐增大,当t=0.8 s以后,颗粒平均粒径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典型案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赤峰第二毛纺厂电厂为背景,介绍了该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特殊需求及综合利用途径的选择和原理。分析了利用粉煤灰生产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发电厂的粉煤灰作为一种煤燃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本文中被建议用作脱除烟道气中NO_x的吸附剂。粉煤灰对NO_x吸附的特性通过碳含量和比表面积分析己被仔细地做了研究。研究发现,存在于粉煤灰颗粒中的未燃烧尽的碳提供着粉煤灰主要的表面积,并且碳可以被活化以进一步改善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关于较粗粉煤灰颗粒活化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未燃尽碳的气化能够提高其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电厂粉煤灰理化性质的测定及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综合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笔者对某电厂2台410t/h锅炉的双室四电场电收尘器捕集的飞灰进行了化学成分、细度、比表面积、真密度、堆积密度粒径分布等理化性质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加以分析、讨论,以期为提高粉煤灰的使用价值、加大粉煤灰分选开发的力度提供 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2种新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CFBFA),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其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氯化铁和氯化铝水溶液对CFBFA进行改性,考察改性CFBFA的粒径及投加量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采聚驱油水分离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FBFA中SiO2、A12O3、Fe2O3、CaO和MgO占总质量的90%左右,其玻璃相含量较低,颗粒形状多数不规则,表面粗糙;粒径≤0.074 mm的改性CFBFA对油水分离废水中油的去除效果最好;随着粉煤灰投加量的增加去油率上升,投加量达0.1 g/mL时去油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斜流沉淀结构的特点,分析了流道内液芬布对颗粒沉淀过程的影响;污水中颗粒粒径分布对去除率的影响,从而理论上推导上流式斜流沉去除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是燃煤火力发电厂必须排放的废渣,很多地方没有很好加以利用,大量堆放、造成侵占大批良田,严重污染环境的恶果。粉煤灰除可直接用于建材、农业等方面外,近几年来,人们发现它含有相当数量的空心微球。这种空心微珠由煤粉在燃烧过程中形成,其数量多少由燃用煤种、煤质、炉膛燃烧温度和燃烧方式等因素所决定。据山东省电力局从济宁电厂粉选出来的玻璃微珠进行测试,其理化性能为:粒径2—200μm,空重310—340公斤/(厘米)~3;熔点1430℃;壁厚为直径的5~30%;比重0.529;抗压强度7030公斤/(厘米)~3;化学成分:S1O_255.4%,Al_2O_335.18%,FeO_33.18%,CaO1.5%,MgO0.86%及其他少量成分。由于空心微珠具有颗粒细、轻量、中空、耐高温、耐绝缘、热稳定性好、强度高等优良性能,是一种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层燃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内的实际燃烧过程分解为垃圾在炉排上床层内的燃烧和可燃物(挥发分、炭粒)在炉膛内稀相空间的燃烧,并进行综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垃圾焚烧过程要经过水分蒸发、热解、燃烧、燃尽4个阶段,整个燃烧过程在4000s左右结束。综合考虑炉膛内颗粒停留时间、炉膛出口NO浓度时,可以选择二次风前后墙下倾20度的布置方式,二次风速度可选55m/s。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机械磨细方法提高锅炉粉煤灰的胶凝活性,并采用XRD、SEM、FTIR等分析手段并结合力学性能实验研究粉磨过程中粉煤灰胶凝活性变化与机械化学作用和碳颗粒结构变化的关系,揭示了粉煤灰机械活化机理,即粉煤灰机械活化的主要原因是粉磨过程中粉煤灰碳颗粒多孔结构被破坏,吸附性能下降,从而减少了所制备胶凝体系的需水量,提高了水化浆体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层燃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内的实际燃烧过程分解为垃圾在炉排上床层内的燃烧和可燃物(挥发分、炭粒)在炉膛内稀相空间的燃烧,并进行综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垃圾焚烧过程要经过水分蒸发、热解、燃烧、燃尽4个阶段,整个燃烧过程在4000s左右结束.综合考虑炉膛内颗粒停留时间、炉膛出口NO浓度时,可以选择二次风前后墙下倾20度的布置方式,二次风速度可选55m/s.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经过废硫酸改性处理后吸附能力大大提高,用改性粉煤灰对生化后的利福平废水进行了脱色试验,实验考察了废硫酸的投加量、pH值、粉煤灰的粒径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并对脱色机理进行了分析。粉煤灰改性后应用于利福平废水处理中达到以废治废,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