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是促进山西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汾河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利用DPSIR-TOPSIS模型对汾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汾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实现了阶段性增长,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水平水资源保护的协同推进促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整体平稳上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轻、中、高敏感区占汾河流域的79.51%,极敏感区占区域的14.45%,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的重要考量。本研究对汾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敏感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估,为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能源、土地及水资源短缺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四个控制层面构建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近8年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浙江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及方向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呈良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生态足迹指标,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框架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四川省2010—2019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年,四川省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W”型变化,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在时间上呈波动变化,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呈西高东低分布。综合评价中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分别呈下降、上升、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指数在2015年最低(0.109 6),2019年最高(0.212 1)。研究显示,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有所改善,仍需提高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用水账户的用水效率,进一步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论述了中国和世界的水资源状况,并论述了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中国用水的优劣势,以及如何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和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PM_(2.5)月均浓度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分级统计法分析了山西省PM_(2.5)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PM_(2.5)月平均浓度变化具有季节性,2015年8—9月和2016年4—5月污染较轻,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污染较严重;晋南各城市污染均比较严重,而位于晋北的大同市和晋西的吕梁市PM_(2.5)月均浓度一直处于达标状态。主成分分析发现,除吕梁市外,其他地级市对山西省PM_(2.5)污染的贡献接近,表明不同地级市的PM_(2.5)月均浓度变化主要受大尺度的天气变化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山西省PM_(2.5)污染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而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污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污水再生利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再生利用成为解决中国水危机的重要途径。再生水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用风险评价技术评估再生水的健康风险目前再生水回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论述了再生水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估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压力类、状态类、响应类指标分别为7、5、7项。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引入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设置标准,并以福州为例,评估其城市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参考国家相关指南并结合南京市实际,以区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南京市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预警视角从资源、环境、生态等维度选取典型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进行针对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基础评价和针对农产品主产区的专项评价。采取"短板效应",结合基础、专项评价结果进行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集成评价,为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预警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并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超载因子识别与分析,提出相应的管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山东半岛地质环境现状和特点,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划分为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3类一级指标,每类一级指标各选择其典型二级指标(共12项)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指数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及数据属性库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现阶段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将山东半岛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区域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三位一体的城镇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递阶多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面向应用对象的、融合多指标评语信息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对2000-2007年义乌市的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义乌市2000 2007年的生态承载力得分在60~70分,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其承载力状况良好;各支持力要素中,环境支持力得分一般,虽然随时间呈现一定波动但基本保持不变.资源支持力得分最差,人类支持力得分最高,且随时间逐年增加.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对其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提高措施,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2012年山西省焦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AERSCREEN模式估算了249个焦化企业的苯并[a]芘(BAP)防护距离,并结合舆情数据分析了焦化企业BAP排放对周边人群的影响。结果显示,山西省11个地级市都有焦化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其中运城市焦化企业数最多、吕梁市BAP年排放量最大、太原市舆情条数最多。山西省土地总面积为15.98万km~2,其中焦化企业BAP防护距离内面积为1.79万km~2,占比为11.20%,其中太原市、临汾市、长治市、晋中市和吕梁市5个地级市的BAP防护距离内面积占比超过平均水平。舆情点位及条数不仅与本地焦化企业(包括BAP年排放量和BAP防护距离)分布有关,而且还与人群的环保意识以及周边地区的焦化企业(包括BAP年排放量和BAP防护距离)分布有关。此外,还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分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包括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类指标在内的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方法,测算了指标权重,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用2003年的数据,对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水平良好)的城市为无锡、苏州、常州;第二层次(水平中上)的城市为盐城、南通、泰州;第三层次(水平中等)的城市为扬州、镇江、徐州、南京、连云港;第四层次(水平较差)的城市为淮安、宿迁.从总体上看,南部好于北部,东部好于西部,沿江沿海地区要好于内陆地区,靠近工业产业带的地区好于远离工业产业带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简述了甸水资源的现状,指出水短缺和水污染是制约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工农业及城市用水的节水,实施污水间和海水利用等方法开发新水源,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海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外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将人口、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纳入一个综合系统,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入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中,构建了以系统动力学(SD)模型、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多目标规划( MOP)模型为主,以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曲线回归模型等为辅助手段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复合系统(以下简称复合系统),并选取渤海湾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复合系统在渤海湾的应用,定量评价和预测渤海湾的承载状况,为海洋开发与管理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评价和决策支持的技术方法,促进中国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人品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水质的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许多国家的淡水供应出现危机,所以水资源必须得到保护和合理的开发。本文探讨了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和下游的湿地生态,黄河中游地区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以黄河中游流经的2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地区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然后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究,并得出黄河中游协调发展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地级市间的环境污染相互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复杂网络特点,山西省是需要重点治理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影响黄河中游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是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型方案是黄河中游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指出水短缺和水污染是制约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工农业及城市用水的节水,实施污水回用和海水利用等方法开发新水源,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污染与生态用水短缺是制约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评估基于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约束的水生态承载力变化对支撑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和驱动力模型,对流域1999年到2014年水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了评估,并识别了主要驱动力及其贡献。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的水生态承载力以2009年为界发生突变,前期呈现稳定状态,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效应与水污染的阻滞效应大致相当;随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与水环境改善是导致上升的主要原因。人口因子是水生态承载力的负向驱动力,经济增长因子为水生态承载力的正向驱动因子。控制流域的人口增长,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秦巴山脉水环境承载力及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作为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经济和自然资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且是维系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关键控制因素。分析了河南秦巴山脉的水环境现状、污染排放特征以及环境承载力,总结了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然后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人口、城镇化及农业发展趋势,预测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根据河南秦巴山脉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污染防治及政策制定两方面提出了绿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已有相关研究的指标体系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构建原则、分类框架、指标选取方法和标准确定方法。根据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以压力-状态-响应(PSR)为指标体系分类框架,采用频数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已有研究中常用的、与水生态承载力密切相关的指标筛选出来,构建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包括58个指标,其中核心指标19个,备选指标39个。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选取适当的核心指标对渭河陕西段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计算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和承载指数,结果显示渭河陕西段水环境系统压力较大,状态最差,响应程度较高,水环境严重超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