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四川成都周边100 km内8个典型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特性、认知和处理意愿进行调查,探讨了适合城市环境下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模式。结果表明:虽然在临城地区有收集设施,但是离城区稍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仍以自然堆放和自行焚烧为主;成都周边农村人均垃圾日产量在58.9~406.8 g/(人·d)波动,垃圾中有机、无机组分和可回收组分质量分数平均分别为71.82%、5.17%、22.35%,垃圾的含水率、p H、有机质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热值分别为36.64%~75.15%、6.16%~7.66%、59.03%~85.94%、13.27%~41.92%、5 134.6~10 803.4 k J/kg,呈现"两高一低"(即高含水率、高有机组分、低无机组分)的特点。调查区90.6%村民认为周围环境已受到垃圾污染,62.7%村民认为生活垃圾处理很必要且愿意支付一定的金额。为此,构建了以分类为前提的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置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不同类型有机固体废弃物混合堆肥配比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3种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农村污泥、人粪便、生活垃圾)的最适堆肥配比组合,采用混料设计,分别进行了14组堆肥实验,以WSC/WSN(溶解性碳氮比)、WSCorg(溶解性有机碳)、T(终点C/N与初始C/N的比值)、k(有机质降解速率)作为混合堆肥腐熟程度的判别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将三者进行混合堆肥,可有效解决它们单独堆肥时存在的溶解性碳素过高和堆肥进程较慢的问题。堆肥效果相对较优的配比组合(干重比)为生活垃圾27%~45%、人粪便38%~70%和农村污泥0%~27%。在该区间内,堆肥产品WSCorg、WSC/WSN、T和k分别为7.57~8.78 mg·g-1、4.97~6.07、0.43~0.48、0.10~0.12 d-1,达到腐熟标准。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12个省份所在的72个典型村镇进行垃圾样品采集,系统分析了我国典型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及理化特性在不同方面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与特性进行了对比,对村镇舂季生活垃圾组成成分与理化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結果表明,春季村镇生活垃圾组成中以厨余类(31.39%)和灰土类(22.05%)为主,其次为橡塑类(13.84%)和纸类(14.58%),有害类(0.39%)含量最低。在舂季,村镇生活垃圾容重变化范围在82.50·398.86 kg·m~(-3)之间,平均值为256.25 kg·m~(-3);含水率在41.03%·77.53%之间,平均值为54.03%;湿基低位热值在1 056~7 553 kJ·kg~(-1)之间,平均值为3 611 kJ·kg~(-1)。村和镇的春季生活垃圾组成与理化特性无明显差异;南方地区村镇春季生活垃圾含水率高于北方地区,湿基低位热值低于北方地区;不同经济区域之间村镇春季生活垃圾组成随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规律。村镇舂季生活垃圾湿基低位热值与厨余类、含水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橡塑类、纸类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垃圾预处理改善焚烧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高水分、低热值的特性,提出了2种改善城市垃圾焚烧特性的有效措施:生物质垃圾源分类和生物干燥.在我国建立生物质垃圾源分类体系,将生物质垃圾源头分类后,剩余垃圾的热值可以提高约50%~120%,已适合直接入炉焚烧,同时分离出来的生物质垃圾也更易于好氧堆肥或厌氧消化.另外一项技术措施是在焚烧前利用生物干燥技术,降低城市垃圾的水分含量,提高入炉垃圾的热值,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反应热来干燥城市生活垃圾,只需要在垃圾投入焚烧炉前增加一个预处理步骤,不必改变目前的垃圾收运体系,而且进行生物干燥后的垃圾更易于分选其中的可回收物质.  相似文献   

5.
根据天津市文明生态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和组成成分,以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为前提,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填埋、堆肥和焚烧处理方案分别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和经济、技术、环境、政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和焚烧的费用-效益分析得分为0.96和0.786,填埋不产生效益;堆肥、焚烧和填埋的层次分析法得分为7.74、4.28和5.45,堆肥方案的得分最高,其次为填埋,天津市文明生态村生活垃圾宜采用堆肥+填埋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限制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采用垃圾归类分流处置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效果。以西安市典型高校校园生活垃圾为代表性高热值焚烧型城市生活垃圾,通过绘制能值系统图辨析卫生填埋-沼气发电、焚烧发电、生物质燃料混烧发电等3种垃圾处理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过程。依据垃圾物理组成和热值数据分别计算了2种处理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投资率、可更新能源投入率和能值可持续指数等5项基本能值指标,并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对3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和生物质燃料混烧发电处理法在能量转化效率和环境影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高热值焚烧型生活垃圾采用"归类分流-集中焚烧处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7.
利用淋滤反应器(BIOBUNK reactor)处理经破碎后的生活垃圾,对淋滤液COD、pH、VFA、TS、VS/TS等参数与淋滤出渣含固率、VS/TS、固相减量率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将厌氧出水与酸化的餐厨浆液的混合液作为淋滤原液较直接将厌氧出水作为淋滤原液,对淋滤处理效果更显著。淋滤液COD提高14%,VFA提高13%,TS、VS/TS提高1%、3.5%,而p H值降低0.6。淋滤固渣减量率提高1.8%,VS减量率提高6.7%。淋滤出渣湿基低位热值(LHV)约为16 900k J/kg,远高于原垃圾的3 490 k J/kg。出料热值高,可考虑做生物衍生燃料(biotechnology derived fuel,BDF)。  相似文献   

8.
基于热化学平衡对热解重整制取合成气工艺进行了建模分析,考察了垃圾收到基水分M_(ar)、干燥基灰分A_d、热解装置入口垃圾含水率和合成气燃烧比例对能量转化率、干合成气产率、干合成气低位热值、合成气组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对于收到基低位热值大于6.7MJ·kg~(-1)的生活垃圾可以产生标况下低位热值高于5.3 MJ·m~(-3)的干合成气;垃圾收到基水分和干燥基灰分的增加会大幅降低能量转化率、干合成气产率和低位热值。  相似文献   

9.
鉴于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和多样的地形气候条件,随机选择该地区10个自然村,通过问卷调查、采样测试等方法,对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现状、特性与农民环保意识进行调研,以期为农村典型污染物的管理与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调研表明: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清运率相对较高,生活垃圾与塑料薄膜以焚烧为主;人畜粪便主要用作肥料,作物秸秆主要用于生活燃料,绝大部分灰渣均还田,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这些处理方式导致了地表水、固体废物和大气的复合型污染。调查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平均值为227g/(人·d),主要组分包括厨余、灰土、纸类、橡胶,生活垃圾平均容重、含水率、灰分、可燃物、低位热值分别为129kg/m3、43.42%、28.22%、28.36%和6 048kJ/kg。农村群众对生活垃圾特性的认知不高,参与环境管理的意愿和对典型污染物处理的支付意愿相对较弱;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宜充分利用户用沼气池和中小型沼气工程,采取分散和自行处理为主、集中处理为辅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了九江市城区生活垃圾现状,发展趋势,确定了影响九江市生活垃圾发生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生量与人口、气化率、废品回收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定量模型,并以不同方法对未来垃圾发生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对城市垃圾的卫生填埋、生态工程处理、堆肥和焚烧四种处理方法的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提出九江市区生活垃圾应采取堆肥和生态工程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混合生活垃圾恶臭特性及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生活垃圾的恶臭特性,发现恶臭特性受垃圾组分、处理处置工艺等因素影响较大,垃圾中转站的主要恶臭组分为乙酸乙酯、甲苯、乙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氨气,填埋场恶臭组分中含硫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浓度高,堆肥场恶臭组分中苯系物和烃类浓度较高,焚烧厂恶臭组分主要为苯系物。基于复杂多变的生活垃圾恶臭特性,采用综合评分法评价恶臭的环境影响程度,对已报道的生活垃圾恶臭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发现生活垃圾降解过程释放的恶臭组分中,二甲二硫、硫化氢、甲硫醇、萘、1,3,5-三甲苯、甲硫醚、甲苯、乙苯、对二甲苯和α-蒎烯等是混合生活垃圾优先控制的恶臭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热值偏低的实际情况 ,提出以煤为辅助燃料 ,采用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 ,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 ,符合国情。阐述了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在降低NOx、SO2 和二噁等方面的优越性。尾气处理建议采用喷活性碳 +布袋除尘组合工艺 ,飞灰处理建议采用高温熔融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制的生物干化实验装置,以高含水率混合收集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C/N比(15、20.7、24.6和30)对垃圾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比较了4组干化产物的RDF产率和产品性质。结果表明,不同C/N比垃圾生物干化理化性质与脱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低C/N比处理的pH、NH_3挥发率均大于高C/N处理。C/N比为20.7垃圾生物干化效果最佳,在这种比例下处理的含水率下降幅度、垃圾水分去除率、单位有机物脱水能力和低位热值增幅均大于其他处理组。经过12 d生物干化,不同C/N比垃圾含水率分别下降了16.5%、20.3%、13%和15.4%,干化产物低位热值同比原生垃圾增长了78.3%、114.5%、65.8%和79.0%,达到了垃圾经济性焚烧要求,其硫、氯元素含量低于0.5%,重金属的含量也在可以合理范围内,可作为RDF燃料制备原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焚烧城市生活垃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热值偏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以煤为辅助燃料,采用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符合国情。阐述了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在降低NOx、SO2和二噁英等方面的优越性。尾气处理建议采用喷活性碳 布袋除尘组合工艺,飞灰处理建议采用高温熔融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分类收集效益模型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效益的组成,据此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益模型.以南通市农村为研究对象,确定了该模型中的各参数,并且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方案1(回收/填埋)、方案2(回收/焚烧/填埋)和方案3(回收/焚烧/堆肥/填埋)的分类收集效益.结果表明,方案3及其分类收集方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郝广才  张全  赵由才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834-836,858
分析了上海市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与问题,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管理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将现有垃圾水运系统升级改造为集装化水陆联运系统、将现有老港废弃物处置场扩建为生活垃圾分类、生化处理、焚烧发电、填埋等多种技术有机组合的综合型处理基地的方案,为改善上海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处置系统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处理设施能力日渐不足,生活垃圾管理正面临着减量化与资源化必然趋势。在未来5~10年内,堆肥处理、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等方式将取代卫生填埋成为北京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北京市4处垃圾处理设施采用的不同工艺(卫生填埋、好氧堆肥、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4,种处理方式中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处理的环境影响负荷分别为4.82×10-2、1.10×10-21、.31×10-1和2.31×10-2,焚烧处理的总环境影响潜值最大,填埋处理次之,综合处理再次,堆肥处理最小。4种处理方式的资源耗竭系数分别为-2.39×10-51、.11×10-5、-3.45×10-4和-1.04×10-6,焚烧处理的资源耗竭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8.
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 ,已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严重障碍。目前 ,世界各地都根据不同的国情 ,分别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技术处理城镇垃圾。但是 ,这三者在技术应用上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 ,如 :填埋需占用大量的土地 ,渗沥液含有毒物质难以处理 ;焚烧投资成本高 ,又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堆肥需较多的生产周转和仓储地 ,且受季节性运行限制等。玉环县南方复合肥厂以生活垃圾为原料 ,将其加…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煤粉混合燃料热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寻求生活垃圾和污泥的高效资源化、能源化方法.选取生活垃圾、污泥和煤粉的混合,枯枝落叶,助燃剂MnO2,脱硫剂 CaO 为控制因子,安排正交试验,成型加工为混合燃料.测定其热值,并通过正交分析,筛选出燃料最大热值组合,即混合时垃圾、污泥、煤粉的比例为 1:1:2,枯枝落叶所占比例为 0%,助燃剂 MnO2 含量为 0.18%,脱硫剂 CaO 含量为 1.5/(100 g),该燃料的热值为 17.8898 kJ/g.为该混合燃料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研究了杀菌剂百菌清和除草剂都尔在堆肥过程中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可有效去除蔬菜废弃物中残留的百菌清及都尔。堆肥过程中,百菌清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50℃条件下,其半衰期为1.10 h;都尔降解速率较为缓慢,经15 d,其降解率为94%(c0=10 mg·kg~(-1))。都尔、百菌清及其降解产物对堆肥系统中的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在添加量为10~105 mg·kg~(-1)时,微生物活性抑制明显,堆肥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