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促进高炉炼铁水淬渣的二次利用,研究了以高炉炼铁水淬渣为原料,以硅微粉或水泥为粘结剂,采用压制成型方法制作的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颗粒状的高炉炼铁水淬渣制作的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其平均吸声系数可以达到0.70以上;材料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2.
上海良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吸声材料——铝纤维吸声板通过了专家评定。采用特殊工艺将直径 <0 .1 mm的铝纤维制成厚约 1 .0~ 1 .6mm毡状软板 (进口原料 ) ,两面再覆压铝板网而加工成的铝纤维板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吸声材料 ,它具有厚度薄、重量轻、防火、防水、防腐、吸声性能稳定、耐侯性能好、便于弯曲加工和清洗等特点 ,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经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测试 ,当铝纤维板厚度为 1 .0~ 1 .6mm时 ,板后空腔为 50~ 2 0 0 mm,其降噪系数 NRC可达 0 .62~ 0 .82 ,中频段吸声系数可达 0 .8~ 1 .0。在厅堂音质和噪声控制工程…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钢渣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了以钢渣为主要原料,以微硅粉为粘结剂,采用烧结成型的方法制备的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及力学性能。结合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烧结制度、微观形貌和体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钢渣制备的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材料的体积稳定性良好且在吸声性能最佳时的抗压强度为5.41 MPa,是一种适用于解决城市道路、高速路和铁路噪音污染问题的吸声材料。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市声学学会、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和北京朗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音频技术和室内声学演示会于1998年12月14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演示会特邀德国斯图加特市夫朗和佛研究所查雪琴教授报告无纤维吸声材料在德国的应用。查雪琴教授应用著名声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马大猷教授创建的微穿孔板理论,采用无纤维吸声材料成功地解决了德国新议会大厦的声学问题,在西欧传为佳话。近年来,查教授在德国开发了多种无纤维吸声材料,例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薄膜吸声结构、窄缝板吸声结构等,并在会上进行了演示。德国威士奇博士(Wens…  相似文献   

5.
三、吸声减噪早在1957年,魏荣爵、余崇智就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国产吸声材料吸声系数测定的初步报告,分析了国内若干吸声材料的驻波管法吸声系数,并对吸声系数的含义以及几种不同方法测试的吸声系数间的转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架道路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的设计和降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道路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一种采用渐变空腔的微穿孔声屏障,根据微穿孔吸声理论推导了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吸声性能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吸声性能进行预测计算和实验室测量.采用RLS 90预测模型计算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对高架道路试验工程段进行了声屏障降噪效果的现场测量.结果表明,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在道路噪声的主要频谱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吸声频带为2个倍频程,峰值可达0.7;高架道路声屏障降噪效果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声屏障和防撞墙总高度为4 m,对6层以下高度的建筑物有良好的降噪效果,最大降噪效果达10.3 dB.  相似文献   

7.
在吸声装置的结构中,经常使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碴棉、吸声砖和纤维板等。而穿孔板吸声结构为共振吸声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种使用方便的绳状中空纤维作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吸附去除水中铜离子的过程,探讨了溶液pH、吸附时间、铜离子初始浓度和竞争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初步评价了该纤维吸附剂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该纤维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39.66mg/g;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的铜离子吸附去除率可达99.9%,说明该纤维吸附材料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铜离子。中空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很好地拟合,纤维表面分布的大量羧基是其吸附铜离子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尾气净化控制的一个难点在于冷启动阶段,此时由于温度较低,催化剂尚未完全起作用,导致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较高。阐述了活性炭纤维的基本特性,特别是其低温吸附与催化性能对NO和CO的转化作用,讨论了活性炭纤维作为机动车尾气净化材料所需的改性及方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纤维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活性炭纤维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通过与以颗粒活性炭为代表的传统碳材料在结构、性能方面的对比,概述了活性炭纤维优良的吸附、催化氧化等特性。然后全面介绍了活性炭纤维在气体处理、水处理、劳动防护、环境监测及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同时结合目前活性炭纤维的研究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活性炭纤维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通过与以颗粒活性炭为代表的传统碳材料在结构、性能方面的对比 ,概述了活性炭纤维优良的吸附、催化氧化等特性。然后全面介绍了活性炭纤维在气体处理、水处理、劳动防护、环境监测及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同时结合目前活性炭纤维的研究开发现状 ,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纤维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动车尾气净化控制的一个难点在于冷启动阶段,此时由于温度较低,催化剂尚未完全起作用,导致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较高。阐述了活性炭纤维的基本特性,特别是其低温吸附与催化性能对NO和CO的转化作用,讨论了活性炭纤维作为机动车尾气净化材料所需的改性及方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硅酸铝纤维和莫来石纤维为主体材料,纳米二氧化硅作为高温陶瓷黏结剂,制备出一种适用于800℃下直接过滤的除尘滤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和烧成温度对多孔陶瓷过滤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TG-DSC确定纳米二氧化硅的熔融温度,利用SEM表征材料的纤维粘结情况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为3%,烧成温度为1 300℃时,制备出的材料性能较佳,抗折强度为4.96 MPa,过滤阻力为139 Pa(过滤风速为1 m/min),气孔率为80%。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层多孔隙沥青路面容易阻塞的问题,提出双层多孔隙沥青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应用空气介质和吸声结构的声一固耦合模型,通过大型商用软件ABAQUS对多孔隙沥青路面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了双层多孔隙沥青路面中空隙率组合以及厚度组合下的降噪特性,据此提出适宜的双层多孔隙沥青路面结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双层多孔隙沥青路面结构,当上层空隙率为10%,下层空隙率为25%,上层厚度为2cm,下层厚度为4cm时,吸声效果较好。结论可为双层多孔隙沥青路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聚苯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去除铅离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苯乙烯其离子交换纤维是一种理想的离子交换材料。它的特殊的物理形态决定它对一些有害气体如铅烟、颗粒铅等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铅烟净化效率可达80%;对水溶液中毒性铅离子去除率可达86%。该纤维可做为治理毒性铅离子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吉林工业大学和上海众汇泡沫铝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泡沫铝吸声板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会于2 0 0 0年 5月 31日在上海举行 ,上海市南汇县科委主持了认定会。泡沫铝吸声板采用加压渗流法工艺制成厚度为 6、 8、 10、 2 0、 50、 10 0 mm板材 ,每块规格 2 50× 2 50、 50 0× 50 0、 50 0× 10 0 0、 10 0 0× 150 0 ( mm)等 ,有各种颜色可供选择 ,泡沫铝吸声板具有高空隙率、高通孔率、吸声、屏蔽、不燃、耐温、耐潮、质轻、抗老化、防眩、无污染等特点 ,是一种新型无纤维环保型吸声板材 ,平均吸声系数大于 0 .5。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声学和…  相似文献   

17.
低频噪声污染是输变电工程建设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基于对南通地区变电站噪声样本的频谱特性分析,研发了对低频噪声具有良好吸隔声性能的复合声屏障屏体,并应用于110 k V变电站噪声治理工程实践。声学仿真和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声屏障降噪效果明显,周围敏感建筑的声环境质量可满足相关环保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废弃羊毛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羊毛角蛋白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详细探讨了羊毛角蛋白含量、丙烯酸比例、反应温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等条件对合成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角蛋白占比为5 wt%,丙烯酸比例为70%,反应温度为70℃,交联剂用量为0.1 wt%,引发剂用量为0.8 wt%时,改性树脂吸水倍率最好。另外,采用红外光谱、全质构仪和吸水速率对角蛋白改性前后的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羊毛角蛋白的引入可以提高树脂的强度、吸水速率和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纤维吸附含溴甲烷气体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动态吸附法在25℃下,测定了3种活性炭纤维(ACF-1、ACF-2和ACF-3)对含溴甲烷气体的吸附性能和回收效果,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孔结构、溴甲烷浓度、气体流量、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溴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大小及0.4~0.8 nm左右的微孔数量决定了其对溴甲烷吸附性能的优劣;气体中溴甲烷的浓度的提高使活性炭纤维对溴甲烷的穿透和饱和吸附量增加,而气体流量的增加则使活性炭纤维对溴甲烷的穿透和饱和吸附量降低,但两者均使穿透和饱和吸附时间缩短;活性炭纤维多次循环使用后,对溴甲烷的吸附容量明显地降低,循环12次后达到稳定吸附,其稳定吸附值为133.5 mg/g.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高效吸附剂--活性炭纤维吸附废水中对硝基苯酚,对其吸附和脱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动态吸附-脱附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在最佳的吸附条件下,装填4 g活性炭纤维可处理含对硝基苯酚1000 mg/L的废水1400 mL,出水对硝基苯酚浓度<2 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一级排放标准,活性炭纤维有效吸附量可达349.87 mg/g.在最佳脱附条件下,脱附率>99%,并可从高浓度脱附液中回收对硝基苯酚.稳定性实验表明,吸附-脱附性能稳定,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