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气候变化诉讼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不仅为国际气候治理带来新曙光,也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思路。具体而言,这一制度关涉到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径的探索、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提升及企业抗气候风险能力的增强,在我国已具备现实的发展需求。但从实然层面而言,气候变化诉讼虽已可以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窥见雏形,但囿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缺位,加之法院在气候治理中能动性体现不足,司法与行政关系亟待厘清,提起气候变化诉讼仍存有诸多障碍。未来我国应不断完善气候变化诉讼的落实路径,充分发挥法院在司法解释、案例指导等方面对气候变化诉讼的助推作用,并在明晰气候司法与行政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
宋华琳 《绿叶》2011,(4):120-125
在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论及"气候变化",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  相似文献   

3.
利用湖南凤凰2009-2011年逐句气象统计数据,高分辨率对湖南凤凰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分析了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入境客流量年内变化主要受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客流量旬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为0.58%;国内客流量年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人们工作及休闲制度的影响,客流量旬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为0.34%.本研究为丰富旅游气候研究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开发和景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1,(9):70-70
炭黑和低空臭氧加剧气候变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炭黑(煤烟)和低空臭氧(烟雾)能加剧气候变暖。大幅度减少炭黑和臭氧的排放量,不但能限制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助于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并能减轻对农作物的损害,促进粮食产量。报告呼吁制定控制有机废物和减少煤炭和石油行业甲烷排放等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愿意与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暖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开发性金融部门探索绿色投资倒逼其低碳转型之路,相应的气候变化对其绿色投资的影响和风险值得深入研究。运用气候压力测试模型、WITCH模型和气候VaR对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绿色投资的气候冲击影响、气候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极端气候冲击会对我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价值及其投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受气候变化影响程度各异,国家开发银行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增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减少;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绿色投资气候风险各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绿色投资的气候风险相对较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发性金融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转型和绿色投资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对气候变化的定义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通俗而言,气候变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动。  相似文献   

8.
《绿叶》2016,(10)
正气候多边合作是中国面对全球治理挑战的新内容。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第一次全面展示气候多边合作的新形象。历次联合国气候大会见证了中国气候多边合作的逐渐成熟。作为首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出席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并就《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全球治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2,(5):70-70
九机构提出承建气候技术中心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近日表示,为承建气候技术中心而正式提交建议书的9家机构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既有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还有商业和公民社会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去年年初呼吁各国就承建气候技术中心提出建议,此中心的宗旨是促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合作与转让,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环境纠纷的日益增多和公民环境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环境侵权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协调、有效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扩大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扩大传统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增加对环境权益损害的赔偿,并予以量化,只有这样,才能为环境侵权受害者提供及时、充分、合理的救济,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1.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2,(5):70-71
国际资讯九机构提出承建气候技术中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近日表示,为承建气候技术中心而正式提交建议书的9家机构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既有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还有商业和公民社会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去年年初呼吁各国就承建气候技术中心提出建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在加快,气象规律将逐步改变,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以负面为主。本文从大气、土壤、水和生物等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关注的日益增多,配合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发布,中国掀起了关注气候变化的高潮。媒体和NGO成为中国公民社会中参与气候变  相似文献   

14.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不同国家由于其自身发展阶段、治理水平等存在差异,气候治理模式也呈现不同特征。本文系统梳理了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排放体的气候政策体系与机构设置情况,将其气候治理模式分为五类:政策引领型、法律缺失型、整体完备型、部分行业先行型和政策协调双缺失型,并从政治体制和党派态度、资源禀赋和强势部门、战略定位与气候叙事、公众态度与国际事件四个维度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分析。建议我国未来可在加快推进气候立法、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形成中国特色治理方案、推动建立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国际治理体系、落实完善“1+N”政策体系等方面加强工作部署,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水平,促进“双碳”目标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15.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08,(1):62-63
国际资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6种途径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中文版)报告,指出遏制气候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17,(2)
正2007年机缘巧合之下,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简称CYCAN)成为很多青年气候行动者的大本营。十年来,CYCAN一直在坚持做的正是引导和培养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气候变化,包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国内高校环保社团的现状、国外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的优秀案例、气候变化技术问题、各组织气候变化项目及其资源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08,(5):103-115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治格局扑朔迷离。美国作为惟一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近年来以国际气候协约哈佛项目为核心,提出全新的"后京都"气候政策模式,以求摆脱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受国际道义谴责的困境,并在气候变化问题的政府谈判中取代欧盟,占据道义制高点,实现国际气候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本文简介了哈佛项目的六大方案。知彼知己,中国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应围绕包含历史排放量在内的人均排放量这块基石前行。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地区历史时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陆生  汪青春 《青海环境》1996,6(4):184-191
利用青海湖流域及邻近地区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历史时期气候资料序列,讨论了湖我近六百年来的气候变化,给出了主要冷,暖,湿潮,并对湖区1958~1995年器测时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气候突变现象作了统计分析,指出了近百年来气候暖干化是造成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晋海 《绿叶》2010,(9):50-54
环境正义问题的出现,除了城乡有别的表面原因外,还有更深层的制度根源:农民与城市居民存在权利“落差”,几乎所有的农村环境问题都与农民权利的“虚置”、“空壳化“有关。只有真正确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充分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农村环保事业才会有根基,才能解决我国的城乡环境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21,(5)
正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推进《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