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城镇土地规划混乱、污染严重、粗放利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走土地可持续利用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在介绍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后,深入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开发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切入点。加快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大量资金和技术开发西部资源,发展西部经济,从而不断提高西部改善环境的支持能力。因此,小城镇建设既是发展西部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协调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小城镇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避免走以往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提高小城…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潼南县为研究区,揭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测算各小城镇发展指数,为科学编制城镇体系发展规划,推进县域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居民抽样调查法、文献检阅法和GIS技术建立综合测评数据库,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测算小城镇发展指数.研究表明:①基础设施、对外交通、公共服务是影响小城镇生产生活适宜度的重要因子;②根据潼南县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测评和聚类分析结果,结合潼南县小城镇空间组织共扼关系,构建了潼南县小城镇发展序列;③在资源有限配置的条件下,应科学有序地推进小城镇发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重点小城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要依据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测评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快一般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理论可为跨区域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跨区域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不明,跨区域环境监管缺乏权威性,环境监管垂管制度改革不彻底等问题。现有机制无法有效支撑地方政府开展跨区域环境监管和深层次的环境协同高效治理。为进一步突破现有的制约障碍,提高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效率,应当进一步加快中央层面的跨区域统一立法和地方层面的跨区域协同立法,以法律保障跨区域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将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权责在法律中进行明确和细化,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跨区域环境治理机构,地方层面成立跨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构,理顺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纵向和横向关系,进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1,(2):42-4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于2月22日就河北省在小城镇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的创造性的思路和办法,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转发了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小城镇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环办[2001]11号文),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河北省的经验,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以创建“环境优美城镇”为载体,加大力度,扎实工作,切实做好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和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河北省在“关于加强小城镇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方动态     
河北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于 2月 22日就河北省在小城镇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的创造性的思路和办法,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 (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转发了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小城镇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环办 [2001]11号文 ),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河北省的经验,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以创建“环境优美城镇”为载体,加大力度,扎实工作,切实做好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范围不断扩大,融入区域一体化的城市不断增加,对区域城市环境协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采用2003—2019年中国22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能显著促进整体城市和原位城市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但对新进城市的环境治理影响并不显著。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不同规模城市的环境治理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对非资源型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环境改善作用则优于资源型城市和低行政等级城市。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污染排放强度整体下降,这一结果主要来自经济集聚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治理效应并不显著;同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反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在降低本地污染排放强度的同时,加大了周边城市污染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11—201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区域环境污染指标以衡量区域环境治理绩效,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公众环境参与方式(即投诉上访、献言建策和自媒体舆论)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期为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提出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公众环境参与对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绩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自媒体舆论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直接影响最大。同时,我国公众主要是通过参与并监督政府环境行政规制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在参与地方政府环境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驱动地方政府环保资金投入方面尚有不足。因此,本文提出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三点建议:创建公众环境参与政法平台,健全公众环境参与自媒体方式,增加环境治理的环保投资。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环境治理框架下,亚洲国家共同面对区域环境问题,创新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环境治理理念,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丰硕成果。全球环境治理新要求以及经济发展新形势,为亚洲区域环境合作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契机。亚洲区域进一步务实深入的环境合作将是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和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志芳  张海滨  曲云欢 《绿叶》2015,(Z1):75-81
多边环境协定(MEAs)作为全球环境治理实践的主要平台,因承载着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平台而受到重视。对MEAs发展趋势的把握,可以在制定国内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对策中占有最大限度的主动权。MEAs的发展呈现出:工业污染控制类MEAs数量增长较快,MEAs之间协同合作加强,政府主导MEAs的运行,NGO对决策影响加强,私营部门的作用受到重视、参与模式在探索中,发展中国家作用凸显,政治影响上升,发展中国家对技术需求日益强烈等趋势。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活噪声具有量大、面广、分散、影响不持续、监管难度大等特点,本文以现代化环境治理视角和社会治理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当前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特殊属性及其防治的有效实践,分析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防治措施的内在联系,提出构建创新型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体系。该体系要求在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领域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强化社会共治,新增公众自治,将环境治理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既强调公众参与到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又强调社会各主体多元共治和自我管理,是社会生活噪声领域公众参与的升级版。最后,本文建议以宁静区域创建为切入点,通过有关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宁静区域创建指导意见;地方政府落地实施,完善管理和技术指标体系;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德治和自治水平,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宁静区域范围,实现创新型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体系的实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校园污水处理教学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小区域环境治理是大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境类专业的学校在上马环境治理项目的同时,若充分考虑其设备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环境污染的跨区域转移给西部地区的环境治理带来了挑战。缺乏多元主体互动的传统管制性环境治理模式在西部地区环境治理中有较大局限,静态法律规则下的单向管控之治难以适应动态社会的发展,使传统管制性环境治理模式在西部地区难以达到预期。通过对环境公共治理的理论分析,从自上而下的国家政策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两方面入手,提出环境公共治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福贡、泸水3县,是一个集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地区为一体的特殊地理区域。以怒江州边境3县为例,对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析本区特殊的地域背景、小城镇发展意义、小城镇发展现状、小城镇发展障碍,以及小城镇发展潜力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怒江州边境3县小城镇的发展对策,目的在于为本区以及其它边疆民族地区制定小城镇发展对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呼包鄂乌城镇群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城镇网络空间格局是保证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以城镇职能强度为切入点,运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深入刻画2000—2020年呼包鄂乌城镇体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呼包鄂乌地区城镇综合职能强度差异明显,呈现“四极较强、多星分散”的空间特征,城镇间联系强度呈现由“横置L—横置F—多节点网络”的演变过程。(2)呼和浩特城区、包头城区、集宁区和东胜区极化效应明显,造成了区域发展不均衡,城镇等级差异明显。(3)呼包鄂乌城镇群网络密度逐步增加,区域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层现象,城镇群内部联系较弱,城镇职能较强的节点在空间网络中控制能力有待提高,边缘城镇进入网络核心能力较差。基于空间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提出呼包鄂乌城镇群应构建“四极、两翼、五星、多点”的协同发展空间框架。  相似文献   

16.
PACE2016中国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就中国环境政府治理、环境市场治理、环境社会治理以及环境治理结构展开了深入研讨并达成以下共识:大国模式下的环境政府治理面临着突出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和"多层次治理体系"等问题;不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市场治理必然面临"要不要走环境治理市场化之路"的疑虑,相关研究表明市场手段作为有效的环境治理方式正在逐渐地打消此等疑虑;中国环境治理最主要的短板在于社会治理,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主要挑战在于改变地方政府的态度,然而社会企业家是环境社会治理的希望;多元环境治理结构是中国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政府引领、企业自觉、公众参与的制衡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纵贯东北的哈(哈尔滨)大(大连)铁路,犹如一条银线,穿山越岭,跨过美丽富饶的松辽平原,把东北三省串在了一起,连接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城镇。在这条银线上,镶嵌着一颗璀灿的小星,它就是史称长春二站,近年来在改革中悄然崛起的新兴城镇——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范家屯镇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小城镇,目前,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对农村地区的流域水环境进行高效而低成本的治理,是当前农村资源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以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柳青河水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典型案例,从规则型构视角剖析行动规则对"兰山模式"的作用机制。其中,边界规则打破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资源治理的边界,企业等新行动主体的资金、技术的溢出效应提高了治理效率;身份规则改变了行动主体的参与动机,加强了多方主体间的交互作用;选择规则减少了多方治理主体的责任冲突;聚合规则弥补了农户在环境治理中的缺位。在四项行动规则的共同作用下,"兰山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的协同治理,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水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小城镇集中排污主体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同步配套建设,或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以吉木萨尔县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如何采用BOT投资方式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有效缓解治理城镇生活污水资金不足的问题,亦是对探索BOT公司参与城镇污水处理方式取得...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已经近两年,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沿线省市的发展质量,更是全国范围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进展与成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统筹、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空间管控、绩效考评等角度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