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熵权法引入环境绩效评估,构建了中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系统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以2009年为评估基准年,系统研究分析了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绩效指数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综合环境绩效指数大多数处于良好和优秀水平,其中16个省份处于平均值(76.15)以上,江苏(87.32)和宁夏(64.97)分别排名首位和末位;(2)ArcGIS分级结果显示,中国省级综合环境绩效指数处于优秀和良好水平的省份分别有8个和22个。全国综合环境绩效呈现典型的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综合环境绩效总体优于中部、西部地区,区域环境绩效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环境治理投入有很大关系;(3)东部环境健康绩效优于西部,且中部和西部该项指标值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绩效劣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绩效同样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的顺序。环境治理绩效表现最优的为中部地区,其次依次是西部、东部地区。(4)熵权法引入到环境绩效评估系统中,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环境绩效实际情况,但也有少数评估指标的赋权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需要进一步加强熵权法应用到环境绩效评估系统中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学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是改善中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中国"九五"和"十五"期间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规划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对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状况较差,突出表现为控制目标没有达到、投资额不能到位和项目实施率较低等现象.通过对制约规划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规划目标可达性较差、数据可靠性较低、规划技术方法以及监管体制、环境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不完善问题是制约规划成功实施的关键性要素.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出了规划体系、管理体制、投资方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的改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简称能效)是指地区尺度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地区能效评估指数体系是由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指数构成的系统。地区能效评估是对地区能效进行诊断,识别出能耗中的低效环节和高效节能领域,提出最经济的提高能效的建议。基于能源平衡表将能效按部门分解,利用标准化处理法得到分部门能效指数,通过加权得到综合能效指数,构建了一整套地区能效评估指数体系,为能效诊断、节能潜力评估奠定了基础。并结合200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能效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地区能效评估指数体系能够满足对地区能效定位与诊断等节能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工业高碳发展及结构性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工业结构的低碳发展程度,包括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进行合理评估,是工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工业结构的低碳发展程度进行快速评价,定性评价采用单因子行业位置值与产值所占比例关系图进行分析,定量评价采用工业结构综合低碳发展程度指数进行计算.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其工业结构综合低碳发展程度指数为0.42,属于工业结构低碳发展程度的较好等级,说明其工业结构基本合理,但是耗能大的行业仍占较大比例,应该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因子的修正和排放量计算:2000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我国城市的发展状况 ,采用城市分类的方法 ,将我国 2 6 1个地级市按照人口数量分为 5个类别。每类城市选取一个典型城市进行实地调查 ,对我国燃烧锅炉和机动车的NOx 的排放因子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适合我国目前排放水平的各类城市的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排放因子。并依据 2 0 0 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的燃料消耗量和机动车保有量 ,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 ,估算了 2 0 0 0年我国各地区的NOx 排放量 ,分析了分地区、分行业、分燃料类型的NOx 排放特征。 2 0 0 0年我国NOx 排放总量为 11.12Mt,其中固定源占 6 0 .8% ;移动源占 39.2 %。NOx 排放在地域、行业和燃料类型上分布均不平衡。NOx 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 ,其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燃煤为最重要的NOx 排放源 ,其排放量占燃料型NOx 排放量的 72 .3%左右。  相似文献   

6.
中国危险废物与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危险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产量状况。以中国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危险废物与工业固体废物产量进行了全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危险废物占工业固体废物的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反映出中国危险废物统计涵盖的范围远没有发达国家广泛,也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今后危险废物实际产量还将增加;另外,中国高新技术行业以及西部资源省份的危险废物产量占工业固体废物的比例较大,值得有关部门重视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设计处理水量为70m~3/d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为评价对象,处理1m~3污水为评价单元,分别对湿地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以及粉尘、固废等5种影响类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变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CO_2和N_2O,两者的贡献达到了82.2%,主要是由建设阶段产生的;酸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NO_x,占酸化总量的70.1%,主要由建设阶段产生;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总氮、氨氮和总磷,3者的贡献达到89.4%,主要是由运行阶段产生;光化学臭氧合成的主要贡献因子为CH_4,占光化学臭氧合成总潜力的77.5%,主要来源于运行阶段;固废、粉尘主要来源于建设阶段。5种影响类型的环境影响指数为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固废、粉尘全球变暖酸化。  相似文献   

8.
汽油蒸汽挥发性有机成分(VOCs)排放是二次有机气溶胶和O3的重要前体物。应用COPERT模式和北京市实际参数,计算了北京市典型汽油车辆蒸发VOCs排放因子和排放清单,并测算了不同物种的排放量。结果显示:北京市汽油车中以轻型载客汽车为主,约占90%,国Ⅳ排放标准车辆比例最大;随着排放标准等级的升高,排放因子逐渐降低,且与化油器技术相比,使用燃油喷射系统技术的车辆运行损失排放较低;环境温度、燃油饱和蒸汽压和炭罐尺寸是排放因子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饱和蒸汽压越高、炭罐体积越小排放因子越大;北京市汽油车蒸发VOCs年排放量为11 115 t,烷烃的质量占76.93%,烯烃质量占5.76%,炔烃质量烃占0.08%,芳香烃质量占17.24%。  相似文献   

9.
中国火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力发电是中国电力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年来火力发电占中国发电总量的比例基本都在80%以上,这直接导致中国火电企业的二氧化硫高排放量.中国目前火电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占工业排放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中国火电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不变,但其二氧化硫高排放量正由东部局部地区向中、西部蔓延,这与中国火电企业发展迅速,总体脱硫水平低,东、中,西部地区火电企业脱硫水平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清水溪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通过分析清水溪流域18个采样点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d、Cr、Cu、Pb和Zn的含量,定量确定了清水溪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清水溪流域污染非常严重,上中游河段受到重金属的高强度污染,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Zn,污染因子的高低顺序为:Zn>Cu>Cr>Cd>Pb;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255.58,清水溪处于高值潜在生态风险,且上中游河段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很高,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的大小顺序为:Cd>Cu>Cr>Zn>Pb。  相似文献   

11.
以2015年为基准年,利用COPERT 4模型计算了杭州市分车型分排放标准下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CO、碳氢化合物(HC)、NO_x、PM_(2.5))的排放因子,并估算了各污染物排放量及分车型分排放标准下的各污染物分担率。结果表明,随着排放标准的提升,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因子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汽油车的CO和HC排放因子高于柴油车,而柴油车的NO_x和PM_(2.5)排放因子高于汽油车;天然气车的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基本接近汽油车,而汽油电混动车的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则明显低于其他动力车;各污染物排放因子随车型的增大(重)而增大。2015年杭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物CO、NO_x、HC和PM_(2.5)排放量分别为48 923.0、44 713.7、7 014.7、837.9t,其中汽油车CO和HC分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小型汽油客车CO和HC分担率高,并且其保有量占比也高,应重点控制小型汽油客车的保有量;柴油车NOx和PM_(2.5)分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重型柴油货车NO_x和PM_(2.5)分担率高,但其保有量占比不高,应重点控制重型柴油货车的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泥工业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以及PM_(2.5)排放控制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了2013年中国大陆不同省份水泥工业PM_(2.5)排放量。估算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水泥工业PM_(2.5)排放总量为476.6万t,其中京津冀及周边7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的PM_(2.5)排放量合计占排放总量的21.3%;熟料水泥生产企业PM_(2.5)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73.1%,水泥磨站的PM_(2.5)排放量占26.9%;有组织PM_(2.5)排放量为307.8万t,占排放总量的64.6%,无组织PM_(2.5)排放量为168.8万t,占排放总量的35.4%。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地关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两者高度融合,做到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逐渐受到各方重视.以徐州市大沙河镇为例,在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的基础上探索生态镇的建设模式.结果表明,2010年大沙河镇的环境综合发展指数为1.584,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为1.182,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为0.88,处于良好协调状态.最后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沙河生态镇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Theil指数进行适当改进和完善,将其转嫁应用于不同区域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差异的分析。研究中国31个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06—2013年水污染物排放强度特征,并基于Theil指数分析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水污染物COD和氨氮排放强度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呈现逐渐缩小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由于农业源影响,COD排放强度差异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呈现阶段性,2006—2010年为西部东部中部,2011—2013年为东部中部西部;氨氮排放强度差异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进一步探索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变化趋势与其差异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与其相应的差异指数呈现正相关性。最后探讨了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区域差异成因,表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机制是主要因素。此研究对于中国不同地区响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污染与生态用水短缺是制约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评估基于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约束的水生态承载力变化对支撑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和驱动力模型,对流域1999年到2014年水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了评估,并识别了主要驱动力及其贡献。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的水生态承载力以2009年为界发生突变,前期呈现稳定状态,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效应与水污染的阻滞效应大致相当;随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与水环境改善是导致上升的主要原因。人口因子是水生态承载力的负向驱动力,经济增长因子为水生态承载力的正向驱动因子。控制流域的人口增长,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重金属流向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r、As、Pb在煅烧熟料、颗粒物和尾气中的残留率。在900、1 000、1 100、1 200、1 300和1 450℃温度条件下,将添加Cr、As和Pb化学试剂的生料分别进行煅烧,模拟重金属在水泥窑内不同温度带的煅烧过程。结果表明,6个温度条件下,Cr主要分布在熟料中并且呈现不规则变化;颗粒物中的Cr在1 200℃条件下分布量最大,所占比例为32.79%(w);在900℃和1450℃条件下,烟气中的Cr分布量最大,所占比例为0.24%(w)。6个温度条件下As主要分布在熟料中并且1 000~1 450℃条件下稳定在81%~83%之间;在900℃条件下,As在熟料中的残留率最大,所占比例为97%(w);在1450℃条件下,As在尾气中的分布达到最大值,所占比例为0.0023%(w)。6个温度条件下,Pb在熟料中的残留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少,挥发颗粒物中的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尾气中Pb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STIRPAT模型等方法分析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下省际生态效率水平及内外部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效率均值为0.528,整体上无效。东、中部地区逐渐迈向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技术和规模是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内部驱动因素。(3)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U"型分布;由于存在"技术回弹"效应,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未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生态效率起抑制作用,而环境规制、对外开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是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佛山市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佛山市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的第一位因素是机动车辆密度;同时建立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短期预测精度很高,未来5年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呈平稳下降趋势.为规划防治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龙形水系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主要景观水体,以再生水为主要补水水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龙形水系中心区(简称中心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中心区水体全部为富营养状态,汛期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即水体在汛期初期至中期为中度富营养,后期为轻度富营养;汛期结束后水质较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上升,中心区水体达到重度富营养化状态.(2)再生水为中心区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其TN、TP、COD和NH4+-N年输入量占各类污染物年总输入量的85%以上;在汛期,其主要污染物输入量占总输入量的70%以上.中心区水体在汛期没有明显的污染物集中输入现象.(3)中心区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成因为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出量小于输入量,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累积.(4)在汛期,外界的适宜温度、饱和光照、水体的弱碱性和缓慢流速加大了中心区水体水华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城市环境噪声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佛山市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佛山市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的第一位因素是机动车辆密度;同时建立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短期预测精度很高,未来5年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呈平稳下降趋势.为规划防治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