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A~2O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泥产率系数科学计算方法,以提高大型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某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续2年的生产运行和化验数据分析,采用带修正系数K的德国ATV标准推荐的污泥产率公式,核算污泥产率修正系数K,并考察其可适性。结果表明,该厂全年原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年变化趋势相同。核算得出适合该厂进水水质、水量和水温的K值为0.85,利用该K值得出的剩余污泥排放量理论与实际值相对偏差小于±10%。通过该方法可预测剩余污泥排放量,对日常生产运行管理进行预调控。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川省2座位于不同排水服务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样本数据,统计分析了日处理水量,COD、TN、TP浓度及负荷和C/N、C/P等统计量的累积频率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各统计量的分布特征对工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A进水污染物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范围较大,其采用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CASS)工艺基本能适应进水水质的随机变化,但因存在碳源随机性不足情况,可能导致其脱氮稳定性降低;污水处理厂B进水污染物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范围较小,虽然其采用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的调控能力较低,但也基本能适应其服务区域内进水水质的随机变化;2座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累积频率分布与污染物浓度及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日处理水量的累积频率分布比较集中,而污染物浓度及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的离散范围较大,这也潜在威胁到工艺运行的稳定性。总体来看,2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选择恰当,均能较好适应其服务区域的进水水质和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是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进水水质的测定分析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的现状进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按照水质指标浓度出现的频率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方法,并针对采用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特点,提出:(1)根据实测数据按照一定的保证概率可以用来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2)为了使水质的确定更加符合设计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确定设计进水水质指标时,一般还需要进行趋势性调整和季节性调整;(3)确定合理的指标浓度与流量,以此为依据进行反应池的工艺设计,同时要校核夏季温度高、浓度低、流量大和冬季温度低、浓度高、流量小的工况是否满足处理要求,然后取冬、夏季校核值以及未作季节性调整设计值中最不利情况作为设计值,才能充分保证出水达到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芜湖市天门山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水水质对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采集多个曝气池活性污泥样品进行DNA提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对采样期间进水主要水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各活性污泥样品DNA的PCR扩增产物,采用非加权组平均(UPGMA)聚类法分析活性污泥样品的DGGE图谱,选择基于线性模型的冗余分析(RDA)对影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水质理化因子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整体比较稳定,COD的去除率在62.3%~97.0%,NH3-N的去除率在81.6%~96.4%,TP的去除率在95.3%~99.7%,系统出水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微生物种群结构不稳定,随着进水水质的变化呈现出动态变化过程。其中,BOD5与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关联度最高。由此得出,系统功能稳定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仍会存在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三峡库区(重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特性,对库区现有4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研。发现库区以5万m3/d以下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为主,占总数的89%。A/A/O系列工艺、氧化沟系列工艺和SBR及其变型工艺为主流主体工艺,其中占总数64%的污水处理厂选用了氧化沟系列工艺。水质参数的设置与工艺密切相关。污水中无机物含量较高,59%的污水处理厂的MLSS在4~6 g/L之间,71%的污水处理厂的MLVSS/MLSS在0.7以下。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波动大,碳源较充足,可生化性较好。另外,总结了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部分进行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厂都存在着忽略进水水质构成及变化的问题,导致后期工艺运行调整难、运行能耗高,影响出水稳定达标。运用SPSS软件包,分析了辽宁省某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与出水TN、T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水BOD_5/TN与出水TN中度负相关;进水BOD_5/TP与出水TP低度负相关;进水SS/BOD_5与出水TN基本不相关;进水BOD_5/COD与出水TP相关程度弱。这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15种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的分布及其去除效果,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3座A2/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普萘洛尔、吉非罗平和吲哚美辛在3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各个工艺单元中均未被检出外,其余12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频率在90%~100%之间。进水水样中PPCPs的平均检出浓度为2 285.4 ng/L,其中咖啡因(CF)的平均检出浓度最高为973.3 ng/L,酮洛芬(KP)的平均检出浓度次之为844.7 ng/L,两者之和占进水水样中PPCPs平均含量的79.5%,表明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污染物为CF和KP。3座污水处理厂对CF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平均去除率为95.3%,对15种PPCPs总去除效率在39.3%~82.8%之间。  相似文献   

8.
复合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不稳定,低碳氮比,运行费用不足等特点,探讨了复合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用性。其结果显示,虽然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大,但出水水质稳定、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运行费用低、低能耗,操作及维护简单,较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发布实施的背景下,全面调查了浙江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处理工艺、进水来源、水质特征等,从进水角度识别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需要关注的问题。从提升管网效能、实施进水管控、加强运维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管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水质协会推出的ASM3利用MATLAB建立模型,通过实验确定进水水质及模型初值,通过模拟结果与污水处理厂实测结果对比,确定重要模型参数范围,并用结果对其他污水处理厂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包头市污水处理厂2015年全年进水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包头市城市污水中6个水质指标(COD、BOD5、SS、氨氮、TN和TP)的概率分布、变化规律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包头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除COD呈正态分布外其他5个水质指标均服从偏态分布,COD、BOD5、SS、氨氮、TN和TP全年中间值分别为428.00、288.00、155.00、67.35、89.85、9.57mg/L,各水质指标均随季节变化明显。COD和BOD5、COD和SS、BOD5和SS、氨氮和TN间存在较明显的一元线性关系。进水BOD5/COD(质量比)平均值高于0.45,BOD5/COD0.45的累积分布概率为96.6%,说明包头市城市污水可生化性较好。BOD5/TN(质量比)平均值为3.32,BOD5/TN4.00的累积分布概率为59.7%,说明有污水反硝化碳源不足的现象存在。进水BOD5/TP(质量比)平均值为31,且全年BOD5/TP20的累积分布概率为93.0%,满足生物除磷要求。  相似文献   

12.
应用GPS-X软件模拟CAST污水处理厂及优化化学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S-X软件模拟某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的处理效果,同时对其化学除磷过程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实测进水COD组分(SS,XSandSA),对ASM2模型参数(μh、Ks、kh、Kx)进行了校核,参数优化结果为:μh=4.36 d-1,Ks=1.6 g COD/m3,kh=2.01 d-1,Kx=0.01 g COD/m3。经模型组分和参数校正后出水COD、NH4+-N以及TN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10%。根据进水TP浓度和流量变化,实时灵活地调整化学药品投加量,模拟结果显示可以节约50%左右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分流制排水区域污水厂进水水质特征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昆明市某分流制排水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结果表明,95%保证率时,该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COD、SS、TN、NH3-N和TP质量负荷分别为11 100、30 000、39 400、2 000、1 600和390 kg/d.进水水质指标中除了SS和NH3-N之间无相关性外,其余各指标间显著相关(α<0.01).进水SS分别与BOD5、TP、COD有较强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786和0.915,进水BOD5分别与TP、COD亦有较强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和0.918.进水BOD5/TN值>4和BOD5/TP值>20的累积概率分别为35%和94%,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浓度不能满足微生物反硝化的需求,但可满足生物除磷对有机物和磷的理论需求量.  相似文献   

14.
运转经验表明,活性污泥处理厂原水的水质、水量是随季节、时间的变化不断上下波动的。这一波动将导致处理系统偏离设计时选定的工作点,引起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变化。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当进水负荷的变化幅度超过处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时,就会造成处理效果的严重恶化。因此,为了使处理系统保持稳定运转,必须根据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处理系统的工作条件,对处理系统实施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分段进水脱氮除磷工艺中,流量分配是重要的控制参数。在实际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存在较大波动,针对不同水质应用流量分配控制策略及时调整流量分配,是很大的一个难题。本研究针对流量分配系数法,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原水碳源提高反硝化为目的,建立A~2/O分段进水工艺(SFA~2/O)的流量分配模糊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以进水C/N,出水氨氮和出水TN为输入变量,以最优流量分配系数δ_(opt)为输出变量。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和实验数据,形成SFA~2/O分段进水工艺的模糊控制规则。对该模糊控制规则进行动态响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特性曲面近乎连续且无多峰现象,基于流量分配系数法建立的流量控制模糊控制方法可作为系统优化运行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白云飞 《污染防治技术》2010,23(2):13-15,37
由于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值有偏差,造成采用改良氧化沟工艺的邯郸市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困难且费用较高。针对该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了曝气系统的DO、MLSS、泥龄等运行参数的控制问题,并对各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调整,最终使该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技术性能、经济成本、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指标,对采用氧化沟、ICEAS、3AMBR和A2O4种不同工艺的昆明市7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进行综合评价。各污水处理厂对BOD、SS和NH+4-N都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在91%以上;COD去除率在86%以上;TP去除率在86%~96%之间;TN去除率在59%~76%之间。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济成本同工艺类型和进出水水质密切相关,经济成本主要来源于电耗;采用3AM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经济成本远高于其他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电耗和出水一氧化二氮释放,其中3AMBR工艺具有最大的温室气体释放量。出水污染物中对富营养化效应贡献最大的为硝酸盐,不同类型工艺出水造成的富营养化效应差别不大。结合污染物去除性能和综合成本进行分析,ICEAS工艺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而3AMBR工艺综合性能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在活性污泥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进水负荷、生物动力学参数、曝气设备性能参数和二沉池浓缩常数变化对优化设计的影响。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优化设计影响较大的参数为:进水水量水质、与氧转移效率相关的校正参数以及二沉池的浓缩常数等。研究结果对于低灵敏度系统的设计,提高优化设计结果的工程实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滇池流域某分流制小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初期冲刷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滇池流域呈贡地区典型城市小区的雨水径流水质规律及其初期冲刷效应,以便为揭示滇池污染原因和水环境治理积累基础资料,研究选取洛龙河公园旁边一典型分流制城市小区为对象,在雨水排放口布置监测点进行雨水水质水量监测。结果表明,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各场次TSS、COD的EMC值都超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初期冲刷效应普遍存在,且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强,截留降雨前期50%的雨水径流量,能有效截留TSS、COD、TN、TP、NH_3-N的比例分别为56.1%~68.3%、55.1%~64.0%、54.9%~61.4%、44.4%~57.7%和54.7%~58.0%。滇池流域呈贡地区城市小区在雨水径流量累积达到0.6之前,截留效率随着截留径流量的比例增加而增加,控制截留的径流量体积比例在0.4~0.8能够取得较高的污染物截留效率。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多混合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根据淄博市某污水处理厂的长期运行数据,评价了悬浮性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和总磷(TP)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厂实际水量高于设计水量,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且进水SS浓度较高,BOD5/COD0.4,可生化性一般;主体工艺采用改良A2O工艺,设计停留时间较长,并将二沉池污泥部分回流到初沉池,提高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使出水SS、COD、BOD5、NH3-N和TP等指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进水中偶尔含有冲击性高浓度挥发酚,使污水厂硝化菌功能受抑制,出水NH3-N浓度异常升高,此时该厂通过投加活性污泥进行硝化菌接种,帮助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同时,高盐度工业废水会加速污水厂设备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