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杂色云芝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杂色云芝对等电提取谷氨酸后浓缩废母液处理效果,考察了浓缩废母液的不同百分比浓度和初始pH对杂色云芝脱色率、COD去除率及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杂色云芝处理废母液后pH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杂色云芝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不仅可去除COD而且有脱色效果。生产的菌丝体还可进一步作为动物饲料,投资少、成本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还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不同百分比浓度的味精废水试验发现,30%浓度的味精废水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为49.26%,脱色率为56.67%,菌体干重为5.8g/L。味精废水的初始pH对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初始pH为5.0时,最高COD去除率为50.12%,最大脱色率为55.8%。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钢材酸洗废液的资源化,能够同时回收盐酸和铁盐,提出了加盐蒸馏回收盐酸与蒸馏母液制备聚铁混凝剂两段组合工艺相结合的技术。实验对质量浓度为9.28%的实际盐酸废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添加盐的种类、盐的投加量和蒸馏量等因素对再生盐酸回收效果和聚铁混凝剂溶液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氯盐可以明显改变氯化氢、水的相对挥发度,当CaCl2投加量为1 mol/L,体积蒸馏量在30%时,为此工艺的最佳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再生盐酸质量浓度约22.3%;蒸馏母液制备得到的聚铁混凝剂溶液应用实验表明,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良好。此工艺不仅实现了酸洗废液中残酸和铁离子的资源化利用,而且达到酸洗废液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3.
针对碱度大、COD高、组成复杂的碱减量-印染混合废水,采用高碱度下直接混凝再酸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取得理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碱度条件下先加入镁盐及少量高分子絮凝剂,可去除大部分可溶性及不溶性污染物;再通过降低pH的酸析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色度、浊度,大大降低COD.在MgSO4用量为800~1 500 mg/L,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为2 mg/L,酸析pH小于3.0时,色度去除率达97%,COD去除率达92%,浊度去除率近100%.  相似文献   

4.
改性膨润土对J酸溶液和废母液处理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对J酸溶液和J酸废母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对J酸溶液的处理效果比J酸废母液要好,对J酸废母液的去除效果与pH和硫酸钠含量有关,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硫酸钠含量越低。对J酸废母液的去除率越高,最高可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不同pH、温度:Mg2+投量和沉降时间下,镁盐、炉渣、镁盐+炉渣3种处理对模拟和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11~11.5、沉降30rain、30℃及Mg2+投加量为500~600mg/L的最优脱色条件下,3种处理对艳红FXC模拟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8.41%、98.43%和99.37%,对实际印染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0.18%、89.63%和93.33%,其中,镁盐+炉渣脱色效果最好,这可能与炉渣吸附和起到协同增强Mg(OH)2沉淀效果的作用有关。对水样的液相色谱初步检测分析表明,实际废水脱色处理前后染色基团峰高和种类发生了变化。该研究对盐田富镁卤水和炉渣等废物的资源化开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味精离子交换废母液处理工艺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味精离子交换废母液中菌体蛋白回收现现已被广泛使用,经一占提取后,高浓度废水地COD有明显下降,为后工序废水的进一步物化,生化处理最终达标排放提供了必需条件,提高母液COD去除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不同pH、温度、Mg2+投量和沉降时间下,镁盐、炉渣、镁盐+炉渣3种处理对模拟和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11~11.5、沉降30 min、30℃及Mg2+投加量为500~600 mg/L的最优脱色条件下,3种处理对艳红FXC模拟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8.41%、98.43%和99.37%,对实际印染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0.18%、89.63%和93.33%,其中,镁盐+炉渣脱色效果最好,这可能与炉渣吸附和起到协同增强Mg(OH)2沉淀效果的作用有关。对水样的液相色谱初步检测分析表明,实际废水脱色处理前后染色基团峰高和种类发生了变化。该研究对盐田富镁卤水和炉渣等废物的资源化开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是高盐、高氮磷及高有机物废水,目前常采用生物方法进行处理,但因高污染物浓度及高盐度影响,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选用铁炭微电解法对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静态烧杯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初始pH、铁炭体积比和铁水体积比对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的最佳处理条件:原水pH4~4.5,反应时间为30min,铁炭体积比为1:1,铁水体积比为2:1,出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7.29%和53.11%,盐度由原水的6.62%下降为3.63%,去除率达45.17%,pH由原水4.01升高为6.38。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铁水体积比、初始pH、反应时间、铁炭体积比。实验表明,采用铁炭微电解法能够对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中的COD和氨氮进行有效去除,出水的pH升高和盐度下降,能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印染废水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中水质酸碱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质量浓度为1088 mg/L、色度为30万倍的亚甲蓝溶液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实验,系统考察了印染废水催化湿式氧化(CWAO)法处理中水质酸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pH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且反应前期pH降低的幅度大,反应后期pH升高的幅度小;出水中pH最低点随CulFel催化剂(Cu2+、Fe2+质量比为1:1)投加量的增加、氧分压的升高、进水pH的降低而降低;反应温度越高,出水pH越先达到最低点;反应终点出水pH随CulFel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氧分压的升高、反应温度的升高、进水pH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黄铁矿、钛铁矿、磁铁矿、钒钛磁铁矿、零价铁以及亚铁催化双氧水氧化处理T酸废母液的效能,研究了不同体系的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以及pH值变化情况,考察了H2O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及循环利用次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钛铁矿催化活性较亚铁离子更好,且受废水pH值变化影响小,T酸废母液TOC去除率高达75%左右,是十分有效的类Fenton反应催化剂.钛铁矿催化活性较黄铁矿好,重复利用5次,TOC去除率依然保持在72%以上,表明钛铁矿有着很好的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1.
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R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的R盐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废水,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在最佳试验条件下,R盐废水经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R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的R盐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废水,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在最佳试验条件下,R盐废水经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析-Fenton氧化法对川西某气井采气废水进行降解处理研究,考察了pH、Fenton试剂配比、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对采气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选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器(GC-MS)对酸析-Fenton氧化法处理前后水样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酸析-Fenton氧化法最佳实验条件:pH为l,H2O2/COD为7,H2O2/Fe2+(摩尔比)为3,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OD、SS、油类物质、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1%、99%、95%、99%;对比处理前后水样的GC-MS图谱,表明在质谱扫描范围内,处理前后水样中物质成分变化较大,酸析-Fenton氧化技术对采气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用臭氧氧化处理镀镍漂洗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考察pH、臭氧投加量、废水初始COD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的COD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升高,比较适宜的pH为6~7;适当地增加臭氧投加量有利于提高COD去除率;在一定温度范围(15~35℃)内,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当臭氧投加量为20 mg/(min·L),对于初始COD为56 mg/L、pH 6.5的实际镀镍漂洗废水,在25 ℃的条件下氧化100min,出水COD降至10mg/L,COD去除率达到82%;在臭氧氧化镀镍漂洗废水的反应中,部分有机物的降解是在Ni2 的催化下由臭氧分解生成氧化能力更强的自由基来完成.臭氧氧化可作为镀镍漂洗废水处理回用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在高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具有周期长、抗冲击能力差以及盐分耐受效果不好等缺点,引入嗜盐微生物,用来强化废水的生物法处理效果。介绍了嗜盐微生物的污染物去除机理和驯化方法,概括了影响嗜盐微生物处理的关键因素;结合嗜盐微生物在好氧和厌氧反应器内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其在实际处理高盐废水中相较于普通生物法的强化效果,并从反应器的区别上分析原因。在高盐废水的处理实例中,好氧嗜盐微生物的应用较多,而厌氧嗜盐微生物的应用较少,未来需要对厌氧嗜盐微生物的自然界提取、驯化培养以及在厌氧反应器中的应用拓展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对焦化废水总铬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 mg/L模拟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锰酸钾氧化-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废水中总铬,研究不同条件下粉煤灰对总铬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粉煤灰粒径、粉煤灰用量、搅拌时间、pH对总铬去除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最佳条件:粉煤灰粒径为150μm,粉煤灰用量为4.00 g/L,搅拌时间为40 min,pH为3.在最佳条件下,总铬去除率可达98.82%.(2)在粉煤灰处理模拟焦化废水的最佳条件下,粉煤灰处理实际焦化废水的总铬去除率达90.00%.(3)粉煤灰处理焦化废水,可以以废治废,而且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原料获取方便,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新疆南疆地区养殖废水高浓度氮磷和农田排水中的高浓度盐分的协同污染问题,以农田高盐排水为镁源对模拟养殖废水中的磷进行了回收实验,对比了高盐排水和常规镁源的磷回收效率,探讨了影响其回收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高盐排水回收磷的最优反应条件.与常规MgC12镁源的磷回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H=10时高盐排水回收磷的效率最高,比MgCl2镁源达最大回收率所需的反应pH略高;利用L34正交试验探究了pH(8、9、10、11)、Mg:P摩尔比(1.0、1.5、2.0、2.5)、N:P摩尔比(1.0、1.5、2.0、4.0)对高盐排水镁源回收磷的影响,并结合SPSS统计分析得到高盐排水回收磷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H=10、n(Mg):n(P)=2.5,n(N):n(P)=4;高盐排水中的HCO3-和SO42-离子对磷回收有抑制作用,而Ca2+离子对磷回收有促进作用;XRD和SEM-EDS分析表明,高盐排水回收磷的产物以鸟粪石为主,并夹杂着磷灰石和粘土矿物等杂质.整体上,以高盐排水作为替代镁源回收磷的效果较好,本研究为解决鸟粪石沉淀法的镁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高浓度高盐制药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高浓度高盐制药废水,并对反应条件、处理效果、反应动力学和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研究进水pH、铁用量、反应时间和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表明进水pH对处理效果影响最大,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进水pH为4.5,铁投加量40 g/L,铁炭质量比1∶1,反应时间4 h,COD去除率可达40%以上,并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后续通过厌氧生物处理出水可达二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通过对各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微电解处理制药废水基本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铁炭微电解处理制药废水效果好,并可以提高可生化性,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为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电解法预处理医药废水时停留时间、电解电压、废水初始浓度、温度和废水pH值等影响因子对去除色度、COD和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等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应用于工业实际废水处理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法更适合高浓度医药废水的处理,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电解时间宜控制在40~60 min;电解电压越高,废水COD和色度去除效果越好;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温度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废水pH值为7.5时电解效果最佳,工程运用宜控制在6~9之间.  相似文献   

20.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汽车电泳涂装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汽车电泳涂装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其处理效果及COD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进水pH≤4时,铁碳微电解的处理效果影响因素依次为铁碳反应次数、反应时间、进水pH。COD降解率随微电解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随反应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之后趋向稳定。当进水pH=3,反应时间90~150 min时,铁碳微电解的处理效果可稳定在40%左右。同时通过模拟分析,汽车电泳涂装废水COD降解动力学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