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发达国家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评估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造成的场地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各地发现的污染场地数目众多,引发了巨大的环境风险与安全隐患.在介绍发达国家污染场地管理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开展绿色和可持续污染场地修复评估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方法,重点阐述了修复技术筛选矩阵、多目标决策支持技术、费用效益分析、生命周期评估和场地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与恢复等方法的应用.最后建议加强对中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现状调研和趋势预测,为研究和制定适合绿色和可持续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政策体系提出政策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工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0年的污染场地修复实践,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的修复理念存在很多不足。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欧美各国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全面考查污染场地的修复行为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造成的所有影响,从而使修复行为的效益最大化。本文介绍了绿色可持续修复的概念与发展情况、评估指标和方法,并分析了一个从多方面贯彻绿色可持续修复原则的工程实践案例。最后,从加强行业和公众的教育培训、构建基于国情的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框架、强化场地前期调查、提高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参预性等几方面,对我国推进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发布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行政规则和公告,有效运行污染整治基金的财务筹措和使用等经济管理机制。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监测、调查、评估等管理工作,为污染场地的识别和筛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污染场地的整治工作,采用标准和风险评估相结合的验收方式,推行场地可持续利用的绿色修复技术。重点研究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的管理政策、模式和措施,总结相关经验,为中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产业结构调整,因城市工业企业搬迁而遗留的污染场地已成为制约中国土地资源再利用的新环境问题。面对不断涌现的城市工业场地污染问题,如何筛选出适宜的修复技术进行场地修复已成为中国城市土地资源安全再利用的关键。分析了中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产生及污染特征,概述了中国城市工业场地污染的修复研究现状,并参考美国的场地污染修复经验,提出了适用于中国的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基本流程,探讨了运用决策矩阵对修复技术进行筛选的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REC模型的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EC模型在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中应用广泛且较为成熟.该模型从风险降低(Risk reduction)、环境效益(Environmental merit)和修复费用(Cost)3个方面分析备选修复技术的综合效益,可以更客观地评估备选修复技术的优劣.阐述了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详细介绍了REC模型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污染场地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中国的污染场地修复与管理尚处于起始阶段,如何实现国家层面对污染场地的有效监管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国家污染场地信息管理数据库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以流程管理(BPM)架构技术和业务流程引擎技术为基础构建支持跨平台和跨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BPM运行平台,设定了污染场地管理的主要机构和相应主要角色,还设计了污染场地资料入库和分类评估的管理流程,以期为中国污染场地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监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贤  方战强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3019-3026
为探明国内重金属污染场地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筛选和计量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综合数据库等数据源中2002—2019年申请并公开的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专利,研究了我国重金属污染场地技术的专利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国内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专利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2013—2017年发展迅猛,平均增长率为66项·a~(-1),2018年至今发展渐缓;全国区域范围内,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的专利数量占据优势,镉、铬、铜、铅、锌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发展比较成熟。根据技术类型,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综合适用对象范围、研究机构数量、公开专利数量及年份变化趋势等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发展比较好的修复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淋洗修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其中,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的主体地位优势仍然十分明显,研究重点逐渐倾向于以废治废,降低药剂成本,实现绿色修复。  相似文献   

8.
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POPs污染场地作为潜在的POPs污染源,迫切需要治理.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POPs污染场地治理技术,但我国尚缺乏适用于POPs污染场地治理的成熟技术.研究分析了国际上已有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参照USEPA超基金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技术筛选的基本方法,提出我国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的基本路线.以具体的污染场地为例,结合影响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的因素,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三方面建立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了适合特定场地的修复技术,为我国POPs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了方法学流程.  相似文献   

9.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土壤中含有重金属 、有机物等多种复杂污染物,对场地周围人群的健康与安全具有潜在威胁.概述了国内外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对比了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生物修复技术在目标污染物、修复时间与修复效果上的差异,指出复合污染修复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修复技术将向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发展、向绿色环保方向发...  相似文献   

10.
某典型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该场地的修复技术筛选体系,筛选最佳修复方法。根据特征污染筛选结果、场地修复目标及业主需求等因素,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施工现场微调等方法,确定污染场地最优修复方案。结果表明,作为Cd、苯并[a]芘复合污染场地,根据筛选体系结合Topsis法进行评估,确定场地修复技术为异位化学淋洗。运用响应曲面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多因素实验进行室内模拟,确定最佳修复条件。采用0.6mol/L柠檬酸与20g/Lβ-环糊精进行复配的淋洗剂,在pH=3.0、淋洗温度35.00℃、液固比(淋洗剂与土壤的体积质量比)6.00mL/g、搅拌强度320.00r/min下,淋洗4次,每次淋洗3.4h,对某化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修复后土壤中Cd、苯并[a]芘的去除量分别为69.88、39.20mg/kg,去除率分别达80.14%、70.50%,达到预期修复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PROMETHEEⅡ法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当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特点以及场地特征,构建4层12指标21方案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决策分析结构,运用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PROMETHEEⅡ偏好排序法,对当前场地修复技术以及典型场地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价,实现基于具体修复目标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择优筛选,并采用该方法对虚拟特定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技术筛选进行了实例应用。这为污染场地的治理和修复提供了方法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场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再开发需求强烈。直接开发未经治理修复的污染场地,所带来的环境安全、健康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相当突出,必须高度重视。从场地再开发流程分析入手,分析了从企业搬迁到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同环节存在的环境风险及其涉及的相应监管部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搬迁、流转、流转后三阶段划分的涉及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多部门的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可为中国建立有效的污染场地再开发联合监管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遗留污染场地,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并加重水资源短缺,而现阶段缺乏易操作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方法。为筛选有效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蒙特卡罗法(MC)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方法。该方法利用AHP构建指标体系,结合MC进行抽样,避免了定性描述和单一数值评价带来的不确定性。将该方法用于某铬渣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筛选,发现化学氧化/还原是最适宜的修复技术,筛选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马杰 《环境工程学报》2023,(11):3474-3477
修复目标值是评判场地修复是否合格以及修复后地块能否安全利用的唯一标准,因此制定合理的修复目标值对于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污染场地需要同时进行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制定指南(试行)》,然而地下水修复目标值制定的指南标准尚未发布。少数项目制定的地下水修复目标值过于宽松,无法保障地块的风险可控和安全利用。因此,建议借鉴土壤环境管理的思路,制定一个类似于“土壤管制值”的“地下水修复目标上限值(风险管制值)”。该值的制定不能只基于风险评估计算的结果,而应充分考虑每种污染物各自的理化性质、迁移转化归趋机制、环境赋存特征、健康和环境风险、国外同类标准的取值、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成本、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力争做到合规合法、科学严谨、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加速发展,近年来各类突发性场地污染事故频发,如何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对污染物进行应急控制及场地修复显得尤为重要.以突发性场地污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及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应急控制及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状况,给出了各项应急控制技术在突发性场地污染事故中适用的目标污染物及土壤类型,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场地的污染类型和土壤性质快速做出响应.最后还指出,应急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暂时性处理手段,可在场地污染事故发生后对污染物扩散进行快速控制,但不可作为一种长期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某钢材剪切厂生产过程中机油泄漏等原因导致遗留场地被石油烃(C10~C40)和苯并(a)芘污染.在对场地开展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场地修复工程量和修复方案.采用过硫酸盐氧化+生石灰活化的异位化学氧化技术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修复,确定过硫酸钠和生石灰的添加量都为1.5%(质量分数),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1...  相似文献   

17.
多环芳烃作为土壤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修复技术的研究对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室内小试实验,对具体修复技术在实际现场中的应用少有报道。基于上海青浦区西虹桥沈海高速东侧17-02污染场地的工程实践,结合室内实验,详细地介绍了原场异位类Fenton化学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施工工艺。处理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为催化助剂的类Fenton化学氧化能够有效地处理场地污染土壤中的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和茚并(1, 2, 3-cd)芘等超标污染物;修复后场地土壤各项物理指标相比修复前变化较小;同时,类Fenton氧化反应放热,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能够将有机柠檬酸快速降解,有效降低了化学氧化对土壤p 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纳米零价铁原位注入是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有效修复技术之一。为验证其场地修复效果,在北京某电镀厂搬迁后的遗留六价铬污染场地,现场制备纳米铁并通过原位注入对场地内六价铬污染地下水进行原位修复现场中试研究。选取6 m×6 m实验场地,在地下水中六价铬污染浓度最高为2 mg·L~(-1)的中心点设置注射井并在四周设置4口监测井。实验结果表明,原位注入纳米铁药剂具有良好修复效果,修复后该实验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中六价铬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Ⅳ类标准0.1 mg·L~(-1),注射井中六价铬还原率达到99%。通过对注射井及监测井地下水中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检测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和相关性分析,发现氧化还原电位与污染物浓度变化相关性最强,可以作为污染物变化的表征因子。该中试研究结果对于六价铬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环芳烃(PAHs)作为土壤和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近年来,基于过硫酸盐(PS)的原位修复技术由于高效快速且成本适中被广泛用于PAHs污染场地修复。介绍了PS的活化方式及机理,分析了4种PS原位注入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综述了土壤环境对PS氧化技术应用的影响,总结了PS在PAHs污染场地修复的实际工程应用,以及基于PS的联合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PS氧化技术在实际场地修复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AHs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并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环境,就会在水体、土壤和底质中长期残留,并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富集,从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因此,对受这类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的环境修复是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基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文中探讨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难降解氯代有机物污染环境修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复杂多变,联合生物修复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