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结构力-发展力-恢复力"为基础,根据"自然-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将34个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划分为9个二级指标,建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分析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及其各子系统的生态安全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重庆市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以及天津市的社会子系统的安全等级属于较不安全外,各城市的其它子系统都属于临界安全范围;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中,京津沪3个直辖市的城市生态安全状态属于临界安全等级,而重庆市的城市生态安全属于较不安全等级。4个直辖市的综合生态安全等级特征值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利用分区的背景下,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地级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构建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土地利用分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皖中区除了六安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较安全"外,其余都处于"危险"级;沿江区中安庆处于"较安全"级,芜湖和马鞍山处于"危险"级,铜陵处于"预警"级;皖南区除宣城处于"预警"外,其余均处于"较安全"级。2皖江城市带土地生态安全东西分异明显,且各区内影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指标各不相同。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调控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措施与建议:皖中区应将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和集约用地放在首位,沿江区应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放在首位,皖南区应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依据PSR框架模型,结合河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7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安全呈现先下降后回升态势,安全等级处于Ⅳ~Ⅴ级,安全状态从风险下降到恶化态;2003年是农业生态安全变化的转折点,从2003年起,农业生态安全有所回升。最后分析了影响河南省生态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以广东省湛江市丰收农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模型,建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水市1995—2015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5—2006年天水市土地状况处于敏感状态,2007年、2009年为较安全状态,2013—2015年为较安全状态,2010—2012年处于敏感状态,2008年为敏感状态。从各因子层来看,城市化水平驱动力、农药和地膜使用压力、第三产业影响及工业废水排放响应对天水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作用较大,城市生态环境及工业废水的污染是土地质量存在危险的重要原因。天水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为较安全状态,土地质量状况良好;政府应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地环境的压力,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沿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省沿江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土地生态安全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信息熵等数学方法,计算了2006年研究区各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池州市、安庆市、宣城市、巢湖市和滁州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为Ⅳ级(良好);合肥市和马鞍山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为Ⅲ级(一般);铜陵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为Ⅱ级(较差).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为该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SR模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定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安全等级;构建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以湖北省为例,评价其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预测其2018—2022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论表明2013—2017年综合指数由下降转为上升趋势;预测2018—2022年湖北省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达到Ⅳ级。基于分析,提出大力加强环境监管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节约型社会等建议来改善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S—R(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三方面构建了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对2000--2008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湖南省综合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生态安全等级多年来一直处于“临界安全”。②人口密度大、人均GDP低和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是湖南省土地资源压力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耕地面积少和农田水利设施差是状态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偏低和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响应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1)2006年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2)主要研究区域为湖南、重庆、陕西和湖北;研究群体以从事土地科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理论工作者为主,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3)文献离散状况分析表明,期刊的核心效应较明显,学术水平总体较高。(4)我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主要有自然—经济—社会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两种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最常用,占比为52.40%,其次是物元分析法和土地承载力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源和风险终点进行识别。运用AHP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14个指标变量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最终评价得分属"较高风险"区间,指标层中的固体污染、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不合理利用、土地沙漠化等风险比其他风险更高,是更加需要防范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造基于经济-环境-社会(EES)概念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进行赋权,运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淮南市作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南市2010年、2013年和201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均为"一般安全"等级。研究可知:环境脆弱性一直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淮南市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更要致力于环境系统的绿色健康,从而提升土地生态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生态风险等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指出生态安全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考察一个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可从纵横向进行分析,尝试从纵向来讨论一个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以济南市为例,采用改进的PSR模型构建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相结合的复合数学模型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2000—2005年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呈稳定上升的状态,但上升的加速度很小。预测分析了济南市短期生态安全状况,提出了实现济南市生态系统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地市场景气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徐州市为例建立了土地市场景气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首先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运用定性的方法对大量指标进行了初选,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土地市场景气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建立景气评价模型时,分析了传统扩散指数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模型。同时,针对扩散指数与合成指数反映的土地市场运行状况之间的差异,引入了精度比较概念,在此基础上选择精度较高的指数进行土地市场景气状况评价。最后运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徐州市2001-2006年土地市场景气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2007年徐州市土地市场运行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表明,建立的景气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评价和预测土地市场景气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将预警指标静态权重进行处理,得到预警指标的动态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进而确定生态安全的警度等级。对合肥市2005—201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结果发现:整个研究期内,合肥市的生态安全警度等级除2016年处于Ⅱ级(轻警)外,其余年份均处于Ⅲ级(中警),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492增加到0.649。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山地景区旅游安全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对游客旅游安全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危岩体、滚石等的监测与治理;按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该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等级属于较高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成果能为类似景区风险评价中指标选取和风险程度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兰州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求出兰州市2007—2012年的生态安全指数值,并分析其生态安全发展趋势。兰州市生态安全动态评判结果为:2007年为恶化的不安全系统,2008年、2009年、2011年为可改善的不安全系统,2010年为不安全系统,2012年为安全系统,表明兰州市整体环境在逐步改善,但由于生态基础薄弱、人口对资源压力较大,兰州市整体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针对兰州市生态环境现状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以安徽省为例,运用熵值法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2001-2010年两者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安徽省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总体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一直处于敏感级,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度不断增强,但如不控制影响土地生态安全危险因素,将会威胁两系统协调发展度.针对其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选择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原则,指出根据评价指标的指数值计算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再根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确定农业生态环境的状态这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计算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比徐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评价的文献综述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关于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文献,阐释了已有生态文明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评价范围以宏观、中观区域为主,微观区域相对较少;指标未能凸显生态文明评价的独特性和专有性,指标权重未能突出产业与生态的互利共生性;评价方法未能兼顾指标法和指数法的优势;根据"单一"综合得分高低或综合指数大小对区域生态文明进行排名;有些未"入门"区域,如北京、上海等参与了生态文明排名且排名靠前,而云南、海南等排名靠后,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据此归纳了未来研究趋势:趋于探索科学化方法来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趋于探索兼顾指标和指数优势的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评价,用合乎实际的多元化标准来判定生态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