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芳  张红旗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7):1138-1153
农产品主产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状况直接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综合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要素,构建了以县域为单元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变权理论,评价分析了我国8个农产品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动态。结果表明:各农产品主产区的土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差异。资源环境优良、人均GDP较高的四川盆地、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的土地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的新疆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和松嫩平原90%以上的县域土地利用社会可持续性达到较高度及以上水平。2000-2008年间,各农产品主产区的土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变幅要高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变幅。四川盆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土地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增强,其较高度及以上水平的县域个数比例增加10个百分点以上,华南蔗果区、新疆和内蒙古东部区则减弱,而各农产品主产区土地经济可持续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负载指数增加,四川盆地和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进一步激化的人地矛盾和华南蔗果区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等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评价指标体系是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难点,正确选择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正确认识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及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文章引入能值理论,在传统评价方法基础上对耕地利用中物流、能流等以太阳能值为统一衡量标准,建立新的指标体系,并对南京市1995~2004年的耕地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南京市耕地利用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且其可持续利用经历了两个阶段:①1995~1998年可持续性下降阶段,综合系数从1995年的1逐渐下降到1998年的0.9570;②1998~2004年可持续性上升阶段,综合系数逐年上升到2004年的1.1123。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引入能值理论后的评价结果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耕地利用的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3.
PSR模型及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论文从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分析入手,阐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PSR概念系统,并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采用Delphi法确定权重,引入功效函数量度因子贡献值,运用协调度函数并进行二次综合评判来确定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阶段。提出评价-调控-再评价-再调控的动态渐进模式以促进区域土地利用达到可持续性。利用所建模型与指标体系对江西余江县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余江土地利用状况正处于可持续利用初始阶段,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问题较多,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关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258,自引:10,他引:258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57,自引:7,他引:157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分析归纳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指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与评价的研究中 ,必须从3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第一是土地利用分区及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是研究制定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 ;第三是研究制定典型区域(以县域为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只有把3个方面的研究有机融合起来 ,互相反馈 ,互为依存 ,才能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泊-流域基本概念及其管理问题综合阐述、对土地生态管理及其理念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土地生态管理对"湖泊-流域"管理的启示。从协调人与自然、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出发,结合"人-地-水"协调关系问题的处理、"点-线-面"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对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理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4个基本目标:①生态系统可持续;②土地利用可持续;③生态经济可持续;④流域管理可持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基本要素、主要内容、系统框架、管理模型和机制等,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的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等评价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和间接优化调控机制为核心,提出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主要步骤和基本方法,并讨论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铜山县2000—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综合考虑生态需求与生态承载力,铜山县目前社会经济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看,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不断下降趋势,铜山县生态可持续性水平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近些年来,我国在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规划与资源战略、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等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论文着重分析土地资源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学科最新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成效和前景进行评析,对我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新时期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安康市瀛湖地区2005年-2013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等指标对其进行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瀛湖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0.759 ghm2上升到2013年的0.798ghm2,年均增加2.17%;生态承栽力从0.848 ghm2下降到0.809 ghm2,年均下降1.95%.结合瀛湖生态环境问题及现状,提出以可持续循环经济为主,构建绿色流域、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质量为目标,调整流域产业结构等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文章基于改进的"消费-产出"生态足迹模型,以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对临湘市2005-2013年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临湘市的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处于生态可持续状态;(2)耕地、牧草地和水域的可利用生态承载力潜力已完全释放,而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可利用生态承载力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3)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呈现北高南低、中部最弱的趋势;(4)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较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中的结果更全面、更符合实际。结合研究结果,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模式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临湘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评价的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对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和绝对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生态足迹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指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并着重强调了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时要注意城市开放生态系统问题,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掌握安徽省城市竞争力的现实状态,基于可持续消费与舒适性理论,构建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选择了安徽8个城市以及苏浙沪6个城市进行对比,利用熵值法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来处理数据,最后得到如下结论:安徽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正在上升,但是仍然落后于苏浙沪;与苏浙沪相比,安徽的经济舒适性、社会舒适性与环境舒适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安徽的社会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都低于苏浙沪,但是这两种可持续性之间更加均衡,未来可能会有助于安徽省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从时 间尺度上对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 1981 年以来农业生产 环境安全指数和农业资源安全指数总体下降, 农村社会发展指数不断升高;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 态安全综合指数则经历了下降、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以2003 年为例, 对福建省农业可持 续发展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诊断表明, 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农业 资源安全和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两方面。农业资源安全、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和农村社会发展对农业可 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限制作用依次为45.32%、33.92%和20.76%。最后, 为提高福建省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生态安全水平, 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人类超采地下水以及侵占河流生态需水给水资源可持续性带来的风险,将黄淮海流域作为研究区,在利用非稳态Budyko模型以及水量平衡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生态需水核算结果及各产业用水数据,选取蓝水可持续性指数BlWSI,基于蓝水消耗量(CBWU)、不可再生地下水抽取量(NRGWA)以及地表过度取水量(SWOA)对流域开展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表明:表征蓝水资源可持续性的BlWSI指标在黄淮海流域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其中,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程度最低,海河流域次之,淮河流域可持续性程度最高。1960—2000年,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研究对提升黄淮海流域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土地整理对植被系统、生物多样性、土壤系统和水环境等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中国土地整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合理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与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的建议,以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韩雪  杨俊孝  姚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6):165-167,127
旅游用地的利用要寻求一种既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能够产生生态经济能效。在对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旅游用地的时空特征、复合型与多功能性特征,提出南山风景区多地类综合型用地模式,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用地结构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四个方面对南山风景区的可持续旅游用地模式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分析。认为实证区的用地模式尚需调整,并针对其过度放牧、监管力度不够和用地无序粗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状态与趋势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基于环境绩效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定义,并设计了一个三角图.通过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三相互关系的研究,定量评价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利用三角图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较弱的可持续性状态,中国大陆31个行政区大部分处于由弱不可持续性到弱可持续性的状态;1980—1991年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弱的可持续性趋势,而1991—2000年则呈现出较强的可持续性趋势.这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加强的结果.案例研究表明,三角图法原理简单、计算简便、结果表现直观、评价指标和对象选择灵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状态和长期变化趋势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土地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源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生态安全性三个角度选取17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求取非资源合理性( NREI)、经济可行性( EEI)、非生态安全性( NESI)3项综合指数,运用改进的三角模型对佛山市2004年-2011年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和趋势展开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佛山市土地可持续状态总体较差,并且呈现不断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模型(WRSEM,Water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Model)能够定量地评价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本文为了科学地衡量巢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可持续性,构建了巢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巢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保障能力)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最后根据相对权重综合计算得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了巢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性的程度,同时研究结果为巢湖流域水资源管理及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