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我国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根据我国目前能源和环境两大难题,说明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分析了建筑垃圾特性和分类,对国内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多,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本文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重点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研究,提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存在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排出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应对和处理建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开展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论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必要性、紧迫性,指出了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广州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现状及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建筑垃圾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建筑垃圾利用的现状和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其基本实现途径.这有利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实现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再生骨料分类及技术要求,分析比较了建筑垃圾在资源化再利用过程中各种应用方法的技术要求,从标准化、技术研发等方面入手,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科学、有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以湖南省为例,建立了结合经济与碳减排效益的动态物质流分析框架,定量分析了不同建筑寿命(短、中、长)及城市发展情景下湖南省(1990~2060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其组分的变化规律,并测算了不同资源化路线下碳排放量和生产成本,探索建筑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未来建筑垃圾产生量还将保持高速增长,2020~2060年建筑垃圾累计产量将达到11.6~50亿t,年建筑垃圾产量达到0.45~2亿t,其中,可利用的废砖瓦、废混凝土块等占比达到87%.同时利用再生骨料代替天然的砾石和砂,能减少19.8%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5,(9)
<正>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50%,数十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其过程中的大拆大建不仅导致众多短命建筑的产生,也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消耗了大量资源。然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和填埋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崛起,促使建筑(装修)垃圾的产生量逐年上升,建筑行业也被列为碳排放重点行业之一,因此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早日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建筑(装修)垃圾的组分,介绍了苏州市建筑(装修)垃圾的分类处置现状,以苏州市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为例,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核算建筑(装修)垃圾处理过程各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并提出苏州市进一步实施建筑(装修)垃圾减碳的建议。通过核算分析发现,每资源化处理1t的建筑(装修)垃圾,减碳量可达94.81 kg,具有良好的碳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9.
贺娟  钟伟  张永辉  陈寿同  吉旭 《环境工程》2018,36(10):102-107
中国的建筑垃圾以3%的速率逐年增加,大量建筑垃圾成为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阻碍之一。相较于填埋等传统方法,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处理建筑垃圾的较好途径。运用物质流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中国建筑垃圾现状,发现中国建筑垃圾产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仅5%。同时,运用全过程管理理论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薄弱环节,发现中国消纳场入场费远低于循环处理入场费,导致大量垃圾流入消纳场,循环企业垃圾原料供应不足。此外,还存在处理工艺简单、再生产品质量波动大、效益惨淡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的提升建议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赵平  陈梅丽 《环境工程》2014,32(4):111-114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其最大的局限就是相关设备成本投资问题,即就地破碎生产的实现问题;进而运用先进制造系统理论,以建筑垃圾就地资源化模式作为整个系统模式,构建了建筑垃圾就地资源化模式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层析分析法和效益-费用法进行评价,得出该模式的开发和运用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产量暴增,大量建筑垃圾露天堆存严重阻碍城市的发展,怎样妥善处理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问题。本文因我国目前突出的"垃圾围城"问题而引发思考,明确了建筑垃圾定义及产生来源,通过对上海市建筑垃圾组分分析,认为建筑垃圾的出路在于资源化;同时通过与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已有经验比较,结合我国国内具体情况指出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的问题,认为只有发挥政策的引导、技术的研发、资金的支持和规划的配合的共同作用,才能解决建筑垃圾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加坡、上海、青岛、香港、深圳等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模式研究的结果表明,资源型+特许经营、核心棚改国企主导、骨干建材民企主导及政府建设部门主导是目前国内外运行相对成熟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模式。文章以深圳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研究对象,以上述4种管理模式为条件进行分析,探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深圳市的特点,建立配套用地机制、收费机制、管理机制等,对深圳现有建筑垃圾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该项研究可为国内相关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筑垃圾的处理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其主要处理方式仍是传统填埋。垃圾填埋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释放温室气体甲烷等。建筑垃圾产生于建筑工业,在建筑工业整个环节中贯彻清洁生产理念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根本措施。调研世界建筑垃圾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可知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源头减量、施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贯彻"避免产生、尽量减少、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弃置"的原则,具体通过优化设计、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和废物就地利用等方式实现,最终降低外运至消纳场的建筑垃圾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筑垃圾用于道路材料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及其危害,估算了我国近10a的建筑垃圾年产量,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建设程度的加快,逐渐涌现出更多的建筑,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建筑、资源与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建设不但需要大量的资源,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形成大量的建筑垃圾,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怎样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并且在利用,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武汉市装修垃圾管理及处置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钰  雷国元  王巧稚 《环境保护》2020,48(13):53-56
装修垃圾因其源头分散、成分复杂、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长久以来是城市建筑垃圾监管中的难点。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明确了武汉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的问题,主要包括装修垃圾来源及流向待有效追踪,资源化企业接收装修垃圾的积极性待提高。利用政策对比分析法,剖析了典型城市的装修垃圾监管政策,梳理了装修垃圾全过程监管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装修垃圾资源化政策框架,并对武汉市装修垃圾的处置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源头实施装修垃圾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及深度分类模式、在中端推行电子联单管理制度、在末端加快处置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近期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处理模式和存在的缺点,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垃圾的预处理,提出了基于垃圾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系统,介绍了废塑料制作建筑板材的工艺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对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状况和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和实现途径,提出了促进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湖南省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对近年来全省建筑垃圾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面向系统服务可靠度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优化选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琼  谢秋  胡鸣明 《环境工程》2014,32(4):99-104
针对目前大多数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选址仅考虑成本最小和对环境影响最小,缺乏对企业后续经营发展的考虑,建立了以资源化企业服务可靠度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选址模型。资源化企业服务可靠度包括反映建筑垃圾回收准时性的"建筑垃圾回收可靠度"和反映再生产品送达准时性的"再生产品服务可靠度"。通过资源化企业服务可靠度最大化,解决选址结果对建筑垃圾回收准时性和再生产品送达准时性的影响。然后,针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数学求解。最后以一个工程算例论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