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社会学中的环境问题差异性触手可及的蓝天,如木棉花一样的云朵,弥漫着甜润湿气的清新空气,在来到昆明的第三年,我终于知道,这座被称为彩云之南的城市,最吸引人的不是五光十色的街道,不是风花雪月的偶遇,而是萦绕在城市上空的那一抹最纯净的气息。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本地人初次听我提起"雾霾"一词时,所有人的表情都是无动于衷。这种在当下人人谈之色变的污染,对云南这片净土似乎丝毫不构成威胁。当一些人为了抵制雾霾而拼命呼号奔走时,这边的人却给了我近乎漠然的回应。当时的我天真地以为,一个连雾霾都  相似文献   

2.
张炜 《环境教育》2005,6(11):8-12
以前读过当代著名作家张炜的一些作品,文章里描写的秋天以及秋的意象就像是秋日黄昏燃烧的古老诗句,充满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崇高的民族使命,里面也渗透着对人类自然的反思和捍卫。当城市里高大的建筑像荒芜的森林在城市里四处茂密地生长,人类的精神家园也在钢筋水泥的大地上日渐枯萎,就像在砍伐过的牧场找不到那片原始的森林,人类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行走在城市里的人在看似拥挤的空间中过着实则“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们像失散的马群,精神中充满了孤独、焦灼、麻木,以至于有些诗人作家也在这种痛苦中宁愿成为这个时间的边缘人,他们甘愿做沉默的思想者,因为需要人类反思的年代已经到来……适逢秋季,本栏目就人与自然以及精神生态的诸多话题来与当代著名作家张炜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楼兰的忧郁     
三千多年前的楼兰,曾有环境学专家向国王建议对砍树者实行"罚马"、"罚牝牛"的措施。当国王将此建议晓谕臣民时,一切都已晚了,沙漠、狂风、干渴已开始疯狂地吞噬楼兰。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城的富裕和繁华;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当沙暴卷来并湮埋这座城市时,无处逃生的楼兰人的惊恐与绝望。  相似文献   

4.
父亲注定是个闲不住的人。年富力强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田干活,别人家起床时,他已经挥鞭犁完一亩田,锄完了半亩禾苗。风风火火吃了几口饭,蹬起自行车就向学校奔。放学后,又风风火火往田里赶。奶奶说:你父亲是村里最忙的人,他是老师也是农民。父亲风风火火的生活状态,一晃就是三四十年,直到他退休。退休在城市里意味着安享晚年,含饴弄孙。可父亲并不能停下来,因为他的田还在那里,家里十多亩田,他仍然是主要劳动力。当我们几个儿女一个个或由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或娶或嫁告别土地之后,家里的责任田一点点减少,直到最后只剩下大哥家八…  相似文献   

5.
从护树做起     
正一个眼睛受伤的小女孩在治疗之后终于可以看到光明。当医生解开一层层的纱布时,她趴在母亲的怀里向窗外看去:城市的上空乌烟瘴气,工厂排出的废气直冲天空,街道上拥堵着一辆辆汽车……小女孩看到这个景象,说:"妈妈,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相似文献   

6.
雷毅 《绿叶》2014,(10)
新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先知"利奥波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提出了"大地伦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地不仅包括土壤、水、空气,而且包括在其上生长的动物、植物;大地是一个共同体,人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名普通成员或公民;人类对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和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因此,一个人的行为,当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正这个火热的夏季里,里约奥运当属最热话题。赛场内,你登顶,他夺冠,金牌榜后运动员们挥汗如雨;赛场外,作为南美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里约承载了太多的希望与担当。巴西人宣称要把里约奥运办成最环保的奥运,但还是避免不了"还不是因为穷"的论调。场馆问题、安保事件等众多糟点让很多国际媒体称里约奥运是最差奥运会。里约奥运会中,除了场上拼搏的中国运动员,还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参与融入其中,助力里约奥运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8.
观点     
《绿叶》2014,(10):114-115
正乡愁(Nostalgia)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一种情绪。人们对乡村有着爱恨情仇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乡村既是逃离的对象,又是眷恋的对象。乡村曾经遭受了诅咒,然而,当人们进入城市之后,乡村被对象化,成为了相对遥远的"风景",转变为审美和抒情的对象。乡村和城市的分裂和对立造成了现代的病态和创痛。人们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游弋徘徊,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任何片面地赋予城市或乡村优先价值都是偏颇的。只有当乡村和城市获得和解,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裂被克服,人类才能重建健全的人性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地方     
正甘肃小学生治污建议获奖在"房顶蓄水"、在"黄河岸边建造喷泉裙",甘肃一小学生提出的治污建议近日被甘肃有关部门评为"优秀论文",与专家学者一起获奖。据悉,这名叫金瑜腾的小学生目前在兰州市耿家庄小学就读。在论文中,他提出,如果在城市楼房的每个楼顶蓄水5到30公分,就可以调节区域气候;在兰州市穿城而过的黄河岸边建设喷泉群,利用水车的原理来喷水,既是一个景观又能净化空气。活动组织者认为,他的建议"既充满了想象力,又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新华网)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很自豪 ,安徽有两首歌唱响全国,说人人会哼,妇孺皆知决不是虚言。且不说那黄梅戏“树上的鸟儿”唱出了恩爱,唱出了甜蜜,更唱出了一份欢天喜地的解放感。 就是那首流传也很广的《凤阳歌》,本来似乎应该唱得悲悲惨惨戚戚的,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在那淡淡的忧伤、无奈之外,竟然流露出些许毅然决然的洒脱来。  相似文献   

11.
正5汉武帝夺取祁连山——他的语言是经略河西——之后,随着战争停歇下来和进一步的河西经略,出现在黑山岭和黄沙漠之间的,是城市。最初谁都觉出了河西四郡的特殊。但谁也没有料到,这群特殊的城市还会繁殖。在这块水和草都不丰足的地方,谁也没料到,日后分娩不止繁衍无度的,是城市。人们常用"无源之水",来形容没有前途。祁连山流出的不是无源水,四座军城靠的也不是无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2,(11):42-43
他嫉恶如仇,用文字和镜头曝光了不少环境污染问题,撰写了大量环境新闻报道和评论。他写的新闻报道《这里的水黑得像芝麻湖》、《千吨废水直排东江》荣获广州市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名环境新闻宣传工作者,他组织协调新闻媒体深入现场采访亚运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一年达120多批次。作为一名记者,他深入一线采访,披星沐月,足迹踏遍广东全省21个地市。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他嫉"污"如仇,用文字和镜头作为武器,曝光环境污染问题,为唤醒社会各界对环保的重视鼓与呼。  相似文献   

13.
老王     
最近,老王发现,他所住的居民小区的自来水管裂了一条又长又宽的缝。那水哗啦哗啦通过裂缝不停地往外流。老王呆呆地看着白白流掉的水,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他想:"这水浪费了多可惜呀!"于是,他拨通了自来水厂的电话,电话铃响了好几声,也没人来接,老王没有灰心,耐心地等着。终于,有一个人匆匆接了电话,他告诉老王,说过几天派人来修,老王觉得心里很愉快,很舒坦。  相似文献   

14.
久违的那种感觉,在进入万佛湖景区时,立刻变成浓郁的忧伤,落满山坡,开出花来。  相似文献   

15.
李军 《环境教育》2013,(3):47-52
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他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是公认的武汉市环境教育带头人和环保NGO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环保为何物时,他却一脚跨进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孜孜不倦,从未间断。别人说他是"环卫工",朋友说他是"环保发烧友",在记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快乐的环保人。他,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徐老师的徐大鹏,一个从心灵上与自然交朋友的环境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 不是害怕的意思。当我们说敬畏大自然、敬畏生 命、敬畏传统,或敬畏某种超验的东西时,并不 是说我们害怕自然、害怕生命或害怕传统。而是 说,我们清醒地知道人的理性有局限性,因而,对 于自然、生命、传统等应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敬畏大自然,所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 我们应当审慎。不是说我们就不可利用自然或者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以改进人类的处境。但 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地权衡 其中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次偶然,在《非常了得》上看到一个益智问题,说是某个人的家里被燕子做巢了,请问参赛者是否正确。那位答题的参赛者选择的答案竟然是"错误"?!我当时也很茫然,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正确"。不是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根据现  相似文献   

18.
张鹏 《绿色视野》2015,(3):57-58
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为绿化公益事业开创了多元渠道和即时平台。想要参与植树活动,却苦于没有时间或在城市以及周边找不到植树场所,这些现在都不是问题,轻点鼠标,你就可以参与到植树活动当中。"网络植树"活动自2009年开展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轻点鼠标完成植树"网络植树并不是虚拟植树,而是以5元钱一棵的价钱,经过网络购置树苗,为西部干旱地域义务植树。"网络植树活动支持者小张说道。小  相似文献   

19.
家在哪里     
曾经无数次,当有人问我“家在哪里”时,我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那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小县的名字。而其时,我早已置身繁华的大都市多年了,我与这个喧闹的城市一同呼吸、一同旋转,我的妻儿,我的生活习惯,我的一切都早已浸透了城市的色彩。然而,不知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里认同的家还是那个遥远、偏僻的不为人熟知的小村庄。走过风雨,走过时空,为什么,我还要把家根植在记忆深处的那片热土?关于家的记忆真是好多好多,它是由一串串或欢乐、或酸涩的故事穿起的。故事里,有一个儿童关于母亲对他爱吃的所有东西都不爱吃的深深困惑和害怕有一天母亲会  相似文献   

20.
拔白菜     
一张张照片,能回忆起无数快乐的时光。今天我看着我们合影的照片,回忆起那天的场景……"哈哈哈,一二三加油!"笑声、加油声充满了校园。只见郝思硕双脚稳稳地扎在了地上,双手紧紧地抓在白菜的左右,做出一个扎马步的姿势,好像面对的不是一棵白菜,而是面对自己的敌人,时刻准备着,给予它最致命的一击。风刮起,卷起地上的落叶,在他身边环绕,好像也在为他助威。拔!他咬紧牙,使劲地往后仰,想要一鼓作气把白菜拔出来。但他的这个"敌人"好像并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