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会议信息     
《环境技术》2016,(5):4-5
9月21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弹药贮存老化与退役处置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会议就我国武器弹药贮存老化、评估、退役,废旧火炸药回收利用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废旧荧光灯的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废旧荧光灯管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国内外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的管理和技术现状,对我国在该领域发展中应关注的问题和处理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电池的产销量与日俱增,继而产生大量废弃电池的回收处理、处置问题。本文立足于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利用,介绍了废锂离子电池的组成成分及当前国内外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技术,以及由废旧电池到电池材料的"定向循环"技术,并针对在其循环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重金属-氨氮复合废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控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废电脑、废家电、废通讯工具等废弃“电子垃圾”以及制造这些电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占用着大量资源,对这些废旧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的不合理处置和回收会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广泛开展有关废旧电器和各类废旧电子材料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使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对保证人类所需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废旧电器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废线路板产生现状及成分组成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目前废线路板的主要处置工艺和回收利用现状,特别针对目前废旧线路板资源回收过程中对非金属材料重视不够的问题,提出了非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工艺设想,并对废线路板中非金属材料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废电脑、废家电、废通讯工具等废弃“电子垃圾”以及制造这砦电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占用着大量资源,对这蝼废旧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的不合理处置和回收会给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广泛开展有关废旧电器和各类废旧电子材料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使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对保证人类所需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废旧电器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静脉产业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静脉产业的概念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反映我国特别是河北省在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报废的机动车船、废旧家电、城市生活垃圾等静脉产业的实际状态和水平,并且探讨了调整静脉产业的现有法律制度及立法空白,提出了尽快出台《循环经济法》;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加紧制定《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垃圾回收利用法》及《绿色采购法》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废旧油漆桶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废弃物,探讨了一种废旧油漆桶的处置清洗回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20%浓度的碱液、70℃温度下清洗30min可有效完成对油漆桶的清洗,清洗成本为534.64元/吨。据此设计的高温碱液清洗回收废旧油漆桶工艺具有较好的清洗回收效果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毕朝文  李德俊 《四川环境》2008,27(1):112-115,124
自上世纪80年代伊始,我国含有多氯联苯的电力电容器等相继进入报废阶段,许多地区采用回收后山洞贮存、地下封存等方式处置,而其他处置方式在我国尚处于初级试验阶段。日本一些企业所采用的多氯联苯处置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相继实施,电子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第14条(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限制或者淘汰有毒有害物质在产品或者设备中的使用……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回收系统,回收废弃产品或者设备,并负责以环境无害化方式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4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基金缴纳义务)分别规定了电子产品生产商的回收处置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试图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贯彻来规范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市场。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强调:“十五”时期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点是:①组织修订《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进一步完善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②加快研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废旧家电、废旧电脑管理办法》;③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④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2.
废旧电池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主要有湿法和火法两种冶金处理方法.而与湿法回收相比,火法回收更为理想.火法能有效地处理并回收电池中的汞,且回收效率高.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根本之源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资源,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在宣传、立法、回收利用的技术工业化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使废干电池能够尽快资源化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09,(6):23-24
为了降低废弃电器对环境的危害,促进废弃电子产品以无害环境的方式回收再利用,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并定于2011年元旦起正式实施,废旧家电回收方式开始向正规化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正步入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5日在北京召开了“推进中国RoHS,倡导绿色电子”大型社会调查活动新闻发布会。为了解《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的反响,收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及各界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问题的意见与建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工作委员会面向政府、生产者、回收商、消费者联合启动了“推进中国RoHS,倡导绿色电子”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相似文献   

15.
进口利用废旧资源在解决我国原生资源不足、节约能源、降低环境负荷、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进口废旧资源会因夹带、处置加工等环节带来环境污染.文章梳理了我国允许废旧资源进口利用的背景需求,探讨了科学识别进口废旧资源、加工利用相关行业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的对策方案,以推进废旧资源进口和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手机。废旧手机一方面对环境构成潜在危害,一方面又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现状,提出手机回收利用的措施,以有效应对电子垃圾污染,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废印制电路板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电视电脑拆解处理设备、废线缆资源回收生产线等四项废旧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案例、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废旧轮胎再利用在废旧高分子材料中,除数量上占首位的废旧塑料外,其次就是废橡胶制品,而废旧轮胎就占居废橡胶制品的60%以上。这些轮胎几乎2年―3年即报废,每年报废轮胎近2亿条。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产量逐年递增,废弃物也一年比一年多,如不能及时回收利用,废旧轮胎的数量将是相当庞大的。若不行之有效地解决这类“黑色污染”,迟早会出现“黑色恐怖”。如何搞好废旧轮胎的回收再利用,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政府已将废弃物综合利用列入《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录》,曾多次对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提出攻…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关于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包括联邦级和地方级(州、市。县和其他地方自治体)的法律、法规。在联邦一级,除《国家环境政策法人《资源保护回收法》(RCRA)、《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CERCLA)等国会立法外,联邦环境保护局(EPA)还制定了上百个关于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分离、运输、处理、处置、回收利用的条例、规则、规范、标准、指南等。这些法律、法规中对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了若干法律制度。1、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EPA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条例》规定,所有危险废物的经营者,包括生产者、运输、处理、贮…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瓦提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瓦提县地膜的过量使用使当地土壤环境逐渐恶化,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并影响了农机作业质量的提高。通过分析2011年阿瓦提县地膜使用相关数据及地膜回收利用情况,提出了阿瓦提县地膜回收利用的优化对策:加大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发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企业,拓宽回收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从农艺上防治和减少地膜残留;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