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兰 《陕西环境》1995,2(2):27-29
本文对柴油车排气烟度检验的采样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采样嘴的改进意见,并指出采样时采样嘴应正对烟气流采样,同时应进行等速采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的烟道中酸雾的测试方法是,用碱的水溶液作吸收液,装入多孔玻板吸收管中。将采样嘴插入烟道,控制一定的流量和时间进行采样。然后按标准方法分析吸收液。一、采样系统和采样方法采样系统主要由采样嘴、采样管,多孔玻板吸收管、装有指示剂的缓冲管、带有流量计和抽气泵的采样器等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锅炉监测时,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多方面问题的影响,为了提高监测质量,需要调整监测方式,本文通过采样嘴放置情况、点位选择情况,两个方面对影响锅炉监测数据的因素分析进行了总结,并从合理进行监测准备、选择采样点位、提高工况检查重视程度,三个方面对锅炉监测数据调控策略进行了整理,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预测流速法用于炼厂高温高压烟道采样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介绍了针对高温高压烟道烟尘采样分析特点进行的技术改进,指出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保证分析准确度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局锅炉烟尘浓度测试自1984年开展以来,按照国家监测规范,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对锅炉烟尘浓度测试工作中的主要环节,即锅炉运行状况,烟道内采样点的布置和采样孔的设置以及采样嘴的选择使用等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TH-880F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因其采样时间快,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等特点,日益成为环保部门进行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主要仪器。针对其在操作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工况、含湿量、采样嘴的选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固定源稀释通道的设计和外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研究固定源产生的颗粒物的污染情况,自行设计了固定源稀释通道采样装置以便模拟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过程.该装置采用不同尺寸的采样嘴,以保证对烟道内的颗粒物等速采样,采样烟气与洁净空气在稀释腔内混合,腔内雷诺数典型值可以达到10000,保证了采样烟气和洁净空气能够稀释混合均匀.颗粒物在停留室中的停留时间达到90s,保证了颗粒物有足够的时间长大成核.将该装置应用于国内的9个燃煤、燃油固定源,取得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OC、EC组成、排放因子等数据.  相似文献   

8.
烟尘测试中选择采样断面及确定测点数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毓丹  姚俊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47-148
在进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时,采样断面的选择和采样点数目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测定烟气流量和采取尘粒样品时,应尽可能将采样位置放在烟囱或管道气流平稳的管段中.这是选择采样断面的基本原则。关于测点数的确定,目前的国家标准方法C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和GB168—9l锅炉烟尘测试方法都有规定,但二者并不相同,目前对测点数难于作出严格统一的规定。本文结合实际监测工作,对采样断面和测点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工大气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对大气质量进行调查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目前仅有少数的大气地面自动采样系统能局部替代人工采样,绝大部分地区的大气质量调查仍依赖于手工采样,因此在采样中采气流量的稳定是采样质量的保证措施之一。本人在长期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发现和探索了人工大气采样中流量不稳定问题和规律。虽然我们在每次大气采样前对采样仪器进行了一系列的常规校验,如大气采样器、KB—120泵等的流量校准,对U型吸收管的筛板阻力进行了测试筛选。但在整个采样过程中仍会因各种因素产生一些有规律的变化,主要是采样中仪器流…  相似文献   

10.
对典型球阀阀座密封系统结构风险进行了研究,对注脂嘴的结构和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指出球阀注脂嘴失效泄漏时不能直接带压更换,给出了注脂嘴泄漏可选择注润滑脂或清洗液、采用专用泄压工具更换注脂嘴、采用专用带压更换工具进行在线更换注脂嘴3种处置方法,这些方法可为球阀注脂嘴泄漏抢修决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X851200701411固定源稀释通道的设计和外场测试研究/周楠…(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联合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6(5).-764~772环图X-9为研究固定源产生的颗粒物的污染情况,自行设计了固定源稀释通道采样装置以便模拟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过程.该装置采用不同尺寸的采样嘴,以保证对烟道内的颗粒物等速采样,采样烟气与洁净空气在稀释腔内混合,腔内雷诺数典型值可以达到10000,保证了采样烟气和洁净空气能够稀释混合均匀.颗粒物在停留室中的停留时间达到90s,保证了颗粒物有足够的时间长大成核.将该…  相似文献   

12.
结合SYC-Ⅲ型皮托管采样测试仪的特点,编制了具有一定通用性的烟尘平行采样计算程序。该程序包括从烟道布点至除法器评价等5个功能相对独立的计算模块。程序采用菜单选择数据变数输入方式,操作较简便,等速采样流量计算时间〈20s,具有跟踪烟气基本参数变化,计算均值,快速选取最佳采样嘴等性能。经实际应用于焦炉自动装煤除尘系统及推焦除尘系统的烟尘测定,结果与静压平衡法吻合。  相似文献   

13.
网格采样-聚类分析在优化环境监测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治宇 《环境工程》2003,21(2):55-58
为了在最少的采样点位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采用网格采样—聚类分析法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气监测采样点进行了优化研究,从14个采样点位中优选出了4个采样点位。在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省了监测费用。  相似文献   

14.
固定污染源监测中现场采样的科学规范是监测结果的准确的前提,现场采样中采样断面的选择和采样点数目的确定是现场采样工作的基础。在测定烟气流量和采取尘粒样品时,应尽可能将采样位置放在烟囱或管道气流平稳的管段中,这是选择采样断面的基本原则。本文结合实际监测工作,对采样断面和测点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晓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160-162,171
从实际的饮食业油烟监测出发,结合执行与实践《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过程中的各种体会,从采样位置、采样工况以及基准灶头数这三个方面,对饮食业油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油烟监测前,应确保采样位置的规范,必须对采样断面和位置进行优化选择;油烟监测中,应确保采样工况的正常,油烟净化设备务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要派专人负责工况的监督,维持工况的稳定;在今后的标准修订中,建议对基准灶头数的折算方式予以明确,而不是目前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两种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16.
何君明 《交通环保》2003,24(6):38-40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研究了环境监测中油的采样受采样体积、深度以及布点的影响。认为计算含油量时应考虑水域的总体积、采样体积、水体表面积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估算受污水域中的含油量。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噪声级的自相关及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守礼 《环境科学》1989,10(5):72-77
用求算自相关函数和DFT变换方法对8种车流密度情况下的城市交通噪声进行测算分析,求得自相关系数和自功率谱,得到城市交通噪声最佳采样速度和样本量,即采样的时间间隔应为4—5秒;采样的时间长度应等于或大于1000秒,如果快速采样,则必须增加采样数以保证1000秒的采样时间长度,为交通噪声自动监测仪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采样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程序(SAX),对于长春市3个主要湖泊。水库底质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采样和分析全过程进行了质量控制(QC)实例研究。实验采用了平行采样、平行分析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空白实验,均一样品重复分析及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然后利用稳健方差分析(Robust ANOVAR)计算了采样分析全过程中的地理方差、采样方差和分析方差.并对整个质控过程按照适目的性原则(FFP)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彭守礼 《环境科技》1992,5(1):26-28
自动监测仪的采样周期和采样数的可选性很大,但对不同的噪声特性,应设定相应的采样周期和采样数。本文提出对稳定噪声、缓变噪声、快变噪声的相应采样方式;自动监测仪的采样周期,应能设定包括0.1s、0.5s、1s在内的采样周期,否则与声级计的“快”特性不能适配;精确的机控采样比人工采样常会出现更多的Leg≈L_(10)结果。在正常环境中,环境噪声仍可能偏离正态分布,此时,L_(10)多为偏态值,但Leg仍是可信的;在环境噪声有偶然性异常时,避去异常噪声应重新采样。近几年来,开发微机的噪声自动监测仪器相继出现,而微机控制的采样方式(采样周期和采样数)的可选性很大(参见下表)有必要对采样方式的合理选择进行探讨,笔者就此提出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20.
环境空间分析中常用采样方法及其对空间结构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几种采样方法在不同的采样密度下分别在两套模拟数据集上进行模拟采样,并以实验半变异函数为结构分析工具探讨了采样方案对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的空间结构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采样密度与采样方法的选取都对空间结构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