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2,(2):6-6
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消息,农业部6日公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要求,未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对1993年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天津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要加强环境管理,完善区域功能规划,健全食品保护政策,加大检测力度,开拓绿色产品市场,加大对农民培训、科技网络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各国纷纷成立了各种有机(生态)农业组织,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组织从事无污染的安全食品生产、加工管理,其数目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欧共体国家每年对绿色食品的消费折合200亿马克,70%要依赖进口.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绿色食品消费量折合3O0亿美元以上.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199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6个省区也相继成立了绿色食品管理和检测机构,把绿色食品逐步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和法制轨道.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00多家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产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重要因子之一。涪陵 地区发展榨菜生产已有百余年历史,加之榨菜产地污染少,气候适宜、环境条件具备发展绿色食品。调查资料和实际检测结果表明,涪陵区发展榨菜绿色食品在环境质量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杨素芬 《四川环境》1993,12(1):19-21
“绿色食品”,是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带来最强生命活力的无公害健康食品。本文从介绍我国开发“绿色食品”的概况入手,阐述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开发“绿色食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四川实际,从农业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的对策措施,供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我国绿色食品在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0~2002年,绿色食品出口年平均增长105%,比1997~200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63个百分点。去年,全国绿色食品出口额由2000年的2亿美元增至8.4亿美元,出口率由2000年的2.5%增至11.6%。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产品结构见表。绿色食品认证,出口企业有效突破了一些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中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市场竞争力有明显增强;绿色食品工作系统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开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快速增长@吕鑫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傅宪 《四川环境》1994,13(2):61-64
本文从农业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性出发,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及特点,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的关系。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开发绿色食品的优化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绿色食品事业是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城乡居民对食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于九十年代初开始起步。目前已有1057家企业,2000多种绿色食品产品;绿色食品实物产量已占全国实物总产量的千分之一,并以每年40%的幅度增长,年销售总额超过15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3%,出口创汇达2亿美元。国内已出现了一批绿色食品的龙头企业,达到上亿产值的有50多家,上市公司有20家。绿色食品的发展在我国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挖掘绿色食品发展的巨大潜力,农业部在全国建立起绿色食品监控系统,建立了58…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色食品与水土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新疆绿色食品,尤其是园艺生产的瓜果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优于其它省区。通过对新疆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的实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优质的农产品多来源于远离城镇的绿洲,自然生态环境较封闭,人为环境污染相对较小,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在土壤背景值范围内(标准值上2S);绿洲的水源依赖于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补给,水质清洁、矿化度较低。“绿色食品’廉自最佳生态环境,开发本地区绿色食品首要而基本的条件是:选择产品生产地应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即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营养元素)的质量和对污染物(农药、化肥、有毒元素等)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西藏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支持下,真实再现西藏自治区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以便为相关研究、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环境技术》2006,24(1):44-44
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相似文献   

12.
文昌 《环境教育》2006,(3):42-44
随着人们饮食消费观念的改变,绿色食品以其环保、健康,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836家,产品总数达到6496个,实物总量4600万吨,产品国内销售额86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生态和自然食品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些不法厂家摸准消费者的心理,瞄上绿色食品的标识,生产伪绿色食品,鱼目混珠,导致消费者在购买绿色食品时上当受骗。当然,更令人担忧的是,真绿色食品也可能存在不绿色的元素,比如使用了不环保且可能有毒的包装,等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基础条件,提出了发展垦区绿色食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色食品泡菜制作方法的特征是:将涪陵胭脂萝卜进行浸泡,加入食盐、冰糖、花椒等天然调味品,并进行无菌处理,得到色泽鲜艳的泡菜汁。用此泡菜汁浸泡经过消毒的其它新鲜蔬菜,不必加入防腐剂,即得到美味的绿色泡菜。(CN1224582A)绿色食品泡菜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庞琳 《青海环境》2002,12(3):133-134
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发利用青海省森林绿色食品,加以绿色食品生产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使山林原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跃上现代化城市的餐桌。  相似文献   

16.
绿色食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苹 《四川环境》1999,18(2):76-79
本文以一系列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当今世界遭受环境灾难的事实,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明了发展绿色食品、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绿色食品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食”的要求已不再是填饱肚皮,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上了档次。“营养、卫生、安全”,概括了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消费者们在观念上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的这种变化昭示着:不含有害物质残留(?)残留在安全标准内的无公害食品的开发,已经成为食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必然走向。绿色食品是农业部农垦系统率先命名的安全无污染食品类产品。因为绿色象征着健康和活力,也是环境保护和农业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房山区为典型地区,在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利用GPS进行定位采集样品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房山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行模糊数学(AHP—Fuzzy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房山区22个乡镇土壤环境质量均属于Ⅰ级水平;水环境质量均属于Ⅰ级清洁水平,但良乡、韩村河地区清洁水平下降;长阳镇水碾屯和十渡镇二渡千河口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均未超过一级标准限值,PM10未超过二级污染物限值,大气环境不会对绿色食品产地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好消息     
《环境教育》2012,(2):6
农业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消息,农业部6日公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要求,未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20.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职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认识性实习、课程实验(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个方面。本文论述了高职高专绿色食品专业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