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法炼锌区土壤-白菜系统中重金属的化学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苗圃盆栽试验,用腐殖质、EDTA、不同量的石灰等对赫章土法炼锌区的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测定了基质的化学特性、重金属的DTPA提取态含量,并观察了白菜生长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累积特性。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处理,土壤速效磷由0.5mg/kg增加到10 mg/kg,土壤中Pb、Zn和Cd的DTPA提取态分别降低了83.9%、23.1%和79.4%;白菜中Pb、Zn和Cd的含量分别减少97.2%、94.7%和89.4%;白菜生物量增加了5.97倍。土法炼锌区影响白菜生长主要土壤因子是pH值和速效磷,白菜中的Cd、Pb与土壤DTPA提取态的Cd、Pb呈显著正相关。在土法炼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施加石灰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土法炼锌的起源、现状、造成的环境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得出结论:土法炼锌已经威胁到当地群众的安全生存,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区土壤中Pb分布特征和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各炼锌点表层土壤中全铅含量71.8~37247.4 mg.kg-1,远高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29.3 mg.kg-1)。其分布特征表现为:土壤中Pb含量总趋势随着炼锌时间增加而增加,随着距废渣堆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剖面中全铅含量分析表明Pb主要累积在土壤表层,但随着冶炼时间增加深层土壤中Pb累积程度也逐渐加大。以CaCl2和DTPA作为提取剂的简化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Pb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CaCl2和DTPA提取态Pb占全量的比例很低,平均值分别为0.3%和5%,但是其绝对含量高达6.4~1037 mg.kg-1;并随着Pb在土壤中累积时间的加长,CaCl2和DTPA提取态Pb所占比例呈显著降低的趋势,但其绝对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黔西北典型的土法炼锌区的冶炼废渣、土壤、河流、地下水、农作物的Pb、C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冶炼废渣中909/5的样品其Pb含量、所有样品的Cd含量超过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土壤中40%的样品其Pb含量、所有样品的Cd含量也超过了该标准二级标准。河流中509/5的样品其Pb含量、所有样品的Cd含量超过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二者含量主要存在于悬浮物中。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较轻。污染点白菜的重金属含量大大超过对照点,对该地区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针对冶炼区的环境污染,提出生态修复对策:1)植被重建;2)植物提取修复。  相似文献   

5.
黔西北土法炼锌区Pb、Cd污染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黔西北典型的土法炼锌区的冶炼废渣、土壤、河流、地下水、农作物的Pb、C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冶炼废渣中90%的样品其Pb含量、所有样品的Cd含量超过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土壤中40%的样品其Pb含量、所有样品的Cd含量也超过了该标准二级标准。河流中50%的样品其Pb含量、所有样品的Cd含量超过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二者含量主要存在于悬浮物中。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较轻。污染点白菜的重金属含量大大超过对照点,对该地区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针对冶炼区的环境污染,提出生态修复对策:1)植被重建;2)植物提取修复。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喀斯特地质高背景和历史遗留土法炼锌污染叠加,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选择威宁县某在产锌粉厂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共采集表层和剖面土壤样品126件,对农用地、荒地和林地土壤重金属(Cd、As、Pb、Cu和Zn)的空间分布、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  相似文献   

7.
土法炼锌废渣堆中的重金属及其释放规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西北地区的土法炼锌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用原子吸收等方法对土法炼锌废渣的研究表明,废渣堆pH值呈中性、微碱性,重金属含量很高,Pb、Zn、Cu和Cd的最高含量分别达31631,57178,2367和311.5mg/kg.废渣堆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布与堆放的废渣类型和堆放时间有关,重金属主要滞留在矿渣层中.矿渣层中的重金属含量随堆放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可用负指数方程很好地描述矿渣中的重金属(Pb、Zn和Cd)的自然释放过程.废渣中重金属的总量大,释放时间长,对环境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典型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导致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生长茂盛的自然植被及其根部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分析测试。土壤重金属形态用连续提取法区分为有效态和强结合态,结果发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含量成正比。所分析的4种植物体内的Pb、Zn、Cd含量表现为Zn>Pb>Cd。接骨草(SambucusChinensis)和柳叶苦荬菜(Ixerisgracilis)在体内富集、运输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很强,是对污染区生态重建非常有前景的植物。  相似文献   

9.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及其Pb、S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榨子厂附近一个废弃多年的古老土法炼锌点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积累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土壤、沉积物样品中Pb、Zn、Cd含量已大大高于该地区的背景值,zn的积累明显大于Pb的积累程度。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和沉积物中Fe2O3对重金属有强烈的固定作用。沉积物和土壤中有很高的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很高。化学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以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有效态所占的比例很低,但其含量并不很低,在酸性条件下,有释放导致污染的可能性。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和沉积物中积累的Pb、S为矿山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土法炼铅的乡镇企业逐年增多。由于土法炼铅设备简陋,管理较差,烟尘排放量大、污染严重,必须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目前治理土法炼铅烟尘多数采用二级或三级干湿法相结合的工艺流程。湿法设备选型上各有不同,治理效果,特别是治理投资差别很大。考虑到乡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投资有限等因素,在治理中我们选用负荷大、体积小、操作弹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过程中汞的释放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赫章县铅锌矿石、冶炼矿渣、煤、煤渣中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矿石中汞含量与锌含量存在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测定结果并运用质量平衡法则,计算出不同类型矿石原料在冶炼过程中向大气的释汞因子:硫化矿为每生产It的Zn向大气释放155g的Hg;氧化矿为每生产It的Zn向大气释放79g的Hg.结合上述释放因子,对赫章土法炼锌过程中汞释放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利用不同类型有机酸活化低品位磷矿粉形成的"有机酸-磷矿粉复合物"对铅锌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固定作用,以黔西北历史遗留土法炼锌废渣为对象,研究3种类型有机酸(草酸、酒石酸及柠檬酸)活化低品位磷矿粉对土法炼锌废渣中4种主要重金属(Pd、Cd、Cu、Zn)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有机酸作用下土法炼锌废渣中重金属的释放存在明显差异,3种有机酸对铅锌废渣中4种重金属的活化能力表现为酒石酸柠檬酸草酸。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浓度分别在0. 8、0. 8、0. 4 mol/L时对低品位磷矿粉中磷素的活化能力最强,但各有机酸-磷矿粉复合物在有机酸浓度分别为1. 2、0. 8、0. 4 mol/L时对铅锌废渣中各重金属的固定效果最好,其中,草酸-磷矿粉复合物对4种重金属的降低率为90. 67%、99. 64%、13. 63%、5. 99%,酒石酸-磷矿粉复合物对4种铅锌废渣中重金属的降低率为91. 72%、44. 2%、34. 37%、7. 51%,柠檬酸-磷矿粉复合物对4种重金属的降低率为60. 39%、8. 15%、5. 03%、-6. 12%,综合来看,浓度为1. 2 mol/L的草酸-磷矿粉复合物可更好地固定铅锌冶炼废渣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丹寨汞矿土壤汞含量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尽管汞在土壤中相对较稳定,但对丹寨汞矿区土壤中汞含量检测表明:土壤中汞含量自1996年以来有相当大的减少。笔者认为,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汞在物理化学的影响下大部分转化为单质并向大气中迁移。但最近和将来一段时间,由于受汞价上涨的影响,小规模土法炼汞又会给当地环境再次造成新一轮的污染。建议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矿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交流电镀、造纸、印染等废水的治理技术,并为土法炼磺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也为了给乡镇企业的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不久前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在青岛市首次召开了“全国乡镇企业污染防治技术及管理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5.
两类典型重金属土壤污染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贵州水城矿务局周围煤矸石污染土壤和Pb、Zn冶炼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形成的土壤有一定的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取决于煤矸石的组成。Pb、Zn土法冶炼造成土地严重污染,在污染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重金属在土豆不同部位富集程度各不相同,而且Pb-Cd、PbZn、Zn-Cd在植物体内具有较高的正相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分析了2016—2018年云龙县沘江流域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时空变化特征,探究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显示:①云龙县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于重污染,其中镉富集最为严重,其次为铅和锌,砷含量较低。2016—2018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有所减轻。②调查期间从入境上游到汇入澜沧江下游,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先增后降,沿程污染特征分析与地质背景值及矿业活动相关。③调查区域内农作物的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以铅、镉含量超标最为普遍。在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上表现为蔬菜类谷物类薯类。调查期间,农作物中的砷、锌元素未见明显富集现象;④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的锌、铅、镉元素来源相近,农作物中的锌、铅、镉含量也受相似因素的影响,但土壤重金属污染只是农作物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树春 《环境工程》1991,9(1):13-15
本文论述了土法炼硫的原理、产物,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分析了当前该业禁而难止的原因;提出了对不同原料来源的土炼炉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含砷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土法炼砷弃渣含砷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并对处置过程中的三废排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述土法炼砷弃渣含砷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并对处置过程中的三废排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雅瑶涌锌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雅瑶涌为饲研究了内河涌的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陶瓷及砖瓦等行业排入大量的含锌废水,使得水体中的锌含量逐年升高,其年均值由1991年的0.032mg/L增加到1995年的0.177mg/L。对河涌底质、表层土和农作物等含锌量的研究表明.河涌中的锌大量沉积.并可能随着灌溉向土壤和农作物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