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低能见度下影响驾驶人发生危险驾驶行为的因素,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自编低能见度环境中危险驾驶行为问卷和驾驶能力问卷,用其对314名驾驶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方法,研究低能见度环境中危险驾驶行为与驾驶能力描述性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能见度环境中,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可分为错误行为和失误行为;性别与错误行为显著相关,且对错误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危险感知能力,其次是低能见度事故,驾龄影响最弱;错误行为正向影响失误行为,且危险感知能力对失误行为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雾天低能见度环境下驾驶人对可变限速(VSL)标志的遵从程度,首先设计问卷并对556名驾驶人进行访谈和调查;然后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出影响驾驶人遵从程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驾驶人个人属性(年龄、驾龄)、驾驶人对限速的认可程度等;进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确定主因子内部的各影响因素与遵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EM与调查数据拟合程度良好;在雾天环境下,驾驶人对于VSL标志设定的限速认可程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遵从程度;年龄、驾驶经验对驾驶人的遵从程度有显著影响;能见度较低时,行驶在车道数少的道路上驾驶人的遵从程度较高,而在能见度较高时,道路类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双车道公路小半径曲线路段(SCCR)的交通安全监测水平,利用量表测试与驾驶模拟试验,实现驾驶人弯道焦虑水平的量化评测,定量刻画驾驶人弯道焦虑水平与行车安全特征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焦虑驾驶行为,运用Spearman分析法,筛选影响焦虑水平的关键行车安全特征量;综合道路线形条件、驾驶人个体特征和驾驶操作行为特性等行车安全特征因子,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建立多因素驾驶人焦虑水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弯道焦虑水平与驾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车速、侧向偏移量、转角变异系数以及曲线半径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显著性概率p值<0.01);通过验证,基于RBFNN的驾驶人焦虑水平预测模型判别精度可达73.7%;转角变异系数、年龄、驾龄是影响驾驶人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其重要度依次为100%、93.3%、90.7%。研究结果可为双车道公路SCCR驾驶焦虑水平监测、交通安全维护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道路环境及驾驶人属性对车辆直道横向控制水平的影响,招募31名试验对象,设计白天-城市道路、夜晚-城市道路、白天-高速公路、夜晚-高速公路等4种情境下的实际道路驾驶试验,选取横向加速度均值和横向加速度标准差为二维向量,基于二分K-means算法对驾驶人在直道行驶的横向控制水平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样本数据聚为3类时聚类效果最佳,驾驶人的直道横向控制水平被划分为良好、一般、较差;4种情境中,夜晚-城市道路环境下驾驶人的整体横向控制水平最差;所有驾驶人属性中,只有性别因素对驾驶人的横向控制水平存在显著影响,男性驾驶人的直道横向控制水平优于女性驾驶人,年龄、驾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5种因素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解释实际道路交通流中的跟车距离差异,引入期望及参照点理论,提出期望安全车距(ESD)概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C#编程模拟车辆跟驰行为,以跟车距离的试验值作为ESD的代表值,从横向角度考察ESD的个体差异,分析性别及实际驾龄对ESD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比分析不同驾驶类型间的差异。数据显示:驾驶人ESD的个体差异较大,性别对ESD有一定影响,实际驾龄对ESD的影响无明显规律。ANOVA分析表明:驾驶类型对ESD有极大影响(P0.001)。ESD是驾驶人判断车距是否安全的参考点,是导致实际跟车距离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起,汽车“考本”学时有所增加,考核难度有所加大,这对于提高初学驾驶人大有益处。汽车驾驶操作,向有“手握生死盘,脚踩鬼门关。”之说,因此汽车驾驶培训、考核,不可失之于宽。据那些驾龄在十几年、二十年以上的老司机回忆,当年他们学习开车,几乎相当于参加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相比之下,如今在一些地方,学车“考本”就显得过于容易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车早已失去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而发展成为了一种日渐普及的大众消费行为。如果说以前驾驶培训供不应求,学车的人是低声下气的“孙子”,驾校是高高在上的“大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驾驶人高速公路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非集计理论构建多属性施工区驾驶人合流选择意愿模型。利用SP调查法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获得328份有效施工区驾驶人合流选择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与驾驶人因素和道路交通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以上游过渡区、警告区Ⅰ和警告区Ⅱ 3个合流区域作为选择肢,从驾驶人和道路交通环境特征属性2个方面归纳出6个因素对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影响,应用分类变量处理方法将其定义为6种指标,并进行赋值。结合非集计理论,以328份有效问卷为建模数据,建立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MNL模型,并利用似然比、优度比和模型命中率3个指标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驾龄、施工区类型、道路条件、交通控制标志、速度条件和限速策略对驾驶人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路怒情绪如何影响低驾龄驾驶员驾驶行为决策过程,在Wickens的信息加工模型基础上,构建路怒情绪影响下的驾驶员注意、感觉、思维决策的信息加工决策模型;设计问卷对驾龄在0~6年的低驾龄驾驶员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调查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路怒情绪对注意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 57,对感知编码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 60,对思维决策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 40;路怒情绪对低驾龄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决策过程的注意、感觉、思维决策有直接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胃病是驾驶员常见的病症之一,有统计数字表明,在司机易患的“职业病”中,患有不同程度胃病的人数最多,约占22%,特别是驾龄在5年以上的职业司机,其患胃病率高达38%,而10年以上驾龄的“老司机”患胃病率竟达58%,这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身心健康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说说开快车     
关于开快车.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驾驶人的高谈阔论。 质问者道:“现在路好、车好,凭什么限速这么低.凭什么不让开快点?”一副居高临下架势;傲慢者言:“凭咱这技术开再快点也没事。”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人行车速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基于非集计理论,构建影响因素对驾驶人行车速度选择的影响度量模型;利用弹性理论分析不同因素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人行车速度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年龄、教育水平、视力矫正等因素对行车速度选择的影响不显著;驾龄、性格、专人押送以及占用第几车道等4个因素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人行车速度选择的影响显著,且在显著影响因素中:驾龄越大行车速度越高;性格越活跃越易暴躁,行车速度越高;占用的车道越靠近中央隔离行车速度越高;专人押送将使行车速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时常出现肇事者指认他人是驾驶人的情形,尤以肇事车辆只有2名驾乘人员,且1人死亡的案件居多。在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多因办案民警缺乏辨认、提取、应用痕迹物证的技能,加上公安交警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鉴定手段,致使无从查证肇事驾驶人的真伪。由于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对造假案件打击的力度不足,产生的后果相当严重,一是社会不良风气得不到压抑。过去的一些造假案件多发生在夜间或者人烟稀少地段,  相似文献   

13.
谭民华是顺昌县公交公司一名普通的驾驶员,年龄不大但驾龄很长,己有21年的驾龄,累计安全行车200多万公里无事故。老谭安全行车的“秘诀”,归根于他的“三件法宝”。 安全行车 谭民华驾龄很长,虽然年龄不大但大家称他为“老谭”,我想这称呼里面包含更多的是大家对他驾驶技术的敬佩。开车21年,谭民华开过大货、大客、小客等车型。他始终把“安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行车时认真做到“五个不”:不超载滥载、不酒后驾车、不超速行车、不疲劳开车、不违章超车。 他说要做到安全行车,爱车其实很重要。爱车并不只是表现在擦擦抹抹上,而是让车的所有机件保持在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正确的操作和定期保养。每天  相似文献   

14.
“汽车综合症”的主要“症状”有: 汽车依赖症 多表现在驾龄较长、终日与车相伴的人,他们与自己的爱车产生了一定的感情,一旦离开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地认识女性驾驶人的驾驶特性,分析其驾驶行为,从女性驾驶人交通事故数据统计、致因和心理、生理、“药驾”等因素,梳理国内外女性驾驶人驾驶特性及行为机制的研究成果,总结主流研究角度、方法和内容,并展望其未来研究趋势。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表明:导致女性驾驶人交通事故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格、认知等心理特征和视觉能力、应激反应等生理特征,同时“药驾”也影响着驾驶特性与行为。剖析了女性驾驶人特性及行为机制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并针对女性驾驶人群体在各种道路交通环境中开展有效的模拟驾驶培训和教育,进而全面提升中国女性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驾驶人“安全带”问题,今年来,龙海县交警大队将电子监控与民警路面巡查相结合,积极开展机动车驾驶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成效。据民警测算,目前进入龙海市区的机动车驾驶人安全带使用率已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宏观因素对我国各区域驾驶人“路怒症”的影响,从经济发展、交通环境、气候状况和地域文化4个方面选取13项指标,采用熵值法赋权,构建我国区域路怒水平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对2019—2020年我国5座城市的驾驶人路怒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因素对5座城市的路怒水平均有影响,而且城市之间路怒水平差异相对较大,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为各城市预防和控制路怒水平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城市交通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时常出现肇事者指认他人是驾驶人的情形,尤以肇事车辆只有2名驾乘人员,且1人死亡的案件居多。在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多因办案民警缺乏辨认、提取、应用痕迹物证的技能,加上公安交警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鉴定手段,致使无从查证肇事驾驶人的真伪。  相似文献   

19.
近日,某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因汽车直拉杆头螺帽脱落而造成方向盘失控撞坏了别人的摩托车,最后由交警处理的结果是这位驾驶人负全部责任。对此,该驾驶人很不理解:“这是机械事故,凭什么我负全部责任?”确实,时下有不少驾驶人认为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是客观原因,可以负责任,但不负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20.
有着30年驾龄的祖少伟,是去年顺昌县十位“安全红旗车”驾驶员之一。他说:“‘安全红旗车’是乘客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是社会给我的荣誉。我要一如继往地为乘客服务。”作为“面的”出租车驾驶员,祖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