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开发矿山中,经常发生冒顶片帮事故、触电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这些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身体重要部位的损伤,给抢救带来困难。为此,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加强事故救护教育,提高职工对伤者的正确救护能力特别重要。 (1)触电急救。急救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木棒、竹杆等,解救伤员脱离电源,忌徒手拉伤员或电器。伤员若有心跳、呼吸停止,急救人员则应就地进行有效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抢救工作不能轻率停止。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安全形势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原因,海外欠发达地区油田项目在医疗健康卫生方面往往面临着诸多压力与挑战。例如,当项目中有人出现“心源性猝死”(SCD),常由于专业急救人员无法及时赶到,而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导致抢救成功率非常低。而如果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现场第一时间有人能够采取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正确方法进行急救,则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11·21"瓦斯突出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煤炭总医院)迅速行动,对事故中抢救出来的63名受伤人员实施紧急医疗救护,使受伤矿工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较为严重,由于救援不及时,往往延误最佳施救时机,扩大事故后果。紧急救助员作为一种新的职业由家正式公布,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实施现场救护,最火程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紧急救助员的任务是在发生紧急情况后,作为第一目击人及时在第一时间施救,及时处理事故现场,协助指挥尽快疏散人员和为挽救受伤人员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紧急救助员属于志愿者的一种,也可以实行国家认证,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技能的自愿应急救援人员,是专业救援队伍的重要补充,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绢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急救。护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刘金山 《劳动保护》2006,(12):72-73
触电急救指的是对触电人员实施的现场抢救。人体触电后,常会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失去知觉,从外观上呈现出死亡的征象。实践证明,由于电流对人体作用的能量较小,多数情况下不能对内脏器官造成严重的器质性损坏,这时人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一种“假死”状态。如果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急救,绝大多数触电者是可以“死”而复生的。触电急救的主要原则触电事故是比较特殊的事故。因此,触电急救必须掌握3项原则,否则,不但达不到救人的目的,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原则之一:迅速切断电源触电急救的前提就是要迅速切断电源。一方面,通电时间越…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业务HSE标准化水平,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开展了“急救培训” HSE标准化建设活动。目的是通过开展“急救培训” HSE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规范海外地震队急救培训及软硬件的配备标准,使急救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对患者实施救护,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8.
发生冒顶或坍塌事故后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事故救援的关键,分析了灾害时期井下人员搜救方法和特点以及矿井救护现状,针对事故救援现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有源探测的方法,即研究基于气味探测原理的矿井人员搜救方法和设备,并在示踪气体的选择和气味探测器研发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一旦发生火灾、中毒等灾害事故,救护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极其有限的政府医疗力量。我们大多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设法赶紧把危重伤员,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医院,而没有想过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急救对挽救危害伤者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此我们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以便在紧急时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发生冒顶或坍塌事故后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事故救援的关键,分析了灾害时期井下人员搜救方法和特点以及矿井救护现状,针对事故救援现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有源探测的方法,即研究基于气味探测原理的矿井人员搜救方法和设备,并在示踪气体的选择和气味探测器研发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安监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偏差,及时整改并监督实施,从而推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转,避免事故发生。而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要安监人员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图为某企业安监人员正在一线进行安全检查。(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  相似文献   

12.
刘会来  王连廷 《安全》2001,22(2):20-22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危险因素的影响,会使人发生一些伤害事故,遇有伤害事故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否则就会使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1 创伤止血救护   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辗伤等。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遇有这类创伤时不要惊慌,可用现场物品如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3.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矿山救护事业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当时俄罗斯井下事故频繁,后果严重。为了消除事故,相关部门要求专门培训能在含有害气体的巷道中处理事故的人员。实施矿山救护,是由职业化矿山救护队与志愿的辅助救护协作,后者均为经过专门培训的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矿山救护队还配备有技术高度熟练的复苏防休克医生小组。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14,(3):44-44
正背景:2月17日,深圳某公司35岁的女项目经理梁某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监控录像显示,在梁某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3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近50分钟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miel-miel:希望能在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就开设一些急救常识的课程。@老麻70:当专业急救人员抵达心脏骤停的急救现场,  相似文献   

16.
化学品泄漏初期应对程序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化学品泄漏初期应对的概念,并对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只要知道泄漏物质、泄漏量大小和风向,就可以快速确定现场管制区域、现场救援和救护人员的个体防护需求,以及人员疏散方案,从而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17.
矿井发生火灾、水害、瓦斯、顶板、运输机电等灾害事故时,初起阶段所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危害一般比较小,这时,既是扑灭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事故发生突然,矿井领导人员和矿山救护队等专业人员一时难以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工作。所以,井下矿工及时地开展避灾工作,对于保护自身安全,抑制灾情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事故处理的中期和后期阶段,也往往需要以并下矿工的正确避灾为基础,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行业的专业人员都知道未遂事件对于安全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吸取这些教训有利于避免事故的真正发生。未遂事件是应该被重视的一种警告。但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认为,事实上,安全专业人员确实与常人看法不同。笔者想在此探寻这些不同,以及这些不同对于安全沟通意味着什么。后视偏见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心理学家所称的"后视偏见"(hindsight bias)。即在每一个重大事故之后,专家、官员和记者都会寻找事故的导火索——没有被吸取教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繁多发,而在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尤其是人员盲目施救,往往造成事故伤亡扩大,教训及其惨痛。强化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危险性辨识、事故成因分析,对事故产生规律探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17日至21日,吉林煤监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忠良带领救援指挥专家来到通化矿业公司,考核验收矿山救护质量标准化工作。考核专家组一行分别深入江源、松树、道清、永安煤矿,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要求,从救护队伍及人员、救援培训与训练、救援装备维护保养、业务技术工作、业务知识和战术运用、仪器操作、医疗急救、闻警集合等方面进行了5天紧张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