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运用能值分析法对云南环境经济系统内的主要能值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评价了云南省自然环境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以此为实现云南环境—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93,自引:2,他引:93  
在简要分析西藏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其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其主要资源的贮存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人口承载力、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环境负荷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他国家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西藏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978~2007年庆阳市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流量与能值效率的演变轨迹.并以环境负荷率(ELR)、能值废弃率(EWR)作为环境压力指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通过分析人均GDP与环境压力指标变量之间在时序维度上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进一步阐述经济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庆阳市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度大,环境-经济系统的产出效率总体下降,但环境负荷不断上升.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已形成"恶性循环圈",环境-经济耦合系统表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系统能值(Emergy)评价:介绍Odum的能值理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创立的能值理论,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环境- 能值特征,评价环境征税的经济价值,阐明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相互协调发 的重要性,为人们正确评价环境和从事科研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协调中的发展协调度方法对晋冀鲁豫接壤区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及调控进行了研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用2个权重相等的子系统,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Sp和发展经济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值Tp所组成的协调度综合评价值Zp的计算值判断了该区域的“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为基本不协调状态,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有所恶化。从2个子系统的单英指标分析了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的原因并用环境经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协调度中的发展协调度方法对晋冀鲁豫接壤区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及调控进行了研究。在经济快速增长(GNP>8%)的前提下,用2个权重相等的子系统,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Sp和发展经济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值Tp所组成的协调度综合评价值Zp的计算值判断了该区域的“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为基本不协调状态,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有所恶化。从2个子系统的单项指标分析了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的原因并用环境经济学中的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讨论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佳木斯市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资源流动及系统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佳木斯市的电力能值使用量比例为15.09%,低于发达国家和国内的发达地区;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为7.50,表明该地区处于不发达状态;环境负荷率为1.9。丰富的资源与较小的环境压力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在此分析基础之上,对佳木斯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同资源环境梯度下吉林西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值方法,从东南-西北方向选取吉林西部长岭、乾安、大安、镇赉四县市进行不同资源环境梯度下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1年研究区多项能值指标差异明显:①系统稳定性方面,降水相对较多的长岭和乾安稳定性强于镇赉和大安。能值密度及能值投入率为长岭>乾安>大安>镇赉。能值产出以及能值积累量呈增大趋势,增幅长岭>乾安>大安>镇赉;②系统产出结构变化显著,虽然种植业比例有所下降,但一直是长岭、乾安的主导产业,镇赉、大安畜牧业超过种植业成为主导产业,系统平均能值产出率为长岭(1.89)<乾安(1.96)<大安(1.99)<镇赉(2.29);③环境负载率长岭<乾安<大安<镇赉,可持续发展指数则相反;④资源环境条件尤其是降水是该区生态经济系统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能值理论,评估了卧龙湖湿地多年平均能值投入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系统内外的物质、能量流动特征。结果显示,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能值投入为4.94×101 9sej,其中自然资源能值投入为1.75×101 9s ej,经济反馈的能值投入为3.60×1019sej:能值投资率为2.06,能值自给率仅为0.27,且环境负载率较高。此外,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能提供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尤其是蒸腾作用,为每年每公顷269万美元,远远高于其他湿地。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卧龙湖湿地的依赖性很强,而目前卧龙湖湿地的环境负载率较高,因此,加强对卧龙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120,自引:2,他引:120  
在对现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能值分析(EMA)为理论支撑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作为案例研究,计算了中国1978~1998年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ESI)。中国经济系统的ESI从高到低的变化历程表明,以经济系统能值流来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处于下降态势,表征为前期下降剧烈,目前趋于平缓。具体表现为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持续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陕西省的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文章基于陕西省目前能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了能源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协调度"来描述该系统的发展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分数,分析评价了能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环境和经济目前处于中级协调。  相似文献   

12.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1年-2014年济南市经济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态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该市在产业能源结构、机动车控制及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机动车管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和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实施能使区域经济获得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云南尚有很大的CDM项目潜力。结合项目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状况,通过调查数据整理和案例研究,对促进云南省CDM项目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是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还处于发展初期,其立法尤为薄弱,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未得到充分体现;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难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三、相关标准体系不健全,浪费水、能、地、材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四、建筑业资源再生利用制度不健全.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并就我国建筑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障碍提出了初步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既是一个资源大省,也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省,经济和科技比较落后。因此,我们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的双重压力,在此形势下,只有坚持科教兴国并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从国家整体的高度上协调、组织各地区各社会阶层的行动步伐,才能从宏观上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差距,顺利完成已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地区整体上环境污染问题不突出,但局部地区较为严重,而且乡镇企业,旅游业和城镇人口产生的污染不容忽视。随着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强化环境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集中处理废水,加强对乡镇工业的管理以及健全机构,加强宣传,才能促使当地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国吸取了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导致生态坏境破坏的惨痛教训,率先在国际上实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借鉴德国先进经验,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介绍了德国在理论、实践方面的经验,对正处于经济水平与环境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协调发展的中国而言,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保护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市场失灵”,应加强宏观调控机制,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与发展宏观调控机制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9.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管理工具——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经济系统特别是工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形成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作为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已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本文介绍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的主要观点,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分析方法的完善,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将会在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减缓和消除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