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大坝修建、占地、场地开挖、河道引水及其他施工行为,对水电站涉及区域的河流水文特性、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造成影响。针对水电站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流域规划环评、生态和工程保护措施,以使水电站建设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环境保护是近年来一直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脚步持续加快,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更是飞速发展。环境保护涉及到众多领域,当然,在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环境保护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于铁路建设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环境的四大重要因素,并对如何做好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乡镇企业自下而上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影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当前乡镇企业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探究环境保护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最普遍的环境问题便是扬尘、噪音以及水污染,为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应当根据工程施工实际,努力地探索相关改善对策。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污染,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从源头控制污染的产生,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采取污染集中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及工程防治措施,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其对周围的环境影响降至最小,从而获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农村生活垃圾回收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因此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保护农村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坝洲水电站施工区环境保护规划与实施的分析 ,阐明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对实现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鞠菲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3,(7):59-61
主要介绍锦凌水库施工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移民环保措施、库区清理措施、文物保护措施等,并对每一方面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加速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进程。在城市化建设中,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剖析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纳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在介绍中国小水电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水电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小水电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水电建设中生态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监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影响特点引入的,有助于及时解决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文章结合重庆巫溪刘家沟水电站和东溪河梯级电站环境监理工作实践,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水土流失、陆生水生动植物、文物景观、人群健康和移民安置的环境监理要点,为建立完整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规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提出了收费、补贴、押金、建立市场和强制刺激等五项环境保护经济于段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了这些经济手段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的应用情况,并初步讨论了它们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西部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西部环境的状况和西部公路的现状与发展,提出西部大开发要坚持基础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对公路建设特别是西部公路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部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景洪市目前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为此,除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外,应建设生态示范区,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生态环境监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中国公路建没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包括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与程序、分类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市批与环境影响咨洵收费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发展环境保护的举措与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政府在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大气、水源、噪声、废物等污染源的治理,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升级,为德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大气、水、辐射、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和文物考古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田野考古的环境保护措施、文物及遗址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污染防治,保证环境质量、环保部门与文物部门合作等方面提出文物考古及保护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