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机过程“各态历经”理论应用于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尝试应用随机过程“各态历经”理论,在大、中、小多个样本中研究城市环境噪声监测的时—空相关性,找出“定点测量法”与“网格测量法”的内在联系,探讨以“定点测量法”取代“网格测量法”进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的可行性,从而实现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及为实现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布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的重要性和优点出发,对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及点位的布设和系统的结构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把环境噪声的人工监测方法和自动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动监测是环境噪声监测的必然趋势。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噪声自动监测研究的相关论文后,从城市环境噪声数据的性质、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物理构成、噪声监测子站的布设、噪声自动监测有效时间的确定以及如何能从已得到的噪声数据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噪声自动监测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环境噪声的监测通常是使用声级计进行的,监测的结果必然产生不确定度.本文作者对环境噪声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通过例子进行说明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环境噪声污染纠纷仲裁监测 ,既要选择噪声源界外测点 ,又要选择其相邻方区域内测点 ,并按标准规定对测量值进行背景值修正。提出环境噪声污染应以所产生的环境噪声排放是否超过其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来判别。  相似文献   

6.
依据功能区环境噪声普查数据和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分布特征,进行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点位布设.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点位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合比较了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方法,分析了声环境质量监测法、噪声地图预测法和噪声源监测法3种环境噪声评估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声环境质量监测法适合现阶段中国环境噪声监测与管理需求,但下一步应结合噪声产生与传播预测方法改进中国声环境监测评价方法,增强对监测过程的质控,增加重点噪声源监测,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8.
环境噪声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环境噪声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参考。1 环境噪声监测环境噪声一般指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中山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共划分为4类(1类区、2类区、3类区和4类区),每类布点2个,每季度监测1次。该市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布点网格数>200。监测时间为昼6:00~22:00,夜22:00~6:00。监测仪器均采用AWA6218A、B两种型号噪声仪。监测时尽量使用同型号仪器,以避免产生误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要点见表1。表1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要点项目名称功能区噪声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布点原则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个以上的长期…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噪声污染多头管理、监测方法单一、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基于Android 4G技术城市环境噪声分布式监测设计思想,介绍智慧城市噪声分布式监测的应用方法。以移动终端作为传感器节点替代传统集中式噪声监测的分布式监测方法,依托云计算数据处理平台,解决了监测网络数据管理分散、定点检测站和一些手持检测设备收集数据引起的信息滞后的问题,有益于实现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数据分析、处理和融合等复杂功能,使各种质控任务和标准传递等复杂任务得到自动化执行与反馈,将对城市噪声污染联防联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环境噪声达标区最佳监测点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网格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出小型区域环境噪声网格监测的最佳测点数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706-2014)的适用范围、关键条款、实际监测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用工程数学数理统计中的抽样论研究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探讨以较少的监测点的测试数据反映整个城区的噪声水平,从而推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常州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对手工监测而言,噪声自动监测更能真实反映城市声环境质量,随着自动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替代手工监测已成为必然趋势.重点介绍了常州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并对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及发展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兰州交通大学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监测,分析了兰州交通大学校园内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的环境噪声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兰州交通大学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噪声值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生活区夜间噪声值超标最为严重。最后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噪声管理的新探索——环境噪声的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城市环境噪声源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方法作了研究和阐述,并针对其缺点提出了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方法——环境噪声的总量控制:由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环境背景噪声计算出环境噪声的容量,并以此为尺度来控制噪声污染源的排放量。文中对此评价方法和管理方法作了必要的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监测工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自1982年我国颁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以来,为执行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制定了《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规范》自1988年开始试执行,1989年正式执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暴露了一些技术问题。本文仅就这些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南昌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手段和数据综合分析技术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能实时反映环境噪声状况,以便分析、掌握城市噪声污染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及趋势,在城市声环境的治理和监控中发挥有效作用。本文根据南昌市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南昌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城市环境噪声预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噪声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并预测,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治理措施是噪声污染防治的关键问题,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选取了影响环境噪声的主要因素,采用BP(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对北京市1994~2006年的环境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并预测,验证结果误差较小,说明基于灰色关联的BP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对城市环境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环境噪声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多种监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P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环境噪声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中,达到了监测的实时性、全天候和稳定性的要求.该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红 《干旱环境监测》1999,13(4):248-249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12月27日发布的《声学 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3222-94于1995年8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的等效声级Ld、Ln、Ldn作为评价值,是反映城市某区域或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水平非常重要的指标,在环境质量季报及年报中经常用到。因Ldn计算公式较繁琐,手工计算费时费力,特别是在进行大批量数据统计时尤为突出。为此,寻找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是必要的。应用FoxBASE和BASIC2种计算机语言分别编制程序进行计算,可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且简便、易行,从而为环境质量季报及年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