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五章专门就事故责任追究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条例》的有关规定,涵盖了事故责任要件、事故责任主体、实施法律制裁等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一、确定事故责任的要件《条例》规定,对责任事故的责任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论是事故发生单位还是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及其有关人员,凡是实施了《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的,  相似文献   

2.
震惊中外的德阳“12.8”楼房倒塌特大事故,历时一年,终于结案。11名责任者受到应有的制裁。日前,四川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就德阳市人民政府对“12.8”事故处理的两次报告作出批复,肯定了他们对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的认定,同意了报告中对有关责任者的责任划分和处理意见。批复指出:郭进生,德阳市凌云建筑勘测设计所(丁级)副所长,违反建筑管理的有关规定,越级设计且设计错误,是这起事故的主要直接责任者;凌云所总建筑师王建川,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并应负主要责任;事故直接责任者孙彰程,德阳市建筑公司三处副处长,该工程施工负…  相似文献   

3.
鸡西二道河子煤矿特大事故责任者受惩处最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1月24日鸡西矿务局二道河子煤矿多种经营公司七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责任者提出了处理意见,并经国家劳动部批复同意。对二道河子煤矿多种经营公司七井有关责任者的处理:井长刘××、副井长刘××、...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03,(10):45-46
14.火灾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查明起火原因,确定火灾事故的性质; 2.作业技术鉴定,为依法追究火灾责任者提供事实根据; 3.根据火灾事故的性质,情节后果,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5.
借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解释事故责任规则的预防事故激励机制,提出应依据事故的社会有效预防水平确立事故责任规则,并构建预防事故的定性分析模型,对不同事故责任规则的事故预防激励有效性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类事故相对应的最优责任规则。通过对比汉德公式与预防事故定性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确定事故的社会有效预防水平与法定预防标准的一致性。但是,法定预防标准往往存在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等问题。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事故预防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解决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存在问题的措施建议,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规则的对策建议,促进建立有效遏制和防控重特大事故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事故调查中,查明事实真相,弄清事故的经过及事故中人、物、环境、管理等状态以后,必须进行事故原因与事故责任分析,并提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因此,事故分析是事故管理技术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事故分析的方法很多,大体可归纳为三个类型:第一是综合分析。这是针对大量事故案例而采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总结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安全与健康》2003,(8):44-45
21.伤亡事故调查结束后,如何进行责任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责任分析? 答:伤亡事故调查结束后进行责任分析时,要依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而原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集团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其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以及对安全事故责任进行科学的划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在安全事故责任划分方面,通常的做法是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甚至只是追究安全负责人的责任,并没有探究导致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但是,每一次工程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是众多因素的组合,对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进行科学的划分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解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有效的遏制安全事故,推动安全生产体制的完善和转变。关联图和鱼刺图被广泛的应用于管理领域和系统工程中,利用关联图和鱼刺图可以对安全风险和事故责任进行科学的划分。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共抚顺市委严肃处理了老虎台煤矿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有关责任者。 这次事故是一九七七年四月十四日在老虎台矿五○七采区五道斜管子道发生的,不仅使多人伤亡,还严重破坏了生产,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二万八千多元。 中共抚顺市委组成联合调查组,经过反复深入调查后,提出处理意见。最近,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并报中共辽宁省委批准,对这次事故责任者作了处理。 矿党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田群,平日一贯不重视安全生产,对多次发生的重大恶性事故都没有认真追查吸取教训。这次事故发生后无动于衷,没有立即组织抢险救灾指挥部,没有采取…  相似文献   

10.
14.火灾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查明起火原因,确定火灾事故的性质; 2.作业技术鉴定,为依法追究火灾责任者提供事实根据; 3.根据火灾事故的性质,情节后果,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4.统计火灾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5.发现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难题,为消防科研部门提供研究课题。 15.防火安全责任制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生产安全事故中,责任事故率占98%以上。所以对事故责任的判断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能否及时清除隐患,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如果对事故责任的判断只停留在表面状态,即使处理了有关责任人,隐患依然存在,同类事故仍有再次发生的可能。因此,事故责任判断中的“准确性”显得十分重要。从安全工程学角度出发,我们研究了事故责任判断中的“准确性”问题,发现安全装置对事故责任判断中的“准确性”具有先决性因素,诸多事故的发生均与安全装置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最近,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省劳动局对陇南地区两起特大伤亡事故处理意见的报告,要求各级领导从这两起特大伤亡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这两起特大伤亡事故,一起是1988年4月5日,西和县大桥林场加庆沟锑矿点发生的采场顶部土石坍塌事故,造成拣矿群众15人死亡,5人重伤,6人轻伤。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者非法办矿造成的。经营者在一无地质资料,二无采矿设计,三无任何安全设施的情况下,盲目采矿,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此,陇南地区行署对事故有关人员提出了处理意见、对事故主要责任者:矿点经营人…  相似文献   

13.
21.伤亡事故调查结束后,如何进行责任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责任分析? 答:伤亡事故调查结束后进行责任分析时,要依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而原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  相似文献   

14.
第四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接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组织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批复结案。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15.
正安全事故和未遂事故虽然都属于事故管理范围,但不应采取相同的管理思路进行处理。笔者将站在事故管理全流程的角度,来分析安全事故和未遂事故管理的区别。首先,重新认识事故管理全流程内容。传统观念认为,事故管理包括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追究、整改措施落实、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但是笔者认为,事故管理的全流程应当按照流程顺序划分5个阶段,分别为:获取事故信息、原因分析、问题整改、教训推广、责任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发荣 《安全》1994,(3):26-27
企业的产品和物料的运输几乎都是通过各种厂内机动车来完成的。厂内机动车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其运输作业具有流动性、频繁性、危险性及事故多发性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在进行事故调查、作现场勘察时,都要求有关部门绘制出事故现场图。事故现场图是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一些疑难事故、重大事故的处理往往要到事故现场反复  相似文献   

17.
小心≠安全     
在分析安全事故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事故责任者十分惋惜地说:我十分小心,尽到责任了.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了呢?笔者认为,是事故责任者没有完全掌握本工种的操作技能和缺乏安全防护知识,也就是说"小心≠安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经国务院同意,对222名事故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在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下,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事故责任者的安全意识差。为此,要降低事故的频率,必须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放在首位,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达到"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理想境界,从而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对两起事故原因类似的冷焦热水罐闪爆事故进行了分析。根据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发生的条件,确定了闪爆事故的爆炸性质为化学爆炸。根据化学爆炸发生的条件分析了2起闪爆事故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原因为冷焦热水罐液位下降造成空气进入罐内,与罐内的可燃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并被硫腐蚀的产物硫化铁自燃放出的热量引爆。最后提出设置氮封、水喷淋等安全对策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