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挝铁矿资源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老挝已发现铁矿床(点)42处。重要矿床为万象省(P.Vientiane)万荣(Vangviang)铁矿、川圹省(P.Xiangkhouang)富诺安(Phou.Nhouan)铁矿、万象省(P.Vientiane)帕莱(Pha Lek)铁矿、甘蒙省(P.Khammouan)班农洛(Ban Nonglao)铁矿。重要矿床的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石质量较好,矿床属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铁矿床(点)的分布情况,老挝划分出琅勃拉邦(Louangphabang)、孟佩(Muang Pek)、桑怒(Xam-Nua)3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2.
漳平挂山铁矿属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在最低侵蚀基准面上下均有分布,且矿区以开采多年,现已开采下部矿体,以构造导水联通地表水充水为主的矿床,其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相似文献   

3.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李老庄铁矿—菱镁矿铁矿床是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79-189
华东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点)呈群落分布于皖北、赣中和东南沿海一带,查明的资源储量占全区铁矿总资源储量的1/3。选取"霍邱式"和"新余式"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具有"南新北老"的特征。二者古构造环境和成矿过程虽不同,但均为与火山作用相关的阿尔戈马型(Algoma)硅铁建造,火山活动为矿床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的褶皱成矿主要是指较贫的原生沉积条带状磁铁石英岩(或称条带状铁矿)由于受后来的褶皱作用,形成较富的大型矿床。这种成矿应属于后生构造成矿作用。晋北山羊坪铁矿和海南石碌铁矿北一矿体都是褶皱控矿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6.
新疆南天山查岗诺尔大型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岗诺尔铁矿床为新疆南天山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磁铁矿床.该矿床产于南天山造山带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碳酸岩建造中,储量达到1.3亿吨.矿床由多个平行于地层层理的矿体组成,其主矿体位于隐爆角砾岩内.主要的矿物组合包括磁铁矿、磁赤铁矿、穆磁铁矿、赤铁矿、假象赤铁矿及极少量的镜铁矿等.通过对矿石的结构、构造以及矿石矿物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火山通道附近的潜火山构造隐爆作用密切相关.该矿床的发现为区域上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了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马坑式铁矿以福建龙岩马坑铁矿为代表,包括闽西南—粤东地区一系列主要赋存于小下石炭统的大、中、小型铁矿床。其含矿层位包括黄龙组,下界可跨到林地组上部,上界可跨到船山组下部,个别矿区可到栖霞组。关于这类矿床的成因,近年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试从铁矿石结构构造特征的分析入手,浅谈马坑式铁矿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大鲍庄铁、硫矿床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铁矿、大型规模的硫铁矿和硬石膏矿的综合矿床。 矿床由安徽省地质局327队勘探。华东地质研究所、北京地质矿床研究所等先后做过研究工作。他们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做过一定的分析,但对矿床的成因却有着不同的认识。 本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特点及硫同位素资料,对火山—热泉(水体下)活动在成矿作用中的表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由于野外和室内工作都不够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铁矿床时,金属矿物(磁铁矿、赤铁矿、假象赤铁矿)的氧同位素资料是有意义的。 研究库尔斯克磁异常区氧同位素分配的目的,是要确定基本成矿矿物的成因。为此我们采集了库尔斯克磁异常区米哈依洛夫和斯托伊林矿床的未氧化含铁石英岩和交代岩的代表样品。 这些矿床分布于库尔斯克磁异常区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构造位置。米哈依洛夫矿床位于北部,而斯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西藏日土县弗野铁矿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找矿前景。该矿床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石英闪长岩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层接触带、碳酸盐岩层位及其层间破碎带控制。矿体主要为似层状,容矿岩石主要为矽卡岩、矽卡岩化灰岩。矿石类型简单,主要为磁铁矿矿石。矿化富集与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密切相关,矿床类型属矽卡岩型矿床。弗野铁矿床潜在资源量巨大,在其外围地区具有相同类型铁矿床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周油坊铁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皖西霍邱铁矿田中部,含矿地层位于新太古界变质岩系上部,矿石中的铁矿物主要为镜铁矿和磁铁矿。通过研究该矿床矿石和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古地理环境及富铁矿的成因。结果表明,周油坊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混合了海底火山热液的高温海水,形成于大洋岛弧与大陆之间有陆源物质输入的弧后陆前还原海洋环境,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原始沉积变质型富铁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西昆仑山广布的岩浆岩尤其是花岗岩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建造等其它地质特征 ,再造了西昆仑山地质构造发展历程 ,进而研究了区内成矿堆积环境及其矿床地质特征。结果表明 ,西昆仑山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 ,是一条由北而南分别由加里东造山带、华力西造山带和燕山早期造山带组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区内存在以下 5种主要成矿堆积环境 :洋脊 (蛇绿岩 )成矿堆积环境 (塞浦路斯型含铜黄铁矿矿床 ,豆荚状铬、镍矿床 ) ,被动陆缘成矿堆积环境 (MVT铅锌矿床 ,Sedex型铅铜矿床 ) ,火山弧成矿堆积环境 (斑岩型铜矿床 ,黑矿型铜锌铅矿床 ,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弧后盆地成矿堆积环境 (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型铁铜金矿床 ,气液充填型铜金铁矿床 )和同碰撞成矿堆积环境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伟晶岩型多金属银矿床 )  相似文献   

13.
<正> 尼日利亚名列世界主要锡和铌铁矿产地之中,其主要来源是近代的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据信,这些矿床都是来自尼日利亚北部年轻花岗岩省的侵入体。众所周知,在整个花岗岩体中均分散有一些主要的锡石和铌铁矿,而且目前正从分解了的母岩和云英岩化(带)脉以及石英条带中开采锡石和铌铁矿。然而,在年轻的花岗岩省中部明显缺乏脉状锡矿床。 当这类易于开采的冲积矿床日趋枯竭时,人们正把相当大的注意力集中于勘探大型的浸染矿床。这类  相似文献   

14.
构造动力成矿对独山半坡锑矿床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笔者找到了独山半坡锑矿床构造动力成矿的依据,进一步计算出了成矿的差应力大小和相对成矿能量值。分析了构造动力对矿物的微观影响,提出了构造动力成矿模式。这些将对该矿床的成因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前言 福建马坑式铁矿系指闽西南海西拗陷区内一系列产于中石炭—下二迭统灰岩底部的层状、似层状铁矿。其以龙岩县马坑矿床规模最大,且具代表性,故名。 由于区内该含矿层位中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矽卡岩,以往曾被统称为矽卡岩型矿床。七六年以来,随着寻找富铁矿地质、科研工作的深入,积累了大量资料,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成因认识,其主要有:海相火山热液沉积—变质改造、沉积—改造(再造)、复合迭生层状矿床、层控矽卡岩型等。尽管各家对矿床成因的提法不同,但对客观地质体  相似文献   

16.
1地质概况研究区──大红山地区位于滇中新平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居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处在南岭纬向构造带、藏滇歹字型构造带与川滇经向构造带的交接复合部位,介于安宁河—绿汁江深断裂与红河深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区。研究区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基底主要为下元古界大红山群,盖层则由中、下三叠统、佛罗系、白玉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组成。大红山群含矿沉积建造为一套细碧角斑岩一砂页岩一碳酸盐岩建造,其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海底火山作用和海水的正常沉积作用密切相关。大红山铜矿床、铁矿床产出明显受火山岩岩…  相似文献   

17.
八道金矿为延吉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中较为典型的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除与火山作用有关之外直接受构造的控制,而火山作用本身又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本文着重讨论了矿区火山岩与朝阳河断裂的关系及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云南木利锑矿床是我国第2大锑矿床,位于滇东南成矿区的中部。先后曾有许多地质单位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近期又发现有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化,团此该区成为有色系统寻找金锑矿的重点靶区。笔者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借助微机,将成矿建造与控矿构造结合起来,探讨了矿区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从而为矿区的成矿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1矿区构造体系的划分及其形成生长发展史由于木利矿区位于广南一新手一晒干河东西构造带、滇东南旋扭构造体系及滇东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交汇处,因…  相似文献   

19.
与前寒武纪含铁建造有关的铁矿床基本特征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前寒武纪含铁建造有关的铁矿床是最具经济价值的铁矿床类型,多形成于太古代和早元古代海底的环境。含铁建造结构多呈条带状,故被认为条带状含铁建造(BIF),粒状含铁建造(GIF)较为少见。条带状含铁建造是由各种富铁矿物组成的非均一组合,矿物包括含铁的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而粒状含铁建造则主要由含铁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组成,偶而富含含铁碳酸盐。根据结构及组成的不同,含铁建造可分为两类:阿尔戈马型(Algoma type)和苏必利尔型(Superior type),其中苏必利尔型含铁建造是最为重要的成矿母岩。以其为母岩形成的矿床可分为三类:未经富集的原生含铁建造矿床,假象赤铁矿-针铁矿矿床和高品位赤铁矿矿床,其中以高品位赤铁矿矿床最为重要,其形成与成岩作用、表生作用及深部流体的参与有关。我国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加强对中高品位矿床成因的研究,并对国内已有类似矿床进行再认识,进而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0.
印度大部分铁矿产量与很多锰矿石,都得自印度东部辛格布姆区前寒武变沉积岩。珀西瓦尔提出,该条带含铁建造中大部分铁与硅的最可能来源是海底热岩浆水与喷出的水汽,而条带状构造是铁与硅的韵律沉淀的结果。琼斯视条带含铁建造为海相沉积矿床,条带因韵律沉淀所产生。杜恩提出了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