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性痤疮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 ,由于接触焦油、沥青、高沸点的矿物油类或氯及氯化物等引起的一种皮肤损害。主要是由于上述物质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 ,促使毛囊上皮增生、角化过度、阻塞毛孔、皮脂潴留所致。多发生于青年工人特别是有脂溢性体质的人。常于接触上述物质后数月逐渐发生在身体易污染的部位 ,如面部、手臂、四肢伸侧、肩部等处。初期在受污染的部位呈毛囊性改变 ,即在扩张的毛囊口发生黑色的角质栓塞 ,稍痒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 ,皮肤损害便转变为痤疮。职业性痤疮可分为角性痤疮和炎性痤疮两种 ,前者表现为皮肤出现坚硬的暗红…  相似文献   

2.
<正>职业性痤疮是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是外源性痤疮,可发于任何年龄、身体任何接触部位,是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导致职业性痤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知识。痤疮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寻常痤疮主要发病于青少年,与内分泌因素有关,是内源性痤疮,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表现为好发于面部的粉刺、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劳动中,工人们由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极易引起痤疮。实践表明,石油及其衍生物,如柴油、润滑油、切削油、变压器油;囱代芳香族化合物,如氯及多氯化萘等都可发生本病。另外,聚氯乙烯裂解产物以及生产激素类药厂的工人也可引发痤疮样皮疹。 职业性痤疮的临床表现多为手指节背、手背、前臂伸面、颜面两颧颊部、眼睑、耳廊、上胸背部等皮肤损害。有些患者的腰腹及下身也可出现痤疮。早期可见毛孔显露、粗毛折断、毛囊口角化及黑头粉刺分布均匀,可见灰黑或污黄色脂质栓塞物,挤出后留有压模样损害。进而可见角化性毛囊丘疹、毛…  相似文献   

4.
铅矿,铅盐制造业、制排铅字、生产或修理蓄电池等铝作业工人,由于经常接触铅或铅化物,双手往往被铅微粒所污染。滞留手上的铅微粒,可能通过皮肤外表的角化层、毛囊、皮脂腺和伤口进入人体,也可能随着抽烟和饮食,经口进入胃肠,长此下去  相似文献   

5.
防水服主要用于保护从事淋水作业、喷溅水作业和浸泡水中作业的人员。 人体在带水作业环境中,接触水部位的皮肤表层可吸收大量水分而引起水肿,严重时,可发生表皮组织坏死脱落,或因皮肤表皮毛细孔张开,遇污染而感染发炎。长期浸水还能使体温下降,抵抗力减弱。 长期接触海水、污水除有上述危害外,还因海水中含有盐、碱和污水中含有毒物、病菌,对皮肤有腐蚀、刺激、感染作用,发生干燥、皲裂或溃烂生疮。 长期接触水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穿用防水服。防水服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6.
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经常接触各种有害的理化或生物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病变,可称之为职业性皮肤病。据统计,职业性皮肤病约占各种职业性伤害的50%-60%。然而,究竟有哪些因素可引起职业性皮肤呢?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约有1.5万余种,如强酸、强检、金属盐类、有机溶剂(苯、汽油。松节油……)等,均可造成对皮肤的损害。二、物理性因素工作中长期受到粉尘、机械性损伤、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皮肤的病变。三、生物性因素有些树木或植物的浆汁、花粉具有刺激和致敏性的作用,从而导致皮肤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引起职业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7.
从事棉纺、隧道、金属研磨、水泥生产等作业的职工,由于在飘浮各种灰尘、烟尘等环境中作业时间较长,导致人体的呼吸系统、眼睛及皮肤危害,使正常的身体机能受损,并引起其它病变。轻者眼珠周围发生红肿、发痒、产生流泪;长期刺激肺部,则发生咳嗽等症状。对接触铅、砷等有毒物质者,粉尘则进一步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肝、肾、肺等器官,造成中毒。如这种有毒微尘一旦被皮肤吸收,便引起体内中毒,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粉  相似文献   

8.
正职业性白斑是指长期接触苯基酚、烷基酚类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常见于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橡胶、木材加工、油漆制造和印刷等行业。此类白斑一般发生在接触部位,而当脱离接触上述物质后,皮肤色素一般可逐渐恢复正常。职业性白斑是我国法定的职业性皮肤病之一,虽然不像尘肺、职业性肿瘤、职业性中毒等职业病那样可怕,对接触人员的生命安全、身体的总体健康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是对接触人员的容貌及心理健康威胁很大,尤其会对中青年女  相似文献   

9.
在防酸衬里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由于经常接触环氧树脂,乙二胺、二丁脂和丙酮等物质,一般容易发生皮肤和呼吸道过敏现象,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骚痒、局部浮肿、甚至咀唇等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肌体皮肤呈现乌黑色、皮下出黄水;呼吸道有异物感、咳嗽,重者痰中带血,晚期还出现肺气  相似文献   

10.
多氯联苯是一组由一些氯置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联苯的氯代物由一氯联苯至十氯联苯,工业上常用的是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多氯联苯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分解。在一百摄氏度时,六小时内挥发部分低于百分之零点二。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可引起肝脏损害和痤疮型皮炎。操作人员在高温条件下接触多氯联苯时,需使操作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并加强通风;如有热溶液溅出,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接触人员每日要更换及洗涤衬衣、工作服、并沐浴,对污染的皮肤和工作服,要用含松节油的肥皂洗净。多氯联苯的毒性及防护@朱宝铎…  相似文献   

11.
化学灼伤系腐蚀性物质作用于接触部位引起组织破坏所致。皮肤、眼和消化道最易发生化学灼伤。根据腐蚀物的化学性质,化学灼伤分为酸灼伤、碱灼伤以及其它化学物引起的灼伤。 常见的化学灼伤多是揭开容器倾倒化学物时发生泼溅,或由于剧烈的化学反应及管道损漏引起喷溅等造成的。工业生产中易引起灼伤的化学物质有硫酸、盐酸、硝酸、醋酸、甲酸、氢氟酸、氨、氢氧化钾和磷化钾。 化学灼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穿透力、作用方式、接触时间,以及是否从创面吸收而引起中毒等。化学 的程度可分为姻度。 l”灼伤──患处呈…  相似文献   

12.
木制产品的加工工人每时每刻都要接触锯末粉尘,一般认为锯末粉尘是无害的。本世纪初,国外有人发现杨木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随着环境保护研究工作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锯末粉尘对人体健康有许多不良影响,诸如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损害肺部,甚至诱发癌肿等。从事锯木、木器磨光等作业的工人,在接触锯末粉尘10~15天后,有的人有局部皮肤发痒,红斑、丘疹、水泡,进而继发感染产生脓包,反复发作,变成慢性皮炎。其好发病部位为手,前臂、背侧、眼睑、面部、颈部及生殖器等。污染到机体其他部位,如  相似文献   

13.
血液传染病是指血液性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包括乙肝病毒HBV、爱滋病毒HIV等。人们在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物品时可能在血液传染性病毒中暴露,从而感染眼睛、嘴和其他粘膜或受创皮肤。由于职业暴露(由于职业原因眼睛、嘴、破损皮肤或黏液接触血液或其他感染性物品)可能引起感染和疾病,给员工带来生命和健康危害,所以我们要通过防护来消除或减少该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一、损坏状态 1、过热、鼓疱 过热发生在锅炉受火焰直射的部位,一面接触烟气,背面不接触水或有水垢、泥渣等堆积。在过热部位,由于过热程度不同而变成红色、银白色、茶黑色。呈茶黑色的部分,是钢的碳分发生了燃烧,在表面会有细裂纹,锤击试验时该部位易碎。 鼓疱是随过热而发生的。轻微的鼓疱,可用手摸得出来。作记录时,应用尺规、量具等准确测量。 2、裂纹、起槽、苛性脆化裂纹 裂纹、起槽、苛性脆化裂纹发生在加工不当的部位、应力集中的部位或由于过热引起材质恶化的部位。裂纹可根据肉眼观察或水压试验来发现。必要时用染色浸透探伤法查…  相似文献   

15.
烧伤是指高温的蒸气、液体、沸汤、固体等接触人体所致的损伤。这种损伤一般是指皮肤的热烧伤,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组成,包括丰富的血管网、淋巴网、末梢神经组织、汗腺、皮脂腺、毛囊等。  相似文献   

16.
铬鼻病是由于工人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含铬 化合物粉尘或酸雾所引 起的慢性鼻部损害,是 铬对呼吸系统损害中最 典型的体症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接 触铬及其化合物的机会 很多。如铬矿开采、冶 炼,制造含铬合金,从 事镀铬工艺,在橡胶、 陶瓷、颜色漆等加工中 使用铬酸铅、铬酸锌、 铬酸钡,皮革工业中使 用铬矾、重铬酸钠、重 铬酸钾。此外,照相、印刷制版用重铬酸铵作为感光剂,制造木材防腐剂及火柴也会接触铬化合物。 铬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经呼吸道吸入铬的酸雾或粉尘造成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铬的酸雾或液体直接与皮肤接触造成的损害。 流…  相似文献   

17.
铅矿、铅盐制造业、制排铅字、生产或修理蓄电池等铅作业工人,由于经常与铅或铅化合物接触,双手往往被铅质微粒所污染。滞留在手上的铅质微粒可通过皮肤外表的角化层、毛囊、皮脂腺和伤口进入机体;也可随抽烟、饮水和吃食物进入口腔,由胃肠道吸收,长此以往,会引起慢性铅中毒。为此,铅作业后,必须将双手洗涤干净。 但是被铅和铅化合物污染的手很不容易洗净,所以有些长期铅作业工人的手常呈铅灰色。这里介绍一种洗去手上铅粒的好方法。即在铅作业完毕后,将双手浸泡在2%醋酸溶液中约2分钟,然后用清水肥皂冲洗一下即可。据实验证明,用2%醋酸浸泡…  相似文献   

18.
任何物质,包括固体、液体或气体,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引起暂时或永久损害的,都称为有毒物质。多人发生急性中毒,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紧急应对,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思雨 《安全与健康》2008,(11):51-51
在面对道路空气污染的问题上,选择坐车或走路等不同的出行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坐车的人会比骑车和步行的人吸入更多的污染物质.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人们乘坐出租车、公共汽车及私家车出行时,吸入的污染物质都要比骑车或走路时吸入的污染物多.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现代社会中,生化危险品事故并不少见。香港医院管理局自2000年以来开始发展生化危险品事故应急计划。帮助受污染的病人,以避免发生"次生性"污染。核生化危险品事故被定义为受害者受到有毒化学物、生物、放射性或核剂危害的事故。由于工业扩张和大杀伤力武器(CWA)的开发和使用,20世纪以来民众接触有毒物质的风险持续增长。由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