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州市农村高氟和污染严重地区改水后水质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水源水质合和率由改水前的4.7%提高到88.5%。今后仍需加强对改水区水源的卫生防护和水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汾渭平原受其复杂地形特征及产业结构影响,和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一起被列为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本研究应用2014—2019年冬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汾渭平原各城市的六大空气污染物逐小时数据,结合欧洲中心ERA-5数据,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及T-model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PCT),揭示过去6年汾渭平原冬季颗粒物浓度演变规律,厘清汾渭平原复杂地形影响下大气污染来源特征、潜在源区及成因,识别影响汾渭平原冬季空气污染的主要天气系统类型.HYSPLIT模拟结果表明,冬季喇叭口地形城市主要受本地和邻近区域污染源影响;山区盆地地形城市更易受到100~300 km距离以内污染源的传输影响,其中,来自陕北的气团对其影响最大;峡谷地形城市更易受到300~600 km范围内污染源的传输影响;平原地形城市的污染物浓度受区域传输的影响较大.影响汾渭平原冬季颗粒物重污染的天气系统可分为高压前部型、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及低压倒槽型,其中,高压前部型是汾渭平原冬季重污染时段最易出现的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3.
平原河网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带,其水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水环境保护,以水质改善率最大作为决策目标,通过构建平原河网水利调度决策理论模型来优选出最佳调度方案.并将该理论模型应用于苏州市平原河网地区,在模拟产生的6个不同水利调度方案中决策得到综合水质改善率最大的方案.决策结果显示:方案6的综合水质改善率最大,最有利于苏州平原河网地区的水环境保护,为最优调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以水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平原河网地区水利调度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部平原城市水污染现状及河网结构对水污染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化较高的东部平原地区城市河网水污染现状为例,结合东部平原地区河网的自然结构特征,从水动力学角度研究平原河网结构改变对地表水污染的影响,探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城市河网水污染水动学机理,为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手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2月18日指出,2008年中央财政将转移支付3.36亿元用于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工作,以进一步改善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毛群安说:“农村饮用水超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超标,这与饮用水消毒率低密切相关。”针对当前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卫生部要求,重点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垃圾减量、污水减排等工作,建立村庄保洁机制,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6.
通过贵州省近年来在高、中山地区及丘陵,河谷,盆地(坝子)地区进行21次平衡气球扩散试验结果的初步总结,给出贵州省三类典型地形上不同稳定度的扩散参数。结果能较好反映山区复杂地形对扩散的影响。山区复杂地形上地面粗糙度对扩散参数的影响尤为明显。山区复杂地形上的大气扩散参数比平原地区明显增大,所获得的贵州山不同地形特征的扩散参数与国内外类似地形上的试验结果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7.
广西昭平县近年来在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中,以五将镇河井村为示范点,坚持“改水改厕与建昭气池相结合,与环境卫生同步抓”的做法,以改水改厕为龙头,以发展沼气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水——厕——猪——气——果——路”六位一体的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新路子.河井村曾在全县率先实施了“猪——气——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但是,由于开始建的沼气池都是老式的,厕所也没有封闭、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地下水水资源特征与水环境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天然水体的改造作用以及地下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而产生环境地质问题。淮北地区阜阳、界首、淮北等城市由于超采深层地下水而形成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产生地面沉降。两淮矿区、沿江铜陵等矿区由于采矿疏干排水和开采岩溶水造成地下水枯竭、水资源污染、因地下水位下降而引发岩溶、土洞塌陷。淮北的界首-利辛-固镇一线以北地区由于区域高氟水分布而引发地带性氟病和龋齿等疾病,大别山区和皖南地区因地形切割强烈,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好,水交替快,水碘含量低,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淮河、巢湖水污染严重。江淮分水岭地区和淮北地区区域性缺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以及各种水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铜山县农村降氟改水工作,对该境内高氟区浅层饮用水质作了普查及评价,得出了不宜打深井的区域为4个乡、21个行政村的结论,为决策机关确定改水区的范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平原水网地区城市水体的特点 平原水网地区河湖分布及其水文条件与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平原水网地区的城市水体一般具有过境水的特点,从空间分布看,包括进水河道、市河(包括相沟通的湖泊及内塘)和出水河道三个组成部分,进水河道多位于城市市区的上游,水质较好,为城市给水的水源,出水河道一般位于市区的下游,起防洪和排污作用,市  相似文献   

11.
安徽及周边地区气溶胶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AERONET数据对2013年6月—2014年5月Aqua/MOIDS气溶胶产品在安徽及周边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ODIS AOD与AERONET数据在研究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满足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的误差要求.时间上,安徽北部及中部春季、冬季AOD值较高,合肥-南京一带在冬季AOD值甚至高于0.9;研究区域整体在秋季达到AOD最低值.空间上,皖西、皖南山区和庐山等高海拔地区AOD较低,而处于山区间的沿江平原的AOD却明显升高,形成一个以沿江平原为高值中心的环形分布区.研究区域内AOD与能见度、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显著,风速对AOD有着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对气溶胶的分布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丁  黄容  高雪松 《环境科学》2022,43(2):946-956
为探讨典型山地平原过渡带地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因素.本文以拥有成都平原-龙门山脉过渡带这一典型过渡地形的四川省某县域为研究区,采用地统计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研究区耕地土壤Cd、Cr、Cu、Pb和Zn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合地理探测器进一步发掘导致其潜在生态风险空间差异的主...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务院"大气十条"的要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启动了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特别是2016年大规模开展"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后,全市完成了约80万户清洁能源采暖改造,已经基本实现了平原地区无煤化、能源现代化的目标。北京市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顶层设计、及时开展技术路线研究和全程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清洁取暖设备高效节能运行、取暖效果群众满意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场采集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抚顺西露天矿及其周围平原地区冬季逆温特征,并简单分析了其成因。对两者进行比较,得出了在露天矿坑特殊的地形及小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逆温现象与典型的中纬度大陆地区逆温的差异及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生态示范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姜堰市通过建设生态示范区这一综合措施,遵循生态经济原理,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生态技术,注重自然保护,推进绿色产业,落实了中央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农村平原地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长江水质评价与沿江产业发展决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干流水质基本良好,攀枝花以上江段属一类水,以下江段绝大部分属二,三类水,但长江干流大中城市江段已出现岸边污染带,达不到三类水要求。长江沿江城市内河均已受到较严重污染,许多内河达不到四、五类水要求。沿江湖泊、城市内湖和自来水取水水源也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长江水质污染与沿江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现仍可在沿江布局新工业和耗水企业,但主要应布局在中上游或稀释能力大的江段;沿江工业发展不宜超速;应搞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长江三角洲地区宜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层次第三产业;抓好自来水厂选址工作,严格禁止在水源水附近上游布局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17.
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因子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乔治  徐新良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8):1349-1361
土壤侵蚀是造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论文应用GIS技术,综合降水、地形、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等因子,分析和评价了1990—2005年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叠加排序方法定量识别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中度敏感为主,其次是轻度和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地区以大兴安岭山地为主,轻度敏感地区分布在东、西部平原地区,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林草交错区;从时间变化过程看,轻度、中度敏感地区面积增加,高度敏感地区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好转;地形起伏度和植被覆盖作为研究区土壤侵蚀关键因子,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岩溶槽谷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分析岩溶槽谷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复杂地形、经济滞后地区建设美丽新农村有重要意义。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核密度、网格、重心模型、样带及地形剖面相结合的方法,以2005年、2010年、2014年和2017年槽谷区农村居民点为数据源,对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槽谷区农村居民点呈“西部集聚组团量少规模大,而中、东部零散错落量多规模小”的空间分布模式。(2)西部槽谷农村居民点垂直和坡度重心均有向槽坝迁移的趋势,而中、东部则相反。(3)西部槽谷农村居民点布局呈槽坝高、山坡两翼低的倒“U”型格局,而中、东部则相反。(4)槽谷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与地形间存在密切的空间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姜堰市通过建设生态求救区这一综合措施,遵循生态经济原理,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生态技术,注重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产业,落实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农村平原地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原高山地区辽阔。我们通常把海拔高度在3000米或以上的地区叫作高原。我国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及气候特点与平原地区是不同的。在高原上生活要经受着在平原遇不到的一些物理因素的影响。诸如: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