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公众参与不但是环评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重要作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部分包括: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合适的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明确的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和方法;公众参与环评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但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为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章以青龙山水库项目为例,在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公众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寻洁 《环境科技》2007,20(3):71-72
阐述了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公众主动参与和监督的愿望十分迫切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人力资源相当紧张的状况和让群众参与环境监测具有的群众基础.提出可参考引入外国的义工监测制度来解决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更好的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困难.作为借鉴,介绍了美国现有成熟的相关制度规范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提高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不但是环评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经验,针对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过程中存在的调查内容欠合理、公众环境意识淡薄、公众参与的效力和制度未确立等问题,从完善调查内容、加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正确识别利益相关方、推进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NGO)和加强数据统计等方面分析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公众对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在内的生态产品的迫切需求,这对环保部门监测系统监督监管的公正性和监测能力的覆盖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常规繁重的监测任务基础上科学发展环境监测事业,重点强化政府管理监督职能,就必须在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上推陈出新,逐步引导社会、企业和公众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公众对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在内的生态产品的迫切需求,这对环保部门监测系统监督监管的公正性和监测能力的覆盖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在常规繁重的监测任务基础上科学发展环境监测事业,重点强化政府管理监督职能,就必须在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上推陈出新,逐步引导社会、企业和公众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7.
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公众不仅要参加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而且要参加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项目的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化是公众参与的基础,应健全政府与建设单位、公众环境信息公开化的平台,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8.
噪声污染问题逐渐凸显,随之而来的噪声信访问题也逐年增多。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监测数据和报告,不但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和凭证,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同时也能为公众提供服务,保护公众利益。为此要做到及时、准确地提供监测数据。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手段进行阐述分析,确保噪声监测数据科学与准确。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公众参与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公众参与是建设方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投资、建设、设计、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本文就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中公众参与的主体、形式、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进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提出了具体的公众参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切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有义务积极推动和参与环保事业,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公众参与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1.
谢小耀  卢燕 《环境》2006,(Z1):99-100
目前,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推行"公众参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民主法制国家的通行做法.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公众参与"的社会背景,分析"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指出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尤其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益性和非独占性的特点。促进公众参与环保不但体现了公众对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问题的公共决策过程的认同。实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而且公众参与能够提供重要的基本经验信息以及实践中有效的方案。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的具体工作,仅局限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竣工验收这两个阶段进行,时间比较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不高。而对于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公众参与的机会几乎是零。由于在施工阶段的监管力度不够,很多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要求落实施工期的污染防治工作。导致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的居民影响较大。目前项目在建设期的污染扰民。已成为群众投诉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因此,将公众参与引入项目建设期的环境监理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台湾环境监测/检测贯穿许可证申请、编写、查核到执法的全过程,有依据、成体系、重细节。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得出几点启示:一是监测/检测在许可证管理中要有规可依;二是许可证监测/检测需要规范;三是许可证管理中要加大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四是环境监测信息要主动向公众公开;五是许可制度实施需要加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测/检测;六是要加大惩处,提高企业违法违规代价。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环境保护工作在具有严重性和紧迫性。环境监测工作分为规划期、建设期、运行期、后评价期,贯穿整个环境评价工作的始终,环境监测工作不但是环境评价工作的技术支持,而且具有监督、验证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泽 《环境》2006,(2):62-64
2005年,“环保公众参与”从“社会公共事务公众参与”中被单独列出,并伴随着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风暴、松花江污染等事件而一再占据媒体的头条。  相似文献   

16.
当下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而且希望参与到与自身相关的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当中,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越来越被频繁提及。公众参与是环评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环评过程中公众参与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求完善我国环评参与制度,真正发挥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环节在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使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实施必须要坚持公众参与制度。本文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出发,在探讨公众参与原则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论述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必要性,通过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的分析,就如何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在环保设施引发的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强、群体性事件风险加大的大背景下,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联合发文要求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推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系统性工程,而公众参与又是环境保护这项系统性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根本。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基石。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不强,大多还停留在末端参与、公众的环保意识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相关制度、拓宽参与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20.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对环境的质量情况给以准确的反应,为环境的治理及控制提供依据,而且,环境监测是否准确还影响环境的管理方案的制定及管理成效。为此,要提高环境监测的能力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本文对环境监测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提出了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