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确定最佳或最合理的设防标准时,应在保证地震安全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既要保证地震人员伤亡降低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又要使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本文根据我国几次大地震的资料,建立了地震人员死亡率与房屋倒塌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在分析设防后地震人员伤亡水平与其它灾害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水平的基础上,对确定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震后人员死亡快速评估对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十分重要。基于震级、烈度和发震时间三个影响地震人员死亡的主要因素,构建三级地震应急基础情景;考虑地震人员死亡评估过程的不确定性,以我国1970-2015年183次破坏性地震为样本,运用信息扩散理论估算各地震应急基础情景下人员死亡率期望值及死亡率区间概率值,基于地震烈度分布图与人口密度数据评估受灾人口,进而建立基于情景分析的地震人员死亡快速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该模型对近几年发生的地震进行死亡人数及区间评估,验证模型的精度,并选取两个较为典型的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情景分析的地震人员死亡快速评估模型精度更高,且死亡人数区间评估形式使模型适用性更强,能够为震后应急响应启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卫平  鲁跃 《灾害学》2005,20(4):62-63,72
地震房屋倒塌率CR和地震死亡率FR存在一定的关系,据此,本文研究计算得到了北京地区在未来地震中各类建筑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率FR.  相似文献   

4.
在最新版的ISO标准《结构可靠性总原则ISO 2394:2015》中,通过引入柯布-道格拉斯弹性常数,对生活质量指数(Life Quality Index,LQI)进行了改进。本文综合世界各国对休闲时间比例的观点,结合ISO 2394:2015对工作时间比例进行的修正,改进了避免死亡隐含费用(Implied Cost of Averting a Fatality,ICAF)和社会生命挽救成本(Societal Life Saving Cost,SLSC)等社会经济综合指标。采用基于改进LQI的社会可接受准则,通过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休闲娱乐的时间以及期望寿命等因素,对我国地震中人员伤亡损失的货币价值进行了评估,对我国31个省市2008年及2017年的ICAF值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并以汶川地震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研究了ICAF和SLSC在地震人员伤亡损失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是风险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F-N曲线和ALARP准则研究了有关城市地震人员伤亡的可接受风险决策问题,结合其他各类自然和人为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咨询意见,建议了社会可接受的地震生命风险标准。  相似文献   

6.
风险评价是重大岩土工程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可接受风险标准是预先制定评价风险是否接受的判断依据。本文分析了重大岩土工程可接受风险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可接受风险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总结可接受风险标准的确定依据。在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可接受风险标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建设水平,结合实际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基于社会有效性和公共安全角度,给出我国重大岩土工程个人生命可接受风险标准建议值,绘制社会生命可接受风险标准FN曲线和经济可接受风险标准FD曲线,根据生活质量指数(LQI)和生命统计价值(VSL)模型计算减轻生命风险公共决策的成本标准,给出社会稳定与环境可接受风险等级标准,为重大岩土工程风险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挡土墙地震被动土压力的拟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震土压力的研究是地震区挡土墙安全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地震条件下,目前的研究主要是给出了土压力的近似拟静力解析解.本文采用可考虑动力荷载下的周期和纵波及横波效应的拟动力方法,对挡土墙后的地震被动土压力进行分析.在挡土墙后平面滑裂面假设的基础上,考虑了水平和垂直向地震加速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挡土墙摩擦角、填土内摩擦...  相似文献   

8.
对地震人员伤亡的准确预测是震后救灾资源调度和救援人员分配的重要依据。基于PAGER系统中的双参数累积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分别讨论了3种建立我国地震人员损失预测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历史地震的受灾情况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其中,直接采用PAGER系统中提供的我国参数和以极震区烈度为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均不理想。考虑到多数震害调查资料中各烈度区受灾数据的缺失,选取数据较为详实的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根据已知受地震影响的25个市县的人员损失总数,综合考虑烈度区面积、人口数和烈度对地震人员损失数的影响,将每个市县的人员损失总数进行分配,最终得到不同烈度区的人员死亡率和受灾人数,回归得到模型参数后,建立我国地震人员损失评估经验概率模型。经验证分析,该模型预测结果与震例结果十分接近,远好于前2种方法得到的预测模型。同时,该模型的残差频率的正态性较好,根据预测结果建议的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均与震例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估算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地震造成的社会环境物理破坏损失以及这种物理破坏导致的经济领域损失的分析,研究了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给出了地震人员死亡率和直接经济损失率的相关统计关系;并根据两种不同的经济分析模型,提出了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经济计量模式和投入产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国大陆东部在本地震活动期中以中强地震为主。而中强地震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将带来较大的灾害,因此,研究其防震减灾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本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和中强地震及其灾害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及社会心理情况等,提出对付中强地震的基本战略和一些战术原则。可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制订对策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对日本关东、阪神二次大地震作了概述 ,并将其灾情作了比较与分析。进而提出了日本首都的地震危险性问题 ,针对东京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高度集中的大都市的特点 ,提出几点防震减灾建议。并希望以上分析工作能对中国大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地震灾情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1949年以来的中国大陆地震及地震灾情数据为主要资料,在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地震灾情的特点,总结得出了中国大陆地震灾情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增大的时间分布规律。由此,运用区域灾害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中国地震灾害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张锐波  张丽萍 《灾害学》2000,15(2):66-69
将 1 999年世界灾难性地震进行灾情与成因分析 ,总结出其特点及造成严重灾难的人为因素 ,最后综述了世界性地震预测的一些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
汶川8.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66年邢台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方针政策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汶川8.0级地震的惨痛教训进一步说明,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前提下,震灾预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汶川地震的灾情和云南省减隔震技术研究应用、农村民居抗震、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速了中国防震减灾结构的调整——应把建构筑物抗震设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在南黄海6.1级地震应急中的成功经验:本省及有关城市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工作的政府职能,各级领导决策及时,指挥果断、地震专业科技人员尽心尽职,迅速判断震情,安抚民心以及新闻部门反应快,报道勤,收效好。并由此提出南黄海6.1级地震应急的3点体会和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地震应急工作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赴日考察,介绍了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在地震立法、制订地震防灾计划、地震应急指挥、地震预报研究以及抗震设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期对我们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 1 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的有关情况 ,包括 :震中附近地区的经济地位、构造背景、地震活动背景、震前地震预报研究国际合作情况 ;这次地震造成的地震灾害、破坏特征和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以及土耳其对地震灾害的法制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汶川8.0级地震震害评估工作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地震灾区分级和灾害程度排序的方法。通过房屋震害系数、强震加速度观测记录、发震构造、地震地质灾害和场地条件、人口分布及伤亡情况等影响因素来确定受灾程度,以烈度区、统计学方法、速报灾情等来确定灾区分级。  相似文献   

19.
快速进行地震灾情评估对地震应急响应与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当前GIS在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中数据利用程度低、难于管理与共享、可互操作性差的不足,利用WEBGIS的基本框架及主要技术优势,构建了基于WEBGIS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采用ArcGISServer作为系统的框架平台,结合ASP.NET技术,实现了信息查询、地震影响场、损失评估和应急准备的相应功能模块,极大提高了地震应急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ocal impact of the catastrophic earthquake in northern Pakistan on 8 October 2005. Drawing on field research, including interviews with 40 earthquake survivors, the post-disaster analysis presented here focuses upon risk awareness and the reactions of respondents to the 7.6 magnitude earthquake that devastated areas of Azad Jammu and Kashmir State, and North-West Frontier Province. The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local perceptions of seismic hazard and exposure as well as survivors' priorities with regard to rebuilding and re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tragedy of the devastating earthquake is entangled in a deeper knot of causal factors that ar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 natur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urbanisation, changing building styl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lack of preparedness and mitig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circumstances that place the population at risk. Remarks concerning present and future risk reduction efforts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