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R/S分析的矿井涌水量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涌水量序列具有分形和灰色特征,将R/S分析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R/S灰色预测模型以预报矿井涌水量。并以龙门矿为例,对其矿井涌水量进行了R/S分析,确定了Hurst指数和平均循环周期;还在一个周期内进行了涌水量灰色预测。结果表明:龙门矿矿井涌水量平均循环周期为10个月;原本无法进行灰色预测的矿井涌水量序列,经R/S分析后不但可以进行灰色预测,而且预测精度达97.54%,明显高于成熟模型—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精度。该方法拓宽了分形和灰色理论在涌水量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GM(1,1)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井瓦斯渗出量预测,对矿井安全及正常生产至关重要。由于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索、关联变量和约束条件复杂,对各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难以区分和把握,因此在预测预报中的精度较差。而采用灰色理论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把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统一用一个简单的“灰数”表示,预测精度高而且使用简单。在分析某矿历年来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其方法与结果对预防煤矿恶性事故的发生,悍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确的水文地质参数是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的基础。以实际抽水试验为基础,对比计算分析单孔抽水、一个观测孔和两个观测孔三种不同抽水试验方式下的水文地质参数,然后在考虑井损的情况下,对抽水孔的降深进行修正,以期得到更加精确的水文地质参数。结果表明,由于经验公式及井损的影响,使得单孔抽水所得参数误差及离散度较大,即使对降深进行修正后,单孔抽水依然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建议采用两个观测孔的抽水试验方式来获取较为正确的水文地质参数。研究结果可为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及矿井涌水量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对矿井防排水系统设计和防治水措施制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灰色预测和马尔柯夫预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兼有灰色预测与马尔柯夫转移概率矩阵预测优点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方法。充分利用历史资料数据给予的信息,提高随机波动性较大数据列的预测精度,进一步拓宽灰色预测的应用范围。利用该方法对一些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矿井涌水量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色预测和马尔柯夫预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兼有灰色预测与马尔柯夫转移概率矩阵预测优点的灰色-马尔林夫预测方法。充分利用历史资源数据给予的信息,提高随机波动性较大数据列的预测精度,进一步拓宽灰色预测的应用范围。利用该方法对一些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矿井涌水量常用计算预测方法分为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没有体现,导致预测误差偏大。通过梳理矿井涌水量主要影响因素,评价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明确勘探阶段、井巷开拓阶段、采掘阶段3个阶段预测方法的选取,构建矿井涌水量预测遵循的原则及预测过程框架体系,做到精准化预测,降低管理部门水资源论证审批风险,有助于实现矿井水变废为宝,完善企业矿井水综合利用管理,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源统一配置,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7.
矿井涌水量预测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引入到矿井涌水量预测中,以实例为研究基础,提出采用GRNN对矿井涌水量预测问题进行建模,将大气降水、采空区面积和底板构造断裂及采动裂隙三个影响因子作为网络输入,涌水量作为预测输出,采取交叉验证方法获得光滑因子来建立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GRNN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27%,而BP神经网络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0.48%。同时,减少训练样本数量,即应用于小样本预测问题时,GRNN模型的预测结果较BP神经网络精度高且稳定性好。因此,应用GRNN模型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是准确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多维灰色评估方法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很多,并且其信息多具有灰色性。本文将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破坏类型以及综合指标K这5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应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维灰色评估方法,对几个典型矿井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分析,本方法突出了灰色系统理论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特点,具有能够动态预测、可靠性高等优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可以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了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笔者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 ,对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预测。经实例证明 ,与常用的预测方法相比 ,灰色聚类预测方法具有能动态预测、预测准确等优点。该方法将影响突出的多个因素综合系统的来考虑 ,跳出了常规预测方法只依靠单一指标进行预测的圈子 ,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准确地反映矿井煤与瓦斯突出规律 ,是一种新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的矿井突水分析与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矿井突水样本数少,信息不完整的特点,提出了矿井突水分析的线性核H-SVMs模型。推导模型的理论推广误差公式,设计自顶向下基于SVM最大间隔逐层分类构造H-SVMs的新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的矿井突水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线性核H-SVMs模型结构简单、泛化能力强,不仅能很好地预测矿井突水,而且其层次结构能正确反映突水的等级关系,各判别函数的法向量还可以指示各突水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判决函数能有效分析突水影响因素并提取突水预测规则,为矿井突水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煤矿都不程度的受到承压水的影响,承压水的突出绝大多数与断层有直接的关系。以山西某矿承压水体上煤层开采为背景,分析了断层带突水的影响因素及突水机理;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的综合评价,对矿区潜在威胁的断层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值分析,以探究邻近构造带底板岩层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破裂和渗流特征。通过计算表明,随着工作面逐步开采邻近断层,底板破裂深度增大,沿断层面两侧岩体发生滑移错动并伴随渗流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其水害成因、涌水规律,并找到合适的水害防治手段,采用工业分析、煤岩组分、元素分析等微观实验手段,分析柳塔煤矿各煤层煤体的含水分布及微观影响因素并结合矿井煤系地层赋存特征、区域降水特征、井下涌水统计数据,对柳塔煤矿煤层的涌水来源、涌水构成、涌水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塔煤矿富水性较差,且水分随深度逐渐增加;采动形成的大量裂隙使得原有的隔水层产生裂隙,形成了涌水通道;矿井的涌水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应加强顶板水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煤矿防治水管理水平,预防和消除矿井水害,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中性值作为参照对象对矿井水害风险进行实时评判的方法。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建立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涌水量标准分数、突水预兆、采掘面位置、探水结果为准则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评价指标赋权。依据制定的水害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和监测监控数据并结合其权重得到水害评价总得分。通过总得分与中性参照分数比较得出预测结果:水害评价总得分大于中性参照分数,证明水害的威胁小,分数越高越安全;反之则水害的威胁较大,分数越低越危险,这时需要加强防治水的力度,令评价分数管控大于中性参照分数。这种方法依赖于井下监测监控数据进行量化评价,能实时、客观、全面且准确地反映煤矿水害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14.
湘中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其中岩溶的发育受岩性、地貌、水文、构造运动等诸多因素的控制,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排泄区,给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严重水患。针对恩口煤矿水害问题,笔者在翔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以往矿山防治水经验和教训;探讨今后老采区复采的防治水害方向和重点;认为壶天河的山口冲段、小碧河的西坪段、涟水河的杨家冲段等为重点防区,对河床铺底强度不可靠的部位应该重新加强铺底。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注水半径一直是煤体注水防尘技术中难以确定的参数。笔者基于对影响煤体注水半径因素的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的原理之上 ,设计网络模型为 3层 ,输入层为 7个节点 ,应用BP网络算法 ,建立了煤体注水湿润半径的预测模型 ,并对其参数进行了讨论。然后 ,用平顶山矿务局和水城矿务局 13个矿 19个回采工作面的统计资料对BP网络进行自适应学习 ,并取η =0 .9,α =0 .82 ,控制网络总误差E≤ 10 6。经过 2 12 34次迭代后 ,网络趋于稳定。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平顶山矿务局的某矿的 3层煤的注水湿润半径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很接近。其误差分别为 0 .5 %,0 .6 %和 0 .7%。  相似文献   

16.
三次指数平滑法在煤矿事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针对煤矿事故的特点,根据我国1992-2011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运用指数平滑法中的三次指数平滑法,建立煤矿事故预测模型,预测2012年、2013年的煤矿事故情况.结果表明,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符合煤矿事故的特点,预测精度较高,适用于短期预测.由此可见,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可对煤矿事故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潘三煤矿17181(1)运输顺槽顶板岩层含水丰富,下向穿层钻孔抽采17181(1)运顺瓦斯受岩层富水影响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潘三矿11-2煤顶板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下向穿层钻孔抽采瓦斯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先区域封水,后打抽采钻孔,再利用‘两堵一注’快速封孔法封孔"成套技术解决方案,形成了一种新型下向穿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方法。经潘三矿17181(1)瓦斯综合治理巷现场实践证明,下向穿层抽采钻孔的瓦斯抽采纯量与抽采浓度均有大幅度提高,钻孔封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煤层注水降低综采工作面煤尘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官地矿9# 煤渗透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动压预注水的煤层注水方案与参数,并在官地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降低综采工作面煤尘浓度60% 以上的明显效果。它对我国煤矿有效实施煤层注水、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