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简介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三价锑的灵敏度较高。如用巯基棉,在控制酸度条件下,分别吸附与洗脱铜、铋和锑,其浓缩液再用883型极谱仪—旋转玻炭电极,同位镀汞,阳极溶出法测定,检测下限可达1×10~(-12)克。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仪器便宜,适于普及。  相似文献   

2.
前言 在《季胺盐表面活性剂对脉冲极谱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一文中发现季胺盐表面活性剂ETAB等不仅对差示脉冲极谱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体及其它体系中微量,痕量金属溶出时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3.
极谱法对于矿石及金属的测定已应用很广.近年来随着极谱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土壤及水中铜镉、锌、铅的方法.本实验是在氨性底液中用示波极谱法同时连测铜、镉、锌. 实验部分 1.仪器试剂 JP—1A型示波极谱仪,用三电极及常  相似文献   

4.
简介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银,灵敏度较高。以0.1M硝酸为底液在玻碳电极上用阳极溶出法可测定水、土、粮中痕量银。天然水加硝酸、过氧化氢蒸干,粮食经450℃低温灰化,均可直接测定。土壤中痕量银经双硫腙—四氯化碳萃取分离后测定。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仪器 883型极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电位扫描速度为0.6伏/分。XBD—1型旋转玻碳电极(吉林省8270厂)为工作电极,硫酸亚汞电极(饱和硫酸钾)为参比电极,用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国产JP—1A型示波极谱仪上,用黄金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测定铜的方法。在1.2N硝酸体系中,以Ag/Agcl电极作参考电极。予电解电压为-0.1伏,铜的溶出峰电位+0.3伏。检定极限达0.02微克/升。此法具有简便、灵敏,选择性好等特点,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天然水,粮食、土壤中的痕量铜。阳极溶出伏安法是测定痕量物质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用汞作电极有许多优点,故阳极溶出伏安法常用悬汞电极或带汞膜的各种电极作指示电极。但汞具有毒性,容易污染环境,因此不用汞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成了很有意义的工作。铜的测定在环境监测,特别是水生物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前痕量铜的分析多数采用化学法、原子吸收法、中子活化法及汞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我们探讨了用黄金电极在硝酸、硫酸  相似文献   

6.
铋化合物有毒,所以检测环境中的铋具有一定意义。地壳中铋的含量很少,因此要求分析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但一般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中子活化等灵敏度均不甚高,其中有的方法干忧较大,需要进行繁琐的分离和浓缩手续。较灵敏的火花源质谱测铋的下限也只有1×10~(-9)克/毫升·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铋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极限可达5×10~(-11)克/毫升和4-5×10~(-12)克/毫升。在水介质中测定复杂体系中的  相似文献   

7.
示波极谱——旋转玻碳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土壤、粮食(大米)中镉、具有灵敏度高,分辩率好、设备简单等优点,但在实验中我们体会再现性较差,为此,我们采取予先镀汞膜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再现性得以改善,进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所得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等其它方法基本一致,仅就我们的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铜、锌是有益元素,但过多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铅、镉是有害元素,“骨痛病”就是镉中毒所引起的。据报道,农作物对镉等重金属有富集作用。为了合理地进行污水灌田,保护环境,客观评价农田的环境质量,测定粮食中铜、铅、镉、锌的背景值是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使用玻璃碳汞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铜、铅、镉、锌,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是粮食中通常铜与镉之比在100以上,当镉的含量小于50ppb 时,用普通极谱仪  相似文献   

9.
在pH=3.0的NaAc-HAc缓冲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制备聚L-组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Pb2+和Cd2+在修饰电极上的方波阳极溶出伏安特性,建立了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Pb2+和Cd2+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b2+和Cd2+的摩尔浓度为5.00×10-8~7.50×10-4 mol/L时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Pb2+和Cd2+检出限分别为5.0×10-9、1.0×10-9 mol/L。  相似文献   

10.
铜、锌是有益元素,但过多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铅、镉是有害元素,正如众所周知的“骨痛病”就是镉中毒所引起的。据报导农作物对镉等重金属有富集作用。为了合理利用污水灌田,保护环境,客观评价农田的环境质量,测定粮食中铜、铅、镉、锌的背景值是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使用玻璃碳汞膜电极阳极溶出极谱法测定铜、铅、镉、锌,在国内外已有报  相似文献   

11.
用脉冲极谱法及极谱溶出法测定铬已有报导,灵敏度可达ppb级。极谱法和脉冲极谱法测定铬(Ⅵ)一直沿用滴汞电极。前文我们研究了用旋转玻璃炭汞膜电极代替滴汞电极脉冲极谱法测定铬(Ⅵ)。在前文基础上,我们对测定底液浓度作了改变(底液为0.2M HCl,0.2M NaAc,5×10~(-4)M EDTA),成功地用旋转玻璃炭电极(无需加入汞离子形成汞膜)即能代替滴汞电极,铬(Ⅵ)电还原产生导数脉冲极谱波峰,峰电位-0.3伏(对Ag/AgCl.0.1M KCl溶液),波峰稳定清晰,重现性良好,峰高与铬(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Nafion化学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阳极溶出测定痕量铜实验条件,并介绍了Nafion修饰电极的制作和特性,电极经修饰后,灵敏度大大提高。在4~32ng/ml、40~200ng/ml范围内,电流溶出峰与Cu~(2+)离子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行测定七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6%,电积10min,检测限为0.18ng/ml,对几个标准钢样含铜量进行分析测定,其结果与修饰过的玻碳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标准分析方法测定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砷是一种毒性元素。环境中不同化学形态的砷其致毒作用各异,其中尤以砷(Ⅲ)毒性最大。有效地测定天然水中的微量砷以及研究砷的化学形态,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之一。阳极溶出伏安法(ASV)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了一有利武器。国内外与此有关的方法已有报道。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实验了以同位镀金—阳极溶出伏安法  相似文献   

14.
极谱逆向阳极溶出伏安法(简称A.S.V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用途广泛等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在环境监测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由于固体电极的“残留效应”,氧波的干扰等原因,使得测定结果的再现性较差,须以第二次测定时的读数为计量依据。加上要氮气除氧,影响分析速度。常规分析中波形不稳定,必须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电渗脱水对污泥理化性质及内部结合水的影响,采用电渗脱水技术处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研究了电渗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pH、总氮、总磷及结合水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脱水实验的进行,污泥的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阳极下降最快,最低含水率可降至50.4%。阴极pH上升至9.1,中部变化不明显,而阳极持续下降至5.8。总氮含量表现为阴极和中部缓慢上升,而阳极持续下降;总磷含量的变化为阳极缓慢上升,而阴极和中部持续下降。电渗脱水后污泥中结合水含量较原泥降低,其中阳极结合水含量最低,结合水与干物质的质量之比由初始的2.67降低至0.76。同时发现,结合水含量越少,其所需的融化热就会越高,脱除难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在电化学分析中极谱溶出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且应用很广泛。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电子学技术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用于极谱溶出分析的仪器也不断先进化,例如最近由于在极谱仪中引进了微处理机(如PAR的384型极谱分析仪),测定精密度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实验筛选出阳极pH、阴极pH、电压梯度、电极形状4种影响因素,以黏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实验和对比实验研究铬的电动修复过程。结果表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电压梯度,其他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阳极pH、阴极pH、电极形状;在电压梯度为1.5 V·cm~(-1)下,以去离子水作为电解质,分别控制阴极和阳极pH在11和3,取得很好的去除效果,144 h后铬迁移率达到80.9%。总铬和六价铬分布规律类似,从阳极到阴极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经过电动修复后土壤中水溶态铬比例减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比例增大。铬电动修复控制系统在微电流范围内可取得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简介一般的支持电解质都能用于铊汞齐的溶出分析。常遇到的干扰为铅,镉等。为了将铊的溶出峰与干扰元素的峰分开,需要加入络合剂,使铅、镉等离子形成络合物而使其溶出峰移负。仪器 AD—Ⅰ型极谱仪(江苏金坛电子仪器厂),XWC—100A/B型长图快速小信号自动平衡记录仪,(四川仪表厂),JP—Ⅰ型示波极谱仪(成都分析仪器厂)或其它的极谱仪  相似文献   

19.
微机控制流动注射电位溶出法测定人发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EA-1型微机化多功能电化学分析仪和微电极,提出头发中砷的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实现连续分析。样品采用湿法消化法,经离子交换柱分离干扰离子,以亚硫酸还原砷(V),采用铂丝微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同位镀金,于-0.4V富集,然后以阴极溶出法(PSA)扫描至0 V,即见一尖锐清晰的溶出峰,在0.47~20ppb As浓度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达0.47ppb,与FIA技术联用,可进而提高精密度。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城市不透水表面沉积物是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以北京市某道路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城市道路沉积物的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道路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物及有机物(COD)的溶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沉积物中氮含量较高,而粒径较小的沉积物中磷含量较高;虽然TP、PO3-4、TN、NO-3、NH+4、COD的溶出浓度、溶出速率变化特征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是粒径越小氮、磷及COD溶出浓度和溶出速率越大,且最大溶出速率都出现在前5 min。因此,为实现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有效控制,应采用源头控制措施对小粒径道路沉积物和初期雨水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