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HP-Fuzzy在港口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分析影响港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并根据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和动态性原则建立港口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交通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能源资源条件、环境污染水平及港口自然条件和软硬件条件等指标.根据现阶段我国港口研究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港口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各指标相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计算港口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等级.以天津港为例,对其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港目前的港口发展规模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程度为一般水平,其中港口腹地交通条件和能源资源条件是限制港口可持续发展的2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该方法(AHP-Fuzzy)是适合我国现阶段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矿区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分析和建立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运用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多指标投影评价模型。该方法将评价样本视为矢量,用评价对象在理想对象上的投影距离表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一种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方法。以研究矿区为例,运用投影方法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趋势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与矿区实际相吻合,并为研究矿区的复合生态系统调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珠三角地区水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研究,从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所涉及的水资源系统、供水用水系统、水环境污染系统、社会和经济系统、各产业用水指标等多个领域中选取多个指标,构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法对指标进行约简,得到较为精简的指标体系;利用Topsis评价法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八个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为区域水环境的管理和水污染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将社会发展概念从单纯经济增长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发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交通环境压力和经济、交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通过构建经济-交通-环境间的压力与响应关系,建立了可用于"回顾过去、解析现状、瞻望未来"的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隶属函数对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Visual Basic 6.0及Office的Access 2000,开发了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估系统,并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了研究.本系统的开发可为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状况评价及发展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白沙黎族自治县作为海南岛生态绿心,需要统筹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以白沙黎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评估作为切入点,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四个方面选择了16个指标构建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OPSIS模型对白沙黎族自治县2008年-2017年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和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间,白沙黎族自治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评价期末资源环境承载力经评估已达到“优”级别。(2)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得出,经济社会因素对于白沙黎族自治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更为显著,现阶段发展的主要落脚点仍然要放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途径,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乡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城市群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时空变化,以对未来规划提供决策辅助,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TOPSIS模型为基础,结合离散系数、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关中城市群各城市2008-2017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及承载力构成要素间协同机理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2008-2017年持续增长,其中西安、铜川和其他城市承载水平呈现由高到低的3级空间分布;10 a各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主要为高水平耦合、中度协调,西安和其他城市呈现趋于两极化的耦合协调格局;各城市相对发展格局由资源环境超前型转变为同步发展型,近年来逐渐转向资源环境滞后型;资源类指标是影响关中城市群承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该结果可对城市群尺度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和其与现行规划的衔接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台州地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州地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台州地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属于中等水平.台州东西部地区影响地下水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制约因素有所不同,西部主要受自然条件制约,东部则是社会条件.为提高台州地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必须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统一管理,并且因地制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西全省2000-2006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接近其开发容量,因此迫切需要实施全面节水战略,以保证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在时间上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空间上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用水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关系.在加强配置工程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用水结构,重点加强海水利用及水质保护力度,从而缓解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年来36项规划环评报告书的统计梳理,总结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现状,分析了目前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评价思路、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评价思路、规范评价流程、将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有机结合以充实评价内容、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的适用性以逐步实现定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和提高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能更好地为规划环评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