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社会上许多关于废电池危害的报道,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组织对废电池的环境危害程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废电池中汞的含量很少,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完全可以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集中回收后,如果处理不善,反而容易造成局部地区的汞污染。国内有些媒体有关废电池污染的报道只有结论,缺乏科学实验基础,对群众造成了误导。一、废电池的危害程度电池产品包括一次干电池、二次干电池、铅酸蓄电池三大类。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一次干电池。电池主要成分是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电池中的汞是一种添…  相似文献   

2.
废旧电池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主要有湿法和火法两种冶金处理方法.而与湿法回收相比,火法回收更为理想.火法能有效地处理并回收电池中的汞,且回收效率高.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根本之源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资源,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在宣传、立法、回收利用的技术工业化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使废干电池能够尽快资源化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甲基汞是一重剧毒并且有强致癌作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其毒性远大于无机汞的毒性,环境中任何形式的汞(金属汞、无机二价汞和烷基汞等)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剧烈毒性的甲基汞。采用固相萃取柱富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SPE-LC-AFS)联用法测定地表水中的甲基汞,通过对分析条件包括电流灯、蠕动泵转速、载流盐酸含量、载气流量、氧化剂用量、还原剂用量的优化,使得分析方法具有基体干扰小、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方法准确、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汞在常温下是有光泽的液态金属,在自然界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矿产中主要以硫化物“辰砂”(HgS)形式存在。自然环境中除矿区附近外,汞含量都是很少的,例如大气中含量为0.02μg/m~3,土壤中含量在0.1mg/Kg 以下,河水汞含量在0.0001mg/L 以下;生物体中也都含有微量的汞。过多的含量大都是人为的污染。汞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无机态的毒性较轻,有机态的特别是甲基汞毒性很强。水、食物中的汞可经口进入人体;大气中的汞可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汞还可经接触进入人体。大量汞摄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微量汞长期进入人体,经蓄积到达一定程度时,才出现中毒症状。由于汞对神经有毒害,所以汞中毒晚期会出现运动失调、神经紊乱乃至死亡等严重后  相似文献   

5.
人类从食物、环境中摄入的汞,有75%从尿排出,因此,找出正常人尿汞水平,对汞中毒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现实意义。成都地区的尿汞正常值,1972年曾有过报道。但当时对汞的测定,使用的是化学法。该法目前已普遍被测汞仪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连市大气中气态总汞的时间分布特征,采用Lumex RA-915AM型测汞仪对大连市气态总汞进行了长达一年(2015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2015年大连市气态总汞年平均值为3.72 ng/m3;季节浓度高低顺序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月均值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日均值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春季气态总汞浓度白天明显高于夜间,而夏季则白天明显低于夜间,秋季、冬季白天与夜间气态总汞浓度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烟气汞污染已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科研机构当前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汞的主要形态及其特点,并且从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3个阶段提出了汞污染防治的措施。根据目前的汞防治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汞的光还原是影响水生系统汞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光还原产生的溶解性气态汞会通过水气界面向大气挥发.该过程可以减轻水体汞负荷,降低汞被甲基化的风险,对全球汞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水生系统中汞的光还原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是汞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科学家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但许多结论与建议还存在争议,对其还原机制也还不清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水体汞光还原过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生系统中影响汞光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评述了水汞光还原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体汞光还原的研究焦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含汞气田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  蒋洪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23(1):17-19,60,61
痕量组分汞可能出现在大多数天然气气藏中。汞及其化合物均是剧毒物质,在含汞天然气处理过程中可能危害操作人员健康、腐蚀管线设备以及污染环境。针对某气田含汞天然气处理工艺,分析汞在天然气处理过程中分布情况,评价汞对天然气处理工艺及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含汞气田汞污染的控制技术以及防护措施,对降低含汞气田开发风险、保护人身健康及防止环境污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油和汞的常规监测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地表水或饮用水源中油和总汞超标,但却未发现有油和汞污染源存在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监测人员掌握不好测定技术与方法造成的。文章结合这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2002,(6):12-1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废电池中的汞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彻底解决电池中的汞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电池产品的低汞和无汞化,1997年,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的通知,规定对量大面广的锌锰电池汞含量的限制分两步走:第一步,普通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达到低汞要求。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生产各类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重庆地区土壤汞污染质量现状。采用土壤本底值加3倍标准差作为本区土壤污染值,对本区土壤汞污染进行评价。重庆地区土壤汞污染比较普遍,个别地方含量甚高,已分别达到0.687,0.477PPm。造成本区土壤含汞量增高,主要是我市环境污染本身对土址影响的结果。土壤测定值重复测定相对误差σ<20%,回收率在87.5—115%之间。对于一些所谓稳定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汞,一旦进入土壤便会很快累积在土壤中,致使污染物质汞通过粮食、蔬菜、果树等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有关文献介绍进入土壤中的汞,会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可长期残留,影响作物生长,是食物的主要污染源。所以,在国内外汞对环境污染一直受到大家重视。因此,当前了解和研究我市土壤汞污染质量现状,评价本区环境质量和加强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废旧电池回收的困惑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池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电池的需求量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废弃的电池量也不断增加。由于电池中一般含有对环境有较大危害的物质,特别是汞、镉等元素,因而,随意乱扔废旧电池将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尽早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废旧电池回收及处置的办法,应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一个重要课题。 废旧电池危害及特点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池,根据其使用方式可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为用完即废弃的电池,例如手电筒用的普通干电池,石英表用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 ,常常会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科学研究表明 ,在不同的污染环境中 ,选择进食适当的食物 ,能够有效地抵抗污染 ,减轻危害。据国外杂志报道 ,胡萝卜有加快排出人体内汞离子的功能 ,国外有些部门把胡萝卜作为经常接触汞的人们的保健食品之一 ,因胡萝卜中含有大量果胶物质 ,这种物质与汞结合 ,能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 ,加速排除人体内的汞离子 ,减轻它的危害。经常与铅打交道的人 ,可以经常吃点大蒜。经试验 ,给铅生产工人每日口服 1 5克大蒜 ,连服 3个月 ,没有出现铅中毒现象。有的铅中毒患者 ,口服大蒜后 ,有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15.
长寿餐厅     
《绿叶》2002,(4)
过敏体质者海鲜食物如海带、虾、鱼等富含组氨酸,这类异性蛋白进入人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释放出过敏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风团(荨麻疹),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等。不孕症研究表明,男子过量食海鲜会削弱生育能力。鱼体中汞含量高于水中汞含量,汞进入人体,可直接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妨碍生殖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2015年5月对工程蓄水后的湘江长沙段水体中砷、汞、铅、镉4种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水质监测,并运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同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水域的黑石铺和杜甫江阁断面水体中汞含量超标率均达到100%,所有断面总超标率为66.7%。多个断面重金属镉监测浓度超过1ug/L,最高浓度为1.469ug/L。工程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镉含量基本持平,砷、汞、铅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汞为湘江长沙段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在各个监测断面中,坪塘、黑石铺和杜甫阁断面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余断面分时段出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1,(3):4-5
国际动态欧盟严格控制汞污染欧盟已经制定《欧洲汞共同战略》来全面控制汞污染,包括减少向大气排放汞,减少汞的使用和需求,淘汰用汞工艺,汞产品的管理、替代和回收处理等;针对汞的产品和用途颁布了14项法令。从2011年3月15日起,欧盟将全面禁止金属汞、汞  相似文献   

18.
单长青  刘汝海 《四川环境》2007,26(3):8-10,14
模拟研究了夏冬两季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中的汞向大气的释放,结果表明光照下沉积物样品中的汞快速向大气释放。光照8 h后,夏冬两季总汞的释放率分别为52%和27%;光照下,沉积物样品中的水溶态汞逐渐增加,酸溶态汞、有机质结合态汞和惰性汞逐渐减少,其中,有机质结合态汞释放率最大,酸溶态汞次之,惰性汞最小;一天之中,光照下沉积物样品总汞的释放通量先升高,再降低,夏季通量在12∶00~13∶00达到最大值1793μg/(m2.h),冬季通量在12∶00~13∶00达到最大值943μg/(m2.h),不同形态汞的日平均释放通量为有机质结合态汞>盐酸溶态汞>惰性汞。  相似文献   

19.
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对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100个农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耕层全砷、镉、铬、汞和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1mg·kg^-1,0.163mg·kg^-1、100.1mg·kg^-1、0.257mg·kg^-1和3.6mg·kg^-1,与1983年宁波市的耕层土壤背景值相比,分别增加了12.5%、32.5%、61.2%、0.8%和55.2%,土壤已受到镉、铅和汞的轻微污染,而汞的污染已得到遏制。从总体上来说,鄞州区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区内有98个点(占总样点数的98%)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但有2个点(占总样点数的2%)分别受到镉和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因天然气汞中毒、汞腐蚀、汞污染等事故频发的现象,在阐述天然气中汞的形成、特性、分布及危害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汞的控制指标,提出了固定床吸附脱汞、天然气冷却脱汞、使用防汞腐蚀涂层、定期检测和及时清除等治理措施,对气田企业含汞天然气污染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