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职业性皮肤病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因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皮肤及其附属器官(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和趾甲)病变的一类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在我国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明确规定为10大类职业病中的一类。由于皮肤包围着整个人体,任何生产性有害因素作用到人体的时候,首先是皮肤接触,因而职业性皮肤病的  相似文献   

2.
刘道春 《安全》2013,(6):32-34
正皮肤病是人们在工业、农业及其他劳动过程中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皮肤附属器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炎及其他皮肤改变如烧伤、黑变病等。本病在皮肤病中占的比率各地差别很大,由2%~20%不等。可发生于各种行业中,以工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占整个工业职业病总数的50%~80%,因此,常需调动工作、休工等而影响工  相似文献   

3.
<正>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和趾甲)的一类职业病。我国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Z 18-2013《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为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提供了标准,也为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囚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尘肺病、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相似文献   

6.
职业性皮肤病致病因素多,发病率高,涉及面广,在职业性疾病中占有较大比例。职业性皮肤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严重影响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在此,我们将各种生产中常见的皮肤病和预防方法分2期向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职业性痤疮是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是外源性痤疮,可发于任何年龄、身体任何接触部位,是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导致职业性痤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知识。痤疮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寻常痤疮主要发病于青少年,与内分泌因素有关,是内源性痤疮,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表现为好发于面部的粉刺、  相似文献   

8.
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经常接触各种有害的理化或生物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病变,可称之为职业性皮肤病。据统计,职业性皮肤病约占各种职业性伤害的50%-60%。然而,究竟有哪些因素可引起职业性皮肤呢?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约有1.5万余种,如强酸、强检、金属盐类、有机溶剂(苯、汽油。松节油……)等,均可造成对皮肤的损害。二、物理性因素工作中长期受到粉尘、机械性损伤、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皮肤的病变。三、生物性因素有些树木或植物的浆汁、花粉具有刺激和致敏性的作用,从而导致皮肤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引起职业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9.
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为了及时掌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3月5日发出《关于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的通知》,对1956年原发布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试行办法》作了修改,重新颁布了《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办 法》,于1982年6月1日起执行。 新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 报告办法》规定的报告范围是: (1)职业中毒(铅、苯、汞中毒等);(2)尘肺(矽肺、煤矽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等);(3)热射病和热痉挛;(4)日射病;(5)职业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等),(6)电光性眼炎;(7)职业性难听;(8)职业性白内障;(9)潜涵病;(10)…  相似文献   

10.
一、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概论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对象和任务。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各自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相互关系。影响劳动者健康的主要原因,预防职业病、改善劳动条件的综合措施以及如何评价。劳动卫生或职业病防治人员的主要任务。 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工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生产场所中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 职业性疾病和职业病的概念。法定职业病的规定与我国新颁发的职业病名单。职业病的报告办法及初步诊断的依据。 劳动卫生与职…  相似文献   

11.
一、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皮肤色素性变化,可分为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两个类型。前者主要是职业性黑变病,后者为职业性白斑。1.职业性黑变病 :长期接触煤焦油及矿物油、橡胶成品及其添加剂,某些颜(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于各种行业和工种,约占职业性皮肤病的2%~5%。其临床表现为:色素沉着前或初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红斑和瘙痒,待色素沉着较明显时,这些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皮损形态多呈网状或斑(点)状,有的可融合成弥漫性斑片,境界不清楚,有的呈现…  相似文献   

12.
正职业性白斑是指长期接触苯基酚、烷基酚类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常见于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橡胶、木材加工、油漆制造和印刷等行业。此类白斑一般发生在接触部位,而当脱离接触上述物质后,皮肤色素一般可逐渐恢复正常。职业性白斑是我国法定的职业性皮肤病之一,虽然不像尘肺、职业性肿瘤、职业性中毒等职业病那样可怕,对接触人员的生命安全、身体的总体健康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是对接触人员的容貌及心理健康威胁很大,尤其会对中青年女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肺部疾病是指一类由吸入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的职业性肺部疾病有尘肺、职业性哮喘、棉尘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及职业性肺部肿瘤等。尘 肺一、 概况尘肺是由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在工作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的尘肺病,属职业病。尘肺是流行范围最广、严重危害接尘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资料,印度尘肺患病率为55%,拉美国家37%,美国100多万接尘工人中约10万人可能患尘肺。目前,我国接尘工人超过600万,…  相似文献   

1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而皮肤病常常是困扰爱美心灵的幽魂。有多少青年男女为青春痘而苦恼 ,更有不少皮肤病患者为寻因求治而四处奔波 ,往往却很少有人会想到身边的“杀手”———职业性有害因素。何谓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而引起的皮肤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新化学物质和新材料的机会越来越多 ,由此而引发出来的职业性皮肤病问题也越来越常见。据报道 ,在某些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氯酚、焦油、机械润滑油、石油、石腊等化学物质的生产工人…  相似文献   

15.
粉尘是指生产性粉尘,它是职业性有害因素最重要的一种,不仅能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过敏性疾病、肿瘤、皮肤病、中毒,更严重的是引起尘肺病。目前尘肺病仍是职业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即发病率、患病率都是职业病中最高的。 1991年以来,我省对乡镇企业(含私营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16.
矿山职业病管理及职业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生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比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由此导致各种职业病并存,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眼耳鼻喉病及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中以尘肺病为主,包括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等,占各种职业病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矿山生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比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由此导致各种职业病并存,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眼耳鼻喉病及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中以尘肺病为主,包括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等,占各种职业病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是指在各种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过程中,由于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损害了心脏的泵功能、自律性或传导性所致的疾病.2009年3月16日,卫生部发布了GBZ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该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皮肤常常是困扰爱美心灵的幽魂。有多少青年男女为青春痘而苦恼,更有不少皮肤病患者为寻因求治而四处奔波,但是往往很少有人会想到身边的“杀手”——职业性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目标设定的变化规律1.从职业安全转向职业健康,重点涉及心理健康、肌肉骨骼职业病、粉尘危害等方面。日本在1993—1997年"八五规划"中表现出了对职业健康的关注,提出加强职业病预防;1998—2002年"九五规划"对职业病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减少容易导致死亡的职业病例,如尘肺病、职业性癌症、缺氧或一氧化碳中毒等。澳大利亚在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