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革宗 《灾害学》2001,16(1):50-54
1999年10月3日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发生了一起灾害性旅游安全事故。本文介绍了这次事故发生概况,并从缆车设计与施工存在重大隐患;马岭河风景区管理十分混乱;游客精神文明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旅游保险是旅游工作重要一环等方面对“10  相似文献   

2.
旅游目的地灾害事件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李锋  孙根年 《灾害学》2007,22(3):134-138
认清旅游灾害事件的影响机理是进行旅游灾害管理的基础。在灾害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受灾害事件影响表现为旅游客流的减少,进而导致旅游经济链条的断裂。游客减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目的地灾害事件信息影响了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从而决定了潜在旅游者到目的地旅行的行为意向强度,进而影响到目的地的旅游流强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功能分析,提出了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并结合PSR评价框架和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河流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漓江风景区2002-2011年间10a的相关数据,对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总体健康状况逐年好转,但其压力评价要素长期处于亚健康至疾病状态。针对生态环境压力,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次突发事件对中国旅游影响的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旅游业在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3次大的旅游危机,分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水和2003年的SARS疫情等.由于3次事件的性质不同,并且发生在我国旅游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对旅游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危机所造成的旅游损失程度不同、旅游危机影响的生命周期不同、危机后旅游补偿性恢复的反弹力也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以汶川博物馆2013年、2015年共80余万人次的游客数据为例,选取同样位于阿坝州境内的著名九寨沟景区为参照物,对比分析二者的客源结构,以期深入理解灾害遗址型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汶川博物馆以近域游客(<130 km)为主,占游客量60.86%;九寨沟以中域游客(280~1 742 km)为主,占游客量83.48%。客源结构的差异决定了汶川博物馆年游客量为十万级别,九寨沟为百万级别规模。但是汶川博物馆也吸引到38.84%的中域游客,这说明其黑色旅游体验、灾害教育功能,具有独特吸引力。在未来的旅游路线设计时,灾害遗址类景点可以与周围大型自然景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中域游客;同时其不受季节影响,要充分挖掘我国各类小长假的学生客源,发挥好独特的灾害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2021,(3)
山地旅游在全球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山地旅游目的地面临着严重的游憩风险和游客安全问题。以我国著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秦岭为例,分析游客的灾害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提出旅游灾害风险感知的三个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研和档案式实证法,验证假设和理论模型;研究认为,游客情感依恋、灾害信息质量两个因素对秦岭山地旅游灾害风险感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旅游灾害风险感知与游客行为倾向呈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7.
天气渐暖,踏青的游客日渐增多。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春季踏青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充分的出行准备。1.出游计划要周祥。旅游  相似文献   

8.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成林 《灾害学》2003,18(4):79-84
阐述了“两山一湖”地区在安徽省旅游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讨论了“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通元  吴超 《灾害学》2018,(4):5-12
为了从事故机理和事故学的高度阐明其在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事故致因理论处于基础安全学和应用安全学的结合部,并在安全科学教学中起“桥梁”作用。开创性提出事故消除的“金标准”为事故发生的本质机理。同时,事故机理起着解释事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异状和症候,担负着新隐患的发现作用;其次,以系统为研究范畴借鉴人因理论,研究了事故机理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体和物质,还提出原因、条件和诱发因素三大事理要点;根据原因结果论定义事故原因并分析了六种事故原因类型,首创事故发生的四条一般性规律以及总结出三条事故原因推理方法;最后,提出事故分析所需的七类知识及宏观策略,结果表明:事故机理的新解提供全新的事故分析策略,并为建立事故学学科和丰富事故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以来,我国渤海连续发生了14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从而使渤海一步步迈向了“死”海的边缘。原油泄漏是近年来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最可怕的杀手。接二连三的原油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11.
灾害经济学中的害利互变原理表明,灾害也有“利”的一面。它在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塑造了奇异独特的灾害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效用是其他旅游资源无法代替的。本文系统阐述了灾害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特性、类型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设想,以便使灾害旅游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人为差错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结构倒塌事故一直都在发生,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人为错误一直是导致结构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总结国内外资料,对人为错误导致结构事故及人为错误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分析.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结构设计可靠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亓玲 《防灾博览》2005,(2):45-45
1月3日青海玉树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死亡55人。5日甘肃一民营石化公司发生毒气中毒事故,3人死亡。7日福建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死亡28人。10日美军救援直升机在印尼坠毁。11日山西襄汾县花炮厂发生爆炸事故,死亡25人,伤9人。13日澳大利亚发生20年来最严重森林火灾,10人死亡。14日长沙市一化工厂发生爆炸,3死2伤。16日四川宜宾旧楼爆破打孔时发生坍塌,8人遇难。18日北京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7人受轻伤。  相似文献   

14.
赵萍 《防灾博览》2011,(4):90-95
(2011.6.11—2011.8.10)客车翻下20米悬崖险掉入岷江6月13日,一辆客运班车与一辆旅游巴士在汶川索桥村相撞,客运班车翻下20米山崖。造成3人死亡,23人受伤。印度发生撞车事故6月13日,印度艾哈迈达巴德附近的讷迪亚德镇发生一起撞车事故,造成5人死亡,15人受伤。  相似文献   

15.
正引子2018年6月5日凌晨2点(加拿大当地时间2018年6月4日14点)左右,一辆载有36名中国旅客的旅游大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Prescott附近的401号高速公路上发生严重车祸,造成24人受伤,4人伤势严重,2人死亡。据了解,这辆旅游大巴属于Union Tour Express公司,是一家在美国注册的华人旅行社。它计划从美国华盛顿出发,前往加拿大多伦多进行为期10天的旅行,乘客全部都是中国人,一共37名,其中1名导游。车上36名中国游客都不怎么会说英语,在外交流只能靠唯一会说英语的导游。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20,(1)
由于近年来旅游景区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对旅游景区的景观资源、基础设施以及景区内人员安全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初步探讨制定旅游景区突发泥石流灾害应急对策,分析泥石流形成原因: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强度关系、降雨、旅游景区内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游客安全、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等存在的危害;针对这些危害采用检测与预防、加强旅游景区人员的防范机制教育、加强泥石流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应急措施,降低泥石流灾害对旅游景区造成的危害;在合理规划旅游景区当地的城镇村庄布局、强化通讯装备、灾后注意防范疾病发生和疫情流行等方面,深入思考了旅游景区突发泥石流的应急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赵亮  王伟  孔锋  张磊 《灾害学》2024,(2):185-191
积极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区旅游项目评价对提升灾后重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旅游项目开展评价,结合“重建得更好”理念提出灾害多发地区旅游业韧性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结合灾区实际和数据局限性,灾区恢复重建项目后评价可依据恢复重建项目完工情况与投资完成情况来综合确定。评价得出绵阳市城乡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评价等级为良好,其中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区项目恢复重建实施情况相对较差;(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通过制定政策保障,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创新营销模式等途径振兴旅游产业,但由于特色旅游资源多处于复杂地质环境区域、灾后救援资源局限以及次生灾害影响促使恢复重建的效果降低。(3)结合“重建得更好”理念提出从旅游规划、结构韧性、防灾减灾、经济与生计、社会与心理、体制机制、法律规章、监测评估八个方面构建旅游业韧性发展路径。为实现灾害多发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分析不同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以便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振兴带动灾区社会经济的改善,提升灾后重建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89~2005年中国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建国  贾燕 《灾害学》2006,21(1):91-97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是地震应急的行动纲领。过去重“救”轻“防”,而且“救”的程序也缺少规范。地震应急预案将“防、抗、救一作了规范.对每个职能部门的应急工作都作了部署。全国地区(市)级颁布地震预案267个,县级颁布地震预案1603个。据不完全统计,1989-2005年,全国共计启动地震应急预案56次。其中,1989~1993年年均启动0.8次,1994-1998年2.2次,1999-2003年4.2次,2004~2005年10次。  相似文献   

19.
减灾短讯     
云南省富宁县列村发生“8.6”地质灾害2006年8月初,云南省富宁县局部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致使境内多处发生洪涝灾害。8月6日晚9时许,谷拉乡多贡村委会列村发生滑坡地质灾害事故,造成7间民房被毁,直接经济损失约18万元,由于避让及时无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0.
赵萍 《防灾博览》2011,(1):90-95
埃及一六层工厂大楼发生坍塌 2010年12月12日,埃及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亚历山大一家纺织厂的六层厂房大楼因连续两天的大雨发生坍塌事故。导致至少2人死亡.10人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