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该文以宝鸡市为例,采用GIS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环境空间属性数据库,将环境监测信息在地图上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实现了环境信息的可视化和地理信息查询等功能。本系统采用Arcview作为开发平台,以宝鸡市1:50000电子底图为基础,通过空间信息系统的开发,生成直观形象的监测点位电子地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宝鸡市为例,采用GIS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环境空间属性数据库,将环境监测信息在地图上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实现了环境信息的可视化和地理信息查询等功能。本系统采用ArcView作为开发平台,以宝鸡市1:50000电子度图为基础,通过空间信息系统的开发,生成直观形象的监测点位电子地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建立城市区域不污染控制管理系统(RWPCMINI)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施过程,RWPCMIS以城市环境区域为管理范畴,以区域内各个污染源单位的污染现状、污染物组成及排污结构、污水处理等相关数据为管理对象,按照国家规定矿标准,利用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环境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上海环境信息系统是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化、定量化服务的信息系统。简要介绍了它的建设规划和总体目标。上海环境信息系统由代码和标准、图形信息、环境质量、污染源、环境管理、计划支持和环境预测决策等7个控制子系统组成,实施计划分三步走。19910~1993年,基本建成环境基本信息库。1994~1997年,基本建成环境管理信息库。1998~2000年,基本建成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同时,还就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5.
采用Visual C#为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3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开发了基于高斯模式的工业多点源污染扩散环境影响预测系统,实现了对工业点源下风向敏感点污染物浓度的快速、准确计算。通过加载Surfer9 Type Library COM组件,绘制污染物浓度分布云图,结合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了污染源对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程度,为城市空气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级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我国城市级环境信息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级环境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系统依靠现有的环境数据和管理软件建立城市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依照数据仓库的组织方式对环境数据重新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数据查询分析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同时结合城市环保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环境信息发布平台,提高了环境信息的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监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监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服务于全国各级环保局和排污企业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网络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并为各级环境监理部门实现是工作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一个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8.
周侃  陈妤凡  徐勇  伍健雄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871-3881
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主体功能定位,区内自然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突出,研究其人类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源排放特征与空间管控模式,对科学协调保护与利用、切实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藏东南为例,基于环境污染源的固体废弃物、水体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分类估算与空间特征解析,探讨面向污染源排放强度和多尺度管控精度的分级空间管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藏东南环境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整体较低,雅鲁藏布江和雅尼河谷地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度较大,其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建立由7个二级类和21个三级类构成的环境污染源空间管控体系,重点管控以城镇居住区和工矿业生产空间为主的"点状"胁迫、以交通运输场所和人文游憩空间为主的"线状"胁迫、以农业种植区和畜禽养殖区为主的"面状"胁迫;针对藏东南各类环境污染源的空间耦合及交互特征,提出城乡生活集聚型、农牧业生产集聚型和休闲旅游集聚型3种典型区,依次制定"分级处理+资源利用"、"源头减排+就地消纳"、"实时动态监控+绿色设施营造+游憩利用规范"的差异化空间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的环境监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环境监察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环境监察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框架的结构、内容和应用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目标、系统框架、模块和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和统计模型库。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pObjects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控件MapObjects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相结合开发城市环境信息系统(EGIS)的方法。此法脱离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发挥了地图控件显示和处理环境信息的优势以及面向对象语言编程的灵活性。所建立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具备环境信息管理、空间操作和模型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和城市环境的预测预警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数字环保的提出,为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目标。本系统根据葫芦岛市环境保护的需要,整合各种污染源数据,建立Oracle数据仓库,利用GIS技术、网络技术等完成对污染源数据的管理、统计与发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河流水质受到流域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 TM影像和 SPOT影像 ,在地图资料、统计资料以及实测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遥感和 GIS技术 ,对基隆河水质及其与环境背景和城市污染的关系做了分析 .根据遥感影像灰度值与水体反射率和水中悬浮固体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运用 SPOT影像和实测数据将基隆河悬浮固体含量分为 4级 .并进行了基于 GIS专题信息的基隆河流域环境遥感制图 ,通过水体悬浮固体浓度等级与环境背景、排污口的比较 ,通过计算各等级水体与各种环境背景相邻的边界长度 ,得出基隆河悬浮固体含量主要受环境背景和城市排污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3.
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变化趋势是重要的环境管理基础信息,是国家和地方准确预判生态环境形势、高效开展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和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作为我国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过去30年来为工业领域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管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产排污系数研究和应用现状,梳理了我国3次较大规模的产排污系数制修订历程,并从制定方法、覆盖度、核算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工业生产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变化,我国3次制修订的产排污系数也在同步变化和升级,在产排污系数的覆盖度、适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对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排污系数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支撑、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等方面,为上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由于我国产排污系数仍存在缺乏动态更新机制等原因,导致其时效性不足,适用性有待持续提升,亟需将系数制定的方法标准化,制定过程中的定量化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研究提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后评估方法,有计划开展系数后评估;建立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标准体系框架,实现核算体系标准化;完善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技术体系,开展系数的动态更新;加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为排污许可、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等多套工业污染源数据统一和融合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侃  徐勇  汤青  陈雯  李丽娟  李平星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865-3870
由于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增加尚未脱钩,当前中国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在生产生活污染源头治理上仍然面临排污基数大、溢出效应强、空间跨度广等难题,亟需强化污染源管控精准落地、建立健全面向污染源头的环境空间管控体系,以降尺度与融合化空间管控形成更加精准、严格、高效的环境空间管控制度,系统提升环境空间治理效能.本文基于区域环境功能和环境承载力视角分析了环境空间管控体系的科学基点及优化逻辑,从降尺度建立分区分级管控体系、形成融合化环境管理机制、嵌入多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夯实环境空间管控信息化支撑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环境空间管控转型与体系优化路径.此外,研究团队结合典型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案例实证,从人类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过程和格局入手,按照"驱动机制解析—分区分类管控—环境效应评估"的主线设置了"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专栏,以期为污染物源头减排及环境空间管控技术方法探索、环境综合治理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入了基于ARCGIS API FOR FLEX的WebGIS技术,介绍了污染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在分析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模型架构、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服务器和富客户端等技术,并最终设计和实现了污染源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污染源空间信息共享,同时为污染源信息管理和环境保护辅助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鲁小琴  束炯  孙娟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817-821
介绍并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应用及技术,根据我国大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数据仓库,建立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的动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社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达  蒋家文  陈波洋  钱枫 《环境科学》1999,20(5):97-101
为了寻求社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方法和可行途径,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以城市多源大气扩散模式(ISCST)为建模工具,采用以“总量控制线性方程组”作为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方法,对控制北京市西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环境目标的几种方案作了分析,如燃烧优质煤和天然气等。同时,给出了总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图和功能图。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脂纹数据库研制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指纹数据库的设计思想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实现以及实验方法。同时该数据库被应用于上海市大气气溶胶环境监测当中,结果表明:该数据库不但能够快速的提供来自不同污染源颗粒物的信息,而且还可以追踪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实时监测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噪声污染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公认的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噪声污染有多种来源和分类,有不同于其它环境污染的特点。噪声的防治应该从声学系统出发,综合考虑,制定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只要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噪声污染是可以预防、控制、降低、消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