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煤矿透水事故 2006年12月以来,全国煤矿接连发生4起重大透水事故,死亡22人,并发生1起突水淹井事故,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2.
煤矿水害6大致命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害事故是仅次于瓦斯爆炸的煤矿重大灾害,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所占比重较大。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水害事故109起、死亡605人,其中1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水害事故13起、死亡360人,分别占全国煤矿特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22.4%和20.7%。同比分别上升160%、233.6%;2006年1~7月,全国已发生煤矿水害事故53起,死亡259人。其中,重大透水事故20起,死亡104人;特大以上透水事故4起,死亡114人。特别是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5·1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导致56人遇难。2006年5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煤矿水害…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12,(6):71-71
2012年4月以来,全国煤矿连续发生6起较大以上煤矿透水事故,造成61人死亡或下落不明。其中发生重大透水事故4起、死亡或下落不明48人,占2012年1~5月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57.1%和49%。4月6日,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丰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探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国正值雨季,极端天气事件频繁,煤矿透水事故时有发生,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任务艰巨。继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新桥煤矿6月17日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人死亡、12人下落不明后,又发生了2起煤矿较大水害事故。7月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老寮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7月19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煤洞坡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5.
今年山西王家岭"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115名人员获救、38人遇难,再次使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等"六大系统"建设,构筑煤矿企业新型安全防护体系,这一战役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余茂君 《劳动保护》2005,(11):32-39
2005年8月7日13时13分,广东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井下被困的123名矿工全部遇难。大兴矿难是今年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第2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也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煤矿透水事故,针对这起矿难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和《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掀起了煤炭行业反腐风暴。鉴于这起事故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本刊记者特综合了部分中央媒体的报道和政府文件资料,也采访、求证了事故调查组部分知情人士及热心举报人,以期对这起事故作一个全方位的透视。  相似文献   

7.
今年,煤矿系统出的事故很多,到目前为止,特别重大的事故就发生了15起,其中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占11起.由于这砦事故而死亡的职工人数,据1到6月的统计,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29%.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06,(9):I0009-I00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去年以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多发。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水害事故109起、死亡605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水害事故13起、死亡360人,同比分别上升160%、233.6%;分别占全国煤矿特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22.4%和20.7%。今年1-4月份,全国煤矿发生水害事故24起、死亡108人。其中,发生3人以上水害事故12起、死亡90人。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山西省连续发生两起特大和特别重大透水事故:3月18日,吕梁市临县胜利煤焦有限公司樊家山井发生一起特大透水事故,死亡28人;5月18日,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又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初步核查井下被困矿工56人。  相似文献   

9.
据悉,省劳动厅最近向各地(市)、各有关部门通报了一九九八年上半年全省矿山重大事故,并对扼制矿山重大事故上升势头提出了措施和要求。一九九八年上半年全省矿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矿山事故6起,死亡21人,重伤2人,均为责任事故。在发生的6起重大死亡事故中,坍塌事故2起,放炮、中毒、透水、冒顶事故各1起。其中非煤矿山和煤矿矿山各发生3起,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矿山(井)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达不到要求,职工不具备基本安全常识,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现场安全管理不力。这6起重大事故是:3月1日,泉州市区建鑫…  相似文献   

10.
长期违规生产,评估顺利过关2003年10月19日,某市一小煤矿非法越界开采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事故发生前的10月16日,该煤矿通过了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评估,评估结论为 B。无独有偶,12月11日,该市又一小煤矿非法越界进入已关闭的毗邻矿井采煤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前的11月25日,这家小煤矿也通过了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评估,评估结论也是 B。这两起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办事处分别派出9人,并组织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以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突水淹井、淹采区和重大未遂水害事故多发,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是2005年发生的第2起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为遏制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应对煤矿水害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解决的措施。煤矿水害事故的主要特点2005年1月~9月,全国煤矿共发生水害事故86起、死亡450人,同期分别上升6.2%、89.9%。其中,发生3~9人水害事故31起,死亡146人,同期分别上升14.8%、20.7%;发生10人以上水害事故8起,死亡240人,同期分别上升166.7%…  相似文献   

12.
长期违规生产,评估顺利过关 2003年10月19日,某市一小煤矿非法越界开采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事故发生前的10月16日,该煤矿通过了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评估,评估结论为B.无独有偶,12月11日,该市又一小煤矿非法越界进入已关闭的毗邻矿井采煤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前的11月25日,这家小煤矿也通过了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评估,评估结论也是B.这两起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办事处分别派出9人,并组织某市有关部门的数人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提交了事故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3.
有效保证矿井提升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福音 《劳动保护》2007,(12):96-97
煤矿生产事故除了瓦斯事故、透水事故、顶板事故多发易发外,提升和运输事故也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据统计,2005年国有煤矿共发生提升和运输事故200起,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当年煤矿各种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3.2%。完善煤矿提升和运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07,(2):14-22
吉林蛟河吉安煤矿腾达煤矿"4·24"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2005年4月24日5时30分,吉林省蛟河市吉安煤矿发生透水,水流经吉安煤矿与腾达煤矿连通的溜煤眼泄入腾达煤矿,造成腾达煤矿30名矿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83万元.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07,(1):18-19
一、吉林蛟河吉安煤矿腾达煤矿"4·24"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2005年4月24日5时30分,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吉安煤矿发生透水,水流经吉安煤矿与腾达煤矿连通的溜煤眼泄入腾达煤矿,造成腾达煤矿30名矿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83万元.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6日,国家安监总局网站上出现一条紧急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安全矿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而这一通知的下发,距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通报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的通报仅1周多的时间.这在安全生产领域是少见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建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极为严峻.  相似文献   

17.
张展 《劳动保护》2006,(8):29-31
2006年5月18日,山西大同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56人遇难,黑心矿主为掩盖事实真相,编造弥天大谎。这起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2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被困人员,加大排水工作力度,核实井下被困人数,严肃查处有关人员责任,要将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惩一儆百。  相似文献   

18.
张展 《劳动保护》2009,(1):44-48
2008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矿务局那读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共有57人被困井下,其中21人获救,36人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矿务局那读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共有57人被困井下,其中21人获救,36人死亡。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11,(10):72-72
2011年9月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关于近期两起煤矿水害事故的通报》,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透水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