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梳理中国生态文明教育主体重心的发展历史,即体系变迁和主体演化的过程,有助于明确生态文明教育主体的研究价值,更好地面向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先后经历了环境保护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三个阶段,纵观生态文明教育近50年的发展和革新,伴随着这项教育事业的主体由单一发展至丰富,生态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演化是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与全球形势和中国具体国情发展变化密不可分,两者存在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历程遥相呼应,生态文明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伸拓展与中国化,两者的实现途径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都强调不同领域的协调和融合,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又同样不等同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准确把握历史逻辑和深刻内涵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实践、发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视角,以百年时间轴为主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和不同阶段特征,系统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和理论体系,总结概括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实践效果,并提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共识,分享可持续发展中国方案的路径和趋势,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对历史发展的辩证认识及文明演进的反思创新。历史学科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顺应历史发展的需求,符合课标对历史学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论述了从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会议召开的三十年间,人类经历了从工业文明走向绿色文明三个历史过程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档案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的真实反映.它作为一种载体,记录着人类的历史、文明、发展和智慧,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是知识和信息的汇集.  相似文献   

7.
王行坤 《绿叶》2012,(11):100-107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论一行动,是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人民的具体实践中所概括出的行动方向。无论是从劳动力的再生产还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来看,现有的发展方式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不可能走美国的老路,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真正地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生产力的升级转型,也需要一个更为公正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只是为了资本的增值;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是以人为本,从而也就能够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发展的规划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文明、生态学的概念以及生态文明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的一些原理,重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与改变,生态文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学的原理,如限制因子原理与生态幅理论、生态位与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都可以指导人们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可以从历史、现实、未来、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多个方面进行归纳。生态文明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拨与超越,是对长期困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困境的历史性扭转。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学界就此提出价值体系、关键环节、整体推进和低碳消费等基本思路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20,(Z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建设生态文明,不能离开文化范畴的深入考量。生态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又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生态文明范畴和视野下的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是人类新的文明和文化方式。没有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黄娟  喻继军 《绿叶》2012,(7):97-102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相应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必然呼唤文化产业发展。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影响小等鲜明特征,文化产业是生态文明的产业基础。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要看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方向,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实现生态化发展。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文化建筑、生态文化演艺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经济决定了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与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以城市为载体的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历史起点,沿着不同的文明之路前行。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记得住乡愁",走出"现代化等同于城市化"的认识误区,避免城市替代乡村的西方单级城市化道路。在生态文明时代,走城市与乡村二元文明共生、循环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3.
曲格平撰写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的必然性,提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发展方略,启示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必然性,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努力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开创环保工作的"战略反攻"的新阶段,积极发展环境科技,培养大批高素质环保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企业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与企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环保企业只有将生态文明意识与环境保护责任全面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有很多种,而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推动性作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工业化大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100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我国在近40年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事实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阶段资源环境约束的有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形态正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占领文明形态高地,不仅可以使中国在发展模式转型上迈出一大步,更可以使中国在文明复兴上迈出关键性一步。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从基础地理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双向互动作用的角度,阐述一条使教育能长久、有效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的路径。“人类在20世纪犯过许多错误,其中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对这个世纪发生的巨大变革缺乏预见与思想准备”[1]。走向工业文明便是人类历史的巨大变革,其两百多年发展过程创造的物质财富远大于之前所有时代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周敏 《环境教育》2009,(2):41-44
尽管在人的视野中,人类文明的历史渐渐地取代了自然演化的历史,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任何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依赖于自然环境。迄今为止,工业文明所建立的一切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取得或发展起来的。现代人的生活虽然充满人工色彩,但仍然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和大自然的命运已相互交织在一起。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环境问题犹如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防沙治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新疆在我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新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风沙危害严重,已经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只有做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为新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志华 《绿叶》2010,(8):71-77
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克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都是发展新能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另外,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都是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都必须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对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有助于推进这些事业.但也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