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基于文献计量的PM2.5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研究了PM2.5相关领域论文研究态势。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WOS、CSCD、CNKI等数据库中的论文收录及引用情况,识别国内外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机构及人员、高影响力论文等,结合各国相关政策变化,讨论影响该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本研究,作者预测未来中国的PM2.5研究论文将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1—2015年全球发表的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从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中美文献的对比、文献的期刊分布、文献的地区分布及国际合作、文献的研究机构、文献的高被引论文和文献的关键词角度,分析了脱硫科研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5年来全球脱硫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快速稳定地增长;25年间,美国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21世纪以来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飞速增长,且SO2年均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文献发表在1 141种期刊上,主要涉及能源、燃料和化学等领域;参与脱硫领域研究的地区分布呈现出扩大化趋势,主要位于北美、西欧、东亚和南亚4个区域;脱硫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对脱硫领域的投入力度稳居世界前列,发表的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论文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通过文献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分析,预测机动车石油燃料脱硫、催化剂脱硫和深度脱硫是脱硫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研究方法,以CNKI近5 a的引文数据库数据为基础,对国内资源科学领域的26种典型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国内资源科学领域Top 10的机构、期刊、主要基金资助及学科的分布状况,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排序,得到目前排在前15位的研究内容。主要统计结果如下:排在前3位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期刊包括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主要的基金资助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等;排名前3位的领域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主要是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这些统计数据展现了目前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4.
应急管理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理清近年来应急管理发展脉络并探明其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能为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借助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从发文数量、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突现四个方面对2000—2018年间CNKI收录的4 706篇应急管理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了我国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我国应急管理研究可归纳为应急管理、应急决策、环境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等10个聚类方向,且近年来研究热度呈轻微下降态势;应急管理技术研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应急管理的研究热点有向应急决策、情景构建技术、大数据研究、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靠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流域生态过程和水环境效应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关键词、作者及论文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 表明,流域生态过程和水环境效应研究文献数...  相似文献   

6.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湖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文献从发展路径、主题演变以及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态势.结果 表明,湖泊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文献发文数量和载文期刊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7.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对碳中和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与SSCI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表明: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Applied Energy;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该领域459篇研究论文,远高于其他国家的相关机构;研究的中坚力量集中在美国和英国,其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51.24、43.21次,远高于中国(16.91次);目前碳中和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碳中和技术与碳中和政策两大方面,而生物质、氢能源、碳捕集和封存等将会成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性技术和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污染土壤修复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VOSviewer等文献计量软件,针对近10年(2011—2020)全球土壤重修复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机构、关键词、作者、期刊及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hemospher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上,中国科研机构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Pb”“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固定化”“风险评估”“多环芳烃”等是近10年的研究热点;利用关键词突现功能,发现风险评估、污染因子空间分布、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炭正...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0—2020年发表的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相关文献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引用频次、作者、发文国家、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解析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共发表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相关文献3 312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文献涉及全球108个国家,其中中国发文量为1 208篇,占总发文量的36.46%;antibiotic resistance(抗生素抗性)、diversity(多样性)、drinking water(饮用水)是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也是抗生素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是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期刊载体;抗性基因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抗性基因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特征等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为客观掌握原油加工中硫腐蚀产物(主要指硫铁化合物)氧化自燃的研究进展,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TM(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6—2016年间国内外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高级检索,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年度、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基金项目资助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并采用CitespaceIII软件对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间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该领域呈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其中石油、天然气工业是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文献作者蒋军城、赵声萍、赵彬林、张振华、李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是该领域研究比较活跃的机构;该领域研究的基金项目资助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硫化亚铁"、"硫铁化合物"、"自燃性"、"硫化氢"、"活化能"、"化学清洗"等关键词展开;指出该领域国际上文献发表数量较少的可能原因。最后评述了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雨洪管理措施的应用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量及其污染物,系统分析雨洪管理措施对径流及其污染物的影响有助于理解雨洪管理的水环境效应。本文基于Meta方法整理国内已发表的文献案例,通过提取雨洪管理措施的类型、应用尺度、降雨特征及径流量和污染物削减率等信息,综述了雨洪管理措施应用后径流量和污染物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雨洪管理措施所产生的水环境效应存在差异,样本中屋顶绿化的径流削减能力最强,透水铺装的径流污染物削减效果最佳;(2)雨洪管理措施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尺度效应,大尺度区域内雨洪管理措施对径流量削减作用较弱,而小尺度区域内径流污染物削减作用较弱;(3)雨洪管理措施对径流量及其污染物的削减能力随降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结合案例数据,系统分析了雨洪管理措施在径流量及其污染物控制效果上的差异及成因,可为径流调控与污染治理等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降雨径流是影响城市河流水质以及发生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低影响开发是基于模拟自然水文状况的原理,采用源头控制来消减、利用和延缓径流以及控制径流污染的一种分散的、多样性的、景观化的微型控制单元。国内低影响开发的工程实践还比较少,在借鉴国外有关低影响开发的设计方法、效果监测以及模型模拟方面的理论同时,国内还需要开展长期效果监测来建立自己的设计参数数据库以及研究适合国内的设计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440篇环境管理参与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环境管理参与研究具有研究阶段性显著、期刊文献信息分布离散性与集中性并存、高校为研究主力军且高校间合作为主要合作形式、制度建构与创新是主要研究问题、多元协作成为研究新趋势、基金支持以单项基金为主、北京是文献产量和受基金资助最多的地区等特点.同时,中国环境管理参与研究存在研究成果少、期刊质量低、跨机构合作不足、研究深度浅、基金分布不均、研究"东强西弱"等问题.最后,与问题相对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是水科学研究的热点,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织关系。论文选取典型干旱区城市张掖市为研究对象,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约束条件,基于水资源约束下的城镇化水平阈值计算思路,引入节水量和灰水足迹测算方法改进了传统水量水质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统筹可供水量、可节水量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构建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约束下的城镇化水平阈值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张掖市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数据并进行情景模拟,对2020年和2030年张掖市城镇化水平阈值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1)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约束下,到2030年张掖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3.02×108 m3,与现状基本一致,且以当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水量承载能力难以支撑政府未来规划中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用水需求;2)严格遵照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中所规定的用水定额标准时,张掖市将有望改善水量承载能力不足问题,且到2030年时,水量承载城镇人口能力可达331.91×104人,其中水量承载能力提升主要得益于农业部门节水;3)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约束下,2030年张掖市水质可承载能力上限为62.47×104人,仅为规划城镇人口数量的78%,水质可承载能力对城镇化进程形成了强烈的约束作用,约束力主要来自于城镇区域氨氮排放;4)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约束下,到2030年时张掖市城镇化水平阈值上限为48.05%。  相似文献   

15.
As human history is changing on many fronts, it is appropriat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major global challenges, of which, water is a major priority. The water resources in urban areas are either approaching or exceeding the limits of sustainable use at alarming rates. Groundwater table depletion and increasing flood events can be easily realized in rapidly developing urban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existing 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for high-quality water and reduced hyd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hile preserving our natural/pristine environment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optimal collection, infiltration and storage of stormwater. Stormwater runoff is rainfall that flows over the ground surface; large volumes of water are swiftly transported to local water bodies and can cause flooding, coastal erosion, and can carry many different pollutants that are found on paved surfaces. 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 is desired, and the optimal capture measure is explored in the paper. This study provides commentary to assist policy maker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planning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designing optimal capture measures under the threat of future extreme events and climate change. Community attitude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a range of factors, including knowledge of urban water problem, are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ssessment of stormwater runoff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achieve urban water security. For this purpose, we explor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ormwater runoff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by Japan, Vietnam and Thailand.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abilities of Japanese, Vietnamese and Thai stormwater runoff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manage water scarcity and achieve water resilienc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stormwater runoff management to guide future optimal stormwater runoff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within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dditionall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nsite facilities, including those for water harvesting, reuse, ponds and infiltration, are explored to establish adaptation strategies that restore water cycle and reduce climate change-induced flood and water scarcity on a catchment scale.  相似文献   

16.
Academic and corporate interest i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risen considerably in recent years. This can be seen by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and in particular by journal special issues. To establish the field furthe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First, it offer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aking 191 papers published from 1994 to 2007 into account. Second, it off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comprising three parts. As starting point related triggers are identified. This allows putting forward two distinct strategies: (1) supplier management for risks and performance, and (2)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It is evident that research is still dominated by green/environmental issues. Social aspects and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are still rare.Both practitioners in companies and academics might find the review useful, as it outlines major line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Further, it discusses specific feature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research; this should stimulate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以水专项在辽河流域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及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为基础,分析"十三五"时期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需求,提出构建成套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管理大平台、全面建设并优化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行水环境管理的动态调节机制和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水环境管理研究思路,并指出研究应密切结合地方管理,充分发挥地方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地位,为水专项第三阶段"综合调控"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地区,雨水径流往往携带大量不透水下垫面富集的热量汇入受纳水体,从而对其造成热污染。目前,针对雨水径流热污染危害的研究及其控制标准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缺失。阐述了雨水径流热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环境的影响,对评价热污染负荷的常用参数、控制径流热污染的政策标准和技术手段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雨水设施、项目或片区径流热污染负荷削减控制的量化计算方法,对目前我国常用雨水源头减排设施对径流热污染的控制效能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我国实情给出了雨水径流热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外旅游小城镇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咏  陆林  杨兴柱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2):2147-2160
城镇化与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旅游小城镇成为旅游热点及研究焦点。为探讨旅游小城镇研究现状及趋势,在参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论述国外旅游小城镇研究进展。从旅游地演化、旅游影响、利益主体、居民感知、产品开发与企业行为、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分析旅游小城镇研究内容,总结研究理论和方法。结果表明,国外旅游小城镇研究领域广泛,数据容量和时间跨度大、区域尺度选择呈二元化、重视时空比较研究,强调多种理论的综合研究和定量分析,可为我国旅游小城镇研究提供借鉴。今后应完善旅游小城镇研究体系,拓展研究时空尺度,注重多理论综合分析及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加强旅游小城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利于预测旅游小城镇发展方向,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