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37 9801387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遥感研究/喻权刚(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一1997,3(3)一46一51,57环信S一20 在地形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利用不同时相的航空遥感信息,结合野外实测调查资料,求算淤地坝区间淤积量、平均侵蚀模数,研究分析淤积量与坝高、淤积厚、淤积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侵蚀模数求算方法、区域土壤侵蚀量估算等。经初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图1表4参6X37 9801388降雨径流污染及其控制述评/杨新民…(西安理工大学)//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中科院·水利部…  相似文献   

2.
X37 9802609论我国牧区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赵淑银(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通极/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一1998,18(1)一35~38环信S一48 牧区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重要的战略位置,牧区水土流失特点及成因同样存在着显著的特殊性。在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水土流失已成为主要因素。必须尽快引起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对牧区水土流失状况、特点吸成因分析,结合牧区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论述了牧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以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制定适合牧区特点的水土保持方…  相似文献   

3.
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水蚀风蚀交错带是黄土高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和黄河下游河床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其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加之晋陕蒙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鉴于治黄和煤田开发及生态环境整治的紧迫需要,以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为试区,分析研究了该区水蚀风蚀时空分布规律及脆弱生态环境特征,提出以防治水蚀和风蚀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防蚀固沙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X37 9602679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通报/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一1996,16(1)一3~182环信S一4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也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广泛应用,在Gis信息系统支持下,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地利用决策系统、坡耕地利用水土保持决策系统和水土保持专家系统等新技术已在区域治理和流域综合治理中得到推广应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已从定性描述时代跃进到定量时代,速度和质量大为提高。本专辑报道了:水土保持规划治理的回顾与展望等34…  相似文献   

5.
环境地学     
X144 9800673山地城市地貌环境问题研究/徐刚(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3)一229一232环信X一58 运用环境学和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城市的环境特点和间题。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地貌环境间题严重,城市地貌环境的致灾性强,大气污染的地貌环境作用显著和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的人为退化等。并提出了城市地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图1表2参4X144 9800674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研究回顾与展望/雷阿林(水利部·国家环保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二//水土保持通报/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护研究所一1997,17(3)一37~…  相似文献   

6.
环境生物学     
X17 9801296论环境生物学/严国安(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4)一289~292环信X一58 从环境生物学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趋势,对环境生物学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及其地位进行分析,探讨了环境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方向及其分支学科体系。参12X171 9801297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生态系统研究一以上杨试验区为例/廖安中(广东省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水土保持研究/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一1997,4(3)一90一102,110 环信S一23 本区自然生态系…  相似文献   

7.
环境地学     
X144 9902061土壤与环境间题国际研究概况及其发展趋向一一参加第16届国际土壤学会专题综述/赵其国(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1998,30(6)一281~290,310 环信S一38X144 9902062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径流的效应/穆兴民…(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委会一1998,12(4)一119一126 环信X一12X144 X37 9902060关于荒摸化研究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崔书红(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一1998,(12)一2。~21,36 环信X一7 本…  相似文献   

8.
X24,9600758关于人口与环境两大国策对经济影响的思考/彭坷珊(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1995,8(3)一1~5环信X一39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中根本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根据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过快的增长速度,独特的人口结构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对策:1.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邝.强化国情意识,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3.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地利用与植被恢复情景,使用USLE和土壤风蚀方程对坝上地区水蚀和风蚀强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2015年坝上地区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均值分别为8.83±5.15 t·ha-1·a-1、4.37±6.62 t·ha-1·a-1和13.22±8.18 t·ha-1·a-1;风蚀占总侵蚀67%,水蚀占33%。(2)土地利用调整情景下,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分别减少4.9%~9.9%、2.9%~8.3%和4.3%~9.3%;土地利用+植被恢复情景下,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则分别减少6.3%~13.8%、5.2%~16.2%和5.9%~14.3%。(3)土地调整面积与风蚀强度减少率呈对数关系,与水蚀强度减少率呈指数关系,与总侵蚀强度减少率呈线性关系(P<0.01)。本文结果可以为土壤侵蚀方程计算及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遥感     
X87 9903674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高志强…(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1999,3(1)一66一70环信X一135X87 9903675海洋表面膜特征的SAR图像探测/黄晓霞…(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1999,3(l)一48~53 环信X一135X87X吕26 9903676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宏观生态环境监测/黄雅琴(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蒙古环境保护/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一1999,11(1)一16~·18环信X一79一45一环境遥感~~…  相似文献   

11.
XZ 9800747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全川(北京大学)//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7,16(9)一15一17环信X一100X21 9800748城市水土流失与环境治理/张恒君(山西晋中地区水利水保局》二//水土保持通报/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一1997,17(3)一16~20 环信S一48 对黄土高原山区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环境、成因和特点及对城市环境的危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1、提高全民对城市水土流失危害的共识;2、城市修路、建筑弃土弃碴和工矿企业“三废”处理,应纳入总体规划中,严格执法;3、设立相应科研机构专门研究城市水土流失;4、…  相似文献   

12.
环境地学     
X144 9602606土壤侵蚀预报研究的新进展/陈奇伯…(甘肃省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本刊编辑部(郑州)一1996,(2)一20~23环信S一58 综述了近年来新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列举了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R USLE);水蚀预报项目(WEPP)的剖面模型、流域模型和网格模型,将降雨引起的土壤颗粒分散和由地表径流引起的土壤颗粒搬运以及对沉积泥沙的再分散再搬运、泥沙沉积都看作是彼此独立过程的海尔辛一罗斯(Hairsine Rose)理论,清楚区分山坡汇流和沟道径流的输沙过程,由威尔古斯(willgcose)等人提出的集水区发展理论,朱利恩(Julien)和西…  相似文献   

13.
X53 200501467 土壤重金属形态对径流中重金属流失的影响/章明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水土保持学报/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4,18(4).-1-3,88 环图S-20 士壤重金属的积累可促进地表径流中重金属的流失,流失量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有关。田间观测和室内模拟淋洗试验的结果都表明,径流或淋出液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的交换态(包括水可溶态)重金属;土壤重金属总量与径流中重金属浓度相关不明显;用稀盐(0.01mol/L CaCl2) 和1mol/L NH4OAc提取的土壤重金属量与径流和淋出液中重金属浓度都呈显著的相关,可较好地表征土壤中重会属流失潜力。表4参10  相似文献   

14.
X379702719城镇侵蚀及其防治/柴宗新(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一1997,(l)一29~32 环信S一58 城镇浸蚀是土地侵蚀的一个类型,包括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侵蚀、城镇诱发侵蚀和’城镇垃圾侵蚀。城镇侵蚀以人为侵蚀为主,侵蚀强度大,对下游危害严重,治理投资大。城镇侵蚀防治对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治管结合。健全法制;搞好勘测、规划;施工中防止土地侵蚀;加强城镇水的管理;加强城镇垃圾综合处理。参13成的极度恶化的矿山环境,从治理整顿矿业秩序人手,实现矿业的有序开采。探索出土地复垦治理的…  相似文献   

15.
环境生物学     
X1712(X)0(X) 036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傅伯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理学报/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一1999,54(3)一241一244环图K一3 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采样分析,从小流域、坡面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三个尺度层次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19%年比1984年该流域坡耕地减少了43%,林地增加了42%,草地增加了5%,土壤侵蚀量减少了24%。坡耕地一草地一林地土地利用结构具有较好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且前期土…  相似文献   

16.
X24 9500141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彭敏…(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一1994,13(2)一44~49环信Q一28 本文根据作者对青海湖地区环境现状和人类活动的实际调查,分析该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的特点,探讨了生态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目的是为深人研究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在环境演变的地位提供一些证据。调查后认为: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是近30年来生态环境演变的催化和诱导因素。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影响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X512(X) 303236干早区地表石油污染物风蚀作用大气传输量估算研究/周华荣(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入力3,4(3)一15~18环图X一4 通过焉首盆地石油开发区石油污染物水环境污染途径特点的分析,认为落地油将通过风蚀作用由大气传输以降尘的形式落人水体,对水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以土壤侵蚀的风洞实验求得污染源源强,采用高斯模式对地表风蚀作用的传输量进行估算,进而对石油开发区落地油通过大气传输途径对区域水环境(博斯腾湖)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为人们了解干早区石油…  相似文献   

18.
X37 9603259黑河下游地区王地荒漠化及其治理/陈隆亨(中科院沙漠研究所)//自然资源/中科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考会一2996,(2)一35~42 环信N一2 土地荒漠化的表现有: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植被退化;土壤盐渍化;土地风蚀沙化。土地荒漠化过程与水分的保证状况密切相关,也与地形和沉积物条件有关。黑河下游地区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上游来水量减少;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灌溉。对策:迅速解决水源问题;加强绿洲的巩固和建设;保护土地资源。图3表3参2一次完成。因而对作物需要的日光、空气、水分、养料四大因素的调节利用达…  相似文献   

19.
X24 9703289人类活动对天水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王宏(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干早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委会一1997,11(1)一39~43环信X一12 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夭水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剧增,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水资源及土地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并努力探索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治理模式及防治对策,做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重视长期的生态效益。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资源/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7…  相似文献   

20.
X249902801中国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彭坷珊(中科院国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城市规划汇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一1999,(2)一25~30环信TU一26 生态系统是社会再生产的自然环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使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损失比以往更大,并进一步暴露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和以农村为纽带的环境退化正破坏和延缓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退化症结,根据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