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深刻剖析了2009年度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中有关技术层面的种种问题:技术路线不够完善,污染物核算方法不够灵活,产排污系数失真且使用随意,数据审核形同虚设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修正技术路线,调整污染物核算方法,动态更新产排污系数并约束使用,加强数据审核。技术问题的总结和解决为准确提供"十二五"减排基数和建立"十二五"环境统计技术体系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回顾与展望     
时值创刊五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为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对本刊的关心和支持,更为有利于把这深深的谢意体现在未来的办刊工作中,有必要对本刊创刊的背景,五年的成功与不足,作一简要的回顾与展望.八十年代后期,我国环境管理逐步确立和推行了八项制度和措施,环境监测四级网络基本形成,并开始实施我国第一套《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988年10月,国家环保局举办了首期全国环境监测站长岗位培训班.这表明,环境保护的各方面工作都在强化,尤其是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更为迫切的要求.环境监测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面临着建设队伍、提高技术和完善管理等方面的大量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讨、解决.因此,创办一个刊物,为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提供阵地,便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3.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次年会以“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制定“十二五”规划、探索环保新道路等议题进行研讨,这对于我们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今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即将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使现代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预计,今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达4000美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也得到加强。2006至2009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7%、131%。今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这些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凸显了中国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心和能力,也诠释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行动。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还排在世界百位左右;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逐步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推动发展、实现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同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时期,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发展谈环保,是不现实、不可行的;而离开环保谈发展,也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问题,绿色经济、低碳发展等新的理念和实践层出不穷,为中国环境与发展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和国际发展的新趋势,都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努力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前不久,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包括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模式的转型、发展路径的创新。   生态环境问题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测量仪和助推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我们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推动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绿色发展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再造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我们将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消费,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个人在这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乘上13亿人口,就会产生巨大效益。改善人居环境,既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又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将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状况的新期待,加大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们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宜居环境。   二是遵循自然规律,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往往不可逆转,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区域间自然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差异大,适宜生存发展的空间相对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紧张。必须为子孙后代着想,既给当代提供发展的支撑,又给未来留下发展的基础。我们将加强综合规划与管理,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差别化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政策,在保护生态系统整体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三是加快改革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与活力。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抓紧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健全相关法规和标准,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实施有利于生态环保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决定着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我们将把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等技术,选择一批重点领域和项目集中力量攻关,广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需要各国不懈努力,也越来越需要深化国际合作。我们主张,各国应加强对话,携手应对,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努力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持续实施,切实落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支持,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   长期以来,你们为中国环境与发展事业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国合会委员和专家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让重要陆地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强化科技创新与支撑等建议,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向各位委员、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国合会是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的桥梁与纽带。明年是国合会成立20周年。衷心希望各位委员和专家站在新的起点上,把握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特点,更加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研究环境与发展领域有关重大战略、政策措施、实施路径等问题,积极为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委员和专家在北京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4月 1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邹家华副委员长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环保系统的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丁中元副站长介绍了全国环境质量状况 ,并对邹家华副委员长关心的淮河及太湖的环境问题做了汇报。在会上 ,邹家华副委员长就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问题、环  相似文献   

5.
2000年3月3日~17日加拿大环境专家Shenfled先生应邀到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进行为期15天的国际学术交流,就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技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空气质量预报、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以及空气TSP源解析等与中方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Shenfeld先生还详细介绍了加拿大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展情况、现有模式以及国际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动态。在讨论中,Shenfeld先生针对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和24h仪器监测的不同点,特别是使用β射线法测定TSP的数据对比分析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同时S…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人们,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认识问题;认识问题是调查研究,是把客观存在而通常又未被人们确切把握的问题,来一个“质”和“量”的、有把握的描述,从而为解决问题打开通道.我们经常讲,环境监测所获取的大量科学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这种“提供决策依据”的工作,就是一种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产生于决策之前,而不在决策之后.它是人们认识环境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环境监测,就没有环境的定量化管理;没有环境监测的正  相似文献   

7.
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场地污染是长期工业化的产物,呈现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构成了对人类和环境的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有关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概念,分析了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来源以及危害,着重阐述了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污染源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污染源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和执法的重要依据这一事实,从污染源监测的业务特点和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分析、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等几方面,分析并研究了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开发时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有机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两者结合具有相得益彰的环境保护价值,可有效地解决以往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农村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环境监测部门技术监督职能的理论和法律依据有关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监督职能问题,通过十多年来广大环境监测科技人员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日益被人们所确认.尤其是全国第四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确定了“环境监测面向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的环境监测基本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上科学地阐明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有人比喻是环境保护的两只手:一是对环境质量的技术监测与监督;一是对环境质量的行政法制监督管理与科学决策.二者共同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控制环境污染、服务环境管理和环境科研方面起重要作用。我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现在已建国家、省、市(地)、县(区)四级监测站1100多个,环境监测专业人员17,000多人,如果把各部门的专业监测人员计算在内,全国已有六万多人,担负着繁重的监测工作。当前的问题是,我们的同志往往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环境监测的方向、任务不很清楚,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做好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用混凝脱色-CASS技术处理绒线印染废水,有效地解决了废水的脱色和COD的去除问题,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污水排放标准,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论"两大体系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如何认识环境监管体系?环境问题以其变化性、复杂性、不确定性、长期性和冲突性的特点标志其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也因此要求环境管理必须用系统的思维方式,采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构建环境管理支撑体系。当前,环保事业已经进入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环境监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在刚刚结束的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明确指出要“不断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曾培炎副…  相似文献   

14.
环境科学领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传统方法受到挑战,新的观点正在不断涌现,风险分析在许多层次被推上了决策领域,人类健康所关注的是一系列影响,不仅仅是癌症,生态系的复杂性正显现了环境科学的能力。为了探讨环境领域变化趋势及其对未来的影响,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举办了4次圆桌讨论会,来自工业界、学术界、环保组织和政府部门的19位专家就环境科学现状、污染防治技术、健康影响研究和环保政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南京禄口机场飞机噪声扰民和降飞尾流危害问题引起了江苏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南京市环保局牵头成立了“禄口机场环境污染调研技术组”,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机场噪声扰民范围技术界定工作。9月底南京市站会同有关部门绘制了机场飞机噪声等值线...  相似文献   

16.
解振华局长监测站是环保局的技术支撑部门,是吃“皇粮”的单位,要靠你们提供所有监测的数据和环境统计的信息。如果数据和信息提供的不准、不全、不及时,都将直接影响环境决策的结果。因此,我们要舍得往监测和信息上投入,把各级监测站建设成人员精、装备良、面貌新的单位。王心芳副局长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交替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多,需要抓住重点,讲究工作方法,急事急办,有条不紊。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快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的建设;②抓紧城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试点工作;③加快环境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扰民问题涉及面广、投诉量大,以现有的环境行政手段,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解决污染扰民问题的强烈愿望。提出解决污染扰民问题,首先要提升环境行政手段,加强污染扰民的源头控制;其次应运用法律援助手段,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再次必须引入司法调解手段,建立有效的污染投诉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解析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近年来新兴的大数据及挖掘、分析技术,对大数据解析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析。以城市局部地区大气细颗粒污染物PM2.5浓度计算为例,筛选了PM2.5浓度历史数据、气象条件、交通状况、人群活动情况、网格道路状况等数据为影响特征量,分析了用神经网络法进行大数据解析和推演的原理和数学过程,是用数学、计算机、统计等方法研究解决多元、非线性复杂环境问题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多管齐下为说清环境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例,提出针对区域环境状况、污染分布与污染物特征,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基础能力、监测技术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监测队伍建设,为说清环境问题提供基础、技术、组织保障。通过历史资料分析与跟踪监测相结合,日常巡查与关注媒体信息和城建动态相结合,重点排查与专家分析相结合,定点监测与敏感部门日常联系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力争说清各类复杂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环境物联网运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感知生态环境的变化,监测环境质量、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通过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整合,辅助环境管理决策。近年来环境物联网得到长足发展,但现有的环境物联网体系无法满足多种任务和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数据质量和精准度缺乏保证,数据传输能力有限,数据共享还未打通,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笔者系统分析了环境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现状与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环境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