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起爆网路可靠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高耸构筑物爆破拆除3种起爆网路可靠性的计算与分析,电子数码雷管起爆网路系统通过在系统连接形成起爆网路后对全爆破网路进行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功能检测,确认网路中的每一发雷管都是完好的,来确保起爆网路系统的可靠性,使其可靠度达到99.91%,比复式导爆管雷管接力式簇并联起爆网路提高了6.39%,比单式导爆管接力式簇并联雷管起爆网路提高了16.48%。为使高耸构筑物能够按照爆破拆除设计方案安全、准确地倒塌在预定范围内,应优先选用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的电子雷管起爆网路系统进行实际爆破拆除。  相似文献   

2.
储罐地基沉降常引起罐壁的几何变形,严重危害储罐的运行安全。基于地基沉降的实测数据,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地基沉降下大型浮顶石油储罐的结构变形响应。有限元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环墙式地基、加强圈及肋板、抗风圈及支撑、包边角钢等实际结构,以及材料特性对罐壁变形的影响。采用Fourier级数将储罐地基沉降的实测离散数据拟合为若干阶谐波组合的形式,模拟地基单次谐波沉降对罐壁变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基组合谐波沉降在最高液位下引起的罐壁径向变形公式,并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此拟合公式可普遍用于工程实践中10×10~4m~3大型储罐地基沉降引起的罐壁变形计算,评估在役储罐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在最大限度科学回收地下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地表构筑物安全,以国内某大型矿山为工程背景,采用空区监测系统(CMS)结合DIMINE/FLAC3D建模技术,构建露天转地下开采对地表构筑物影响分析三维可视化计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露天转地下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构筑物水平位移、倾斜、曲率、沉降。结果表明:数值计算获得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结果,与矿山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该矿山开采1 650 m阶段后监测点最大倾斜指标为9 mm/m,接近允许值上限,因此,其最大合理开采深度为1 650 m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工贸行业企业法人单位达509.6万家,其中粉尘涉爆企业数量众多,粉尘防爆专项治理也是安全监管执法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江苏昆山"8·2"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发生以后,也给国内相关粉尘涉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工贸企业粉尘涉爆隐患排查治理主要集中在建构筑物、除尘系统、防火防爆、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工程的安全性,合理确定软土地基安全性参数的取值,对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软土地基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和预钻式旁压试验,分析了软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由载荷试验得到的软土竖直向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在水平位置上的分布虽然各不相同,但差距并不大;采用预钻旁压仪得到的水平向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与深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基于表层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值提出了各向异性指标,并由各向异性指标提出了采用预钻旁压实测值确定不同深度处竖直向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南平市爆炸物品服务公司成功地对建瓯市建材厂一座高53米的烟囱成功地实施了定向倒塌控制爆破.实施爆破的建材厂烟囱地处水南古城街边,是建瓯繁华地段,爆区四周构筑物密集.仅有南面为可利用厂房内空坪;必须定向爆破拆除该烟囱.东面建瓯市酒厂;西面为四排五层砖混民房;北面一排五层砖混民房,并有高压线、通讯线、福汾公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大量隧道和地铁开始修建,浅埋暗挖已经成为主要施工方法,但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地面周围建筑物的变形,因此如何保护沿线建筑物的安全已经成为城市隧道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接线端工程在施工中下穿多栋高层建筑的实际问题,分析了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机理及隧道开挖引起建筑物的变形特征,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动态施工模拟,同时加强现场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反馈指导施工.研究表明,在复杂岩石地基开洞工程中,科学合理地分析临近建筑物与隧道的相互影响,采取的施工方法及加固措施合适,则隧道开挖对临近建筑物沉降与倾斜变形均可以满足现行控制标准,可为依托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指导及可靠保证.研究结果可估算实际工程中的隧道开挖对周围建筑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量及倾斜,对以后类似工程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轮胎突爆的紧急处理:轮胎突爆时,车身迅速倾斜,方向盘向爆胎一侧急转,此时驾驶员是不能慌乱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全力控制,紧握方向盘,保持车身直向前方,并迅速抢挂低速档,利用发动机的阻力制动车辆。千万不要使用制动器,以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危险,也给后车有准备时间,避免成串的车辆相撞。逐步减速后,选择适当地点紧靠路边停车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沿空留巷顶板岩层垮落到底板时,会影响底板的受力和变形,进而导致底臌,底臌的产生将直接影响采煤工作开展。为了对巷道底板的变形机理进行研究,根据空留巷底板受力特点,将巷道底板视为弹性地基梁,建立顶板岩层垮落在巷道底板上的不均匀荷载作用下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通过对高阶微分方程求解,分析巷道底板任一处的挠度、转角、弯矩及剪力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内力分布规律对底板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防止底板变形的措施,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装防雷装置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在遭受雷电袭击时,保证建筑物、构筑物不遭受破坏或烧毁.可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身安全及设备、财产不受损坏。因此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必须设计合理,正确施工,并需长期维护,使之能确保被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之一处理不好,不仅不能得到可靠的保护,反而会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处于危险的状态,特别是矿区有60%都处在多雷区,所以对防雷措施以及防雷的设施的设计、施工、维护就更显重要。 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变形、失稳、破断的演化特征,结合潘二矿1212(3)工作面地质与工程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探讨了巨厚砂岩直覆和无坚硬岩层2种条件下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破断失稳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受倾角影响直接顶冒落、滑移,充填下部采空区,基本顶中上部挠度最大而发生断裂,破断裂纹逐渐向基本顶两侧及相邻岩层演化;大倾角煤层倾向岩层间的联动时序性破断是形成非对称拱形承载结构的主因;预裂爆破巨厚砂岩顶板、充填开采软弱岩层工作面可促使关键块体组成的拱形承载结构形成,保证大倾角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爆破工程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当前工程爆破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防范三方面出发,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爆破工程安全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中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问题,在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爆破工程安全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通过对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多指标综合测度的计算以及指标定权等过程,实现了对爆破工程的安全综合评价.在各评价指标权重和识别准则的确定上,分别采用了信息熵和置信度识别准则,避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中在这两方面的缺陷,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实例分析表明,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爆破工程安全评价问题的研究,理论上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是可信的,从而为爆破工程的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热场对深部倾斜采空区煤自燃区域划分的影响,通过对采场空隙结构和耗氧速率进行分析,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通风方式下热环境对采空区流场及自燃带影响。结果表明:受倾角工作面、采空区空隙率及地温梯度综合影响,下行冷风与受采空区浮升力作用的热风在工作面中下部汇合并涌向工作面,使工作面局部温度升高;上行通风方式采空区蓄热范围大于下行风,回风侧温度更高;上行通风自燃带进风侧范围25~40 m,回风侧范围21~52 m;下行通风自燃带进风侧范围15~40 m,回风侧范围15~24 m;结合工作面实测参数,上行风回风侧自燃带范围19~47 m,与实际误差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倾角采空区热场条件对自燃带划分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杰  黄冬梅  张立龙  李俊 《火灾科学》2011,20(4):227-234
室外风是影响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六个不同火灾场景温度场、能见度及CO浓度场变化过程,定量总结了不同风向、风速条件下侧向全开竖井结构内烟气运动规律。模拟结果发现,迎面风作用下,竖井内会产生较高滞止压力,中性面位置上升,上部烟气加速向竖井下部蔓延,下部烟气通过开口排出;背面风作用下,中性面位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爆破后由急倾斜且具有水平裂隙发育岩体组成的边坡稳定性及其内部破坏规律,最终总结出爆破高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特征,使用基于颗粒流理论的PFC3D进行该工况模拟。利用PFC3D中的JSET和Bonds模拟非连续和连续性的岩体构造形式,以对实际的岩体中岩块和裂隙发育进行模拟。针对存在该类型构造发育边坡的实际工况,设置了13个爆破点的6个爆破方案进行模拟。研究了模拟结果表现出的边坡内部裂隙和位移随爆破高度的变化规律。其表明了对于同时起爆各爆破点而言,爆破高度越高爆破后边坡越稳定的结论,并分析了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说明了结论的普适性,同时该边坡实际的爆破情况也支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前河金矿泥质软弱破碎矿脉下向进路回采过程中超爆、上下盘围岩大面积垮塌、爆破后支护作业困难等问题,在总结分析软弱破碎岩体爆破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减震控制爆破基本理论,提出了“预留顶板充填体减震层、径向不耦合装药、控制边眼装药量、秒延期多段别控制起爆”等系列综合减震控制手段,据此分别针对Ⅳ级和Ⅴ级破碎岩体提出了2种具体的浅眼回采控制爆破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回采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2种方案均能够有效的控制回采边界,爆破后进路顶板充填体和上下盘围岩完整性良好,为后续采场出矿、支护等创造了有利的时空条件,且炸药单耗较原方案均有所降低。研究成果可分别在矿区范围内类似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差异进化算法的爆破震速参数识别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爆破震动衰减特性研究通常采用经典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实现。如何根据不同爆破条件合理选择公式中的场地系数K和衰减指数α是确定爆破控制参数的关键。实际工程分析中,通常采用可监测参数反演识别方法获取K和α值。以大连地铁2号线201标段接收井横通道爆破作业为背景,基于差异进化(DE)算法中缩放因子F和交叉概率Cr贡献值的合理选择,研究萨道夫斯基公式K和α的反演问题。首先,通过对算法中F和Cr不同取值对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得到各向震速条件下收敛最小的F和Cr值;然后,根据F和Cr取值反演K和α参数。工程实践表明,基于DE算法反演识别得到的K和α值代入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得到的垂向、纬向、经向速度及合速度与实测速度变化趋势一致,并处在合理误差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
Friction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hoe sole, floor, contamination, and inclined angle of the floor surface on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 shoe sole samples included composite rubber outsole samples with and without V-shaped tread design. Unglazed ceramic tiles of both flat and tiles with molded profile design were tested. The contamination conditions included dry, wet, and glycerol-contaminated conditions. The inclined angles included 0°, 5°, and 10°. A Brungraber Mark II slipmeter was u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four factors affected friction coefficient significantly (p < 0.0001). Flat rubber soles had higher friction coefficients than the soling samples with V-shaped tread design on all tested floors and inclined angles under wet conditions. Flat soles, however, had extremely low friction when tested on flat floors under glycerol-contaminated conditions. The floors with molded grooves perpendicular to friction measurement direction had the highest friction coefficients than all other floor conditions under both the wet and glycerol-contaminated conditions except the wet/flat sole/10° condition. A regression model with a cosine function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inclined angle of the floor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is model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p < 0.0001 with an R2 of 0.97.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地应力场对直眼掏槽破岩的影响,提出了基于Schwarz交替迭代法和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的掏槽区岩体的应力状态方程,同时对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单孔直眼掏槽破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炸药爆炸前期和中期,初始地应力场对结果影响较小,主要是槽孔爆炸应力场起主导作用,在爆炸后期,初始地应力场对爆破后裂纹的扩展具有导向作用,裂纹扩展主方向趋向于最大初始地应力方向。进一步分析表明,岩体在初始地应力场与爆炸应力场共同作用后,在空孔和槽孔圆心连线上产生最大拉应力,并且在不同地应力条件下最大拉应力模拟值的发展趋势与理论计算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0.
Ground vibration is a side effect of blasting and causes the destruction of buildings and other surrounding facilities. Different damage mitigation standards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is connection. Ground vibration is affected by parameters of blasting pattern design, distance from blasting site and explosive weight. In this research, ground vibrations data generated by 20 blasts in Sarcheshmeh copper mine, Kerman, at 47 locations have been recorde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has been trained using these peak particle velocity (PPV) data and other parameters such as block volume and explosive type employed. The trained network is capable of presenting appropriate specifications for the safe blasting pattern,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in question and its allowable vibration. The network outputs include burden, spacing and total weight of explosive used. To verify training corrections, network was tested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651, 0.77 and 0.963 were obtained for the total explosive weight, burden and spacing,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explosive type were studied with due regards to recorded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