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京市20种蔬菜氟,硫,氯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1年起连续三年在南京市的四个主要蔬菜基地采集了不同季节的20种常用蔬菜样品,测定了食用部位中氟、硫、氯3种元素的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元素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清洁对照点,叶菜类蔬菜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大部分蔬菜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三元素中氟污染最重,氯次之,硫最轻,且硫、氯含量有逐年减小趋势;工业大气污染源对蔬菜品质有一定影响,应注意蔬菜基地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郊菜区大气及蔬菜中氟化物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调查了杭州市郊菜区大气及一些主要蔬菜中氟化物的含量及分布,并对蔬菜中氟化物含量与大气氟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郊菜区个别蔬菜中氟化物含量已超过有关标准,这主要与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有关;蔬菜中氟化物含量与大气氟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口岸进口的629批朝鲜、加拿大、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煤炭中灰分、硫、砷、汞、氟和氯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各进口国煤炭中各元素的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推断了各元素的赋存状态.采用稳健统计技术估算了河北进口煤整体样本中硫、砷、汞、氟和氯元素的代表值,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整体样本进行了分类,采用因子分析确定了各元素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加拿大煤中砷元素含量明显偏高,硫元素分布较窄;朝鲜煤灰分和汞含量较高,汞主要以硫化物或硫化矿物的形式存在;俄罗斯煤中汞含量较高,主要存在于黏土矿物中,赋存状态复杂;澳大利亚煤中氯含量较高,汞元素主要为铝硅酸盐(黏土矿物).整体样本中硫、砷、汞、氟和氯元素的代表值依次为0.3%±0.208%、0.328±0.137μg·g~(-1)、6.56±3.432μg·g~(-1)、0.028%±0.014%和129.7±79.504μg·g~(-1),各元素含量整体水平较为平均,可区分为3个水平,主因子特征描述为Ash-Hg因子和S因子.  相似文献   

4.
汽车尾气对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公路边污染区(离公路50m以内)和对照区(离公路100m以外)土壤和蔬菜铅含量的研究发现,在公路边50m以内汽车尾气明显增加了土壤和蔬菜的铅含量;T检验结果表明污染区和对照区总铅含量有显著差异,有效态铅含量则无显著差异,说明土壤总铅转化为有效态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蔬菜铅含量随蔬菜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污染区的莴笋、大葱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对照区的包白菜铅含量高于污染区,这可能与不同蔬菜品种的生理特性有关。土壤铅绝对量的增加与车速、车流量有较大的关系;车速快、车流量大,则铅含量增加明显。蔬菜铅含量的增加受车流量、车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典型有机设施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北京市典型有机设施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法,选取北京市5个有机设施蔬菜基地中125个土壤样品和77个蔬菜样品进行了Pb、Cd、Cr、As和Hg含量的检测、统计分析与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了重金属在蔬菜中的迁移规律,并结合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采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由于蔬菜摄入导致的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5个设施蔬菜基地中有极少数土壤样本Cd含量超标,有极少数叶菜样本Cr含量超标,其他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污染指数评价表明5个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排序为:基地5基地1基地3基地2基地4,主要由土壤Cd累积所致。土壤重金属与理化性质相关性表明,5种重金属含量都受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较大。总体上,5种重金属在土壤-蔬菜中迁移能力排序为:CdHgAsCrPb,在不同类蔬菜中的富集系数排序为:叶菜类茄果类瓜果类豆菜类。5种重金属造成的目标危害系数大小依次为:CdPbAsHgCr,不同类蔬菜的综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值排序为:叶菜类茄果类瓜果类豆菜类,所有蔬菜单一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和复合危害系数都远小于1,说明单一重金属和复合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和儿童都没有明显的负面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着重调查研究了东莞蔬菜地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2002年10-12月采集蔬菜地土壤样品37个,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东莞蔬菜地土壤样品中均检出有机氯,其中DDE与艾氏剂的检出率为100.0%;17种有机氯农药总含量(∑17OCPs)范围为2.47~82.23 ng·g-1,均值为22.53 ng·g-1.含有7个Cl取代基的有机氯农药即七氯与环氧七氯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尽管东莞市蔬菜地土壤中DDTs的含量明显低于省内外其他地区蔬菜地土壤DDTs含量,但东莞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主要以毒性较强的六氯代有机化合物为主,因此东莞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设施菜地中土壤污染将直接关系到蔬菜产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为评价设施蔬菜连续耕种对土壤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的影响,选取连续耕种2、4、7、15年的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中7种重金属和15种抗生素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4、7、15年棚内土壤中Cu的含量显著高于棚外,并且棚内土壤中Cu的含量随着设施蔬菜耕种年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15年棚内Cd含量和7、15年棚内Hg含量显著高于棚外。所有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属于安全范围。设施菜地土壤中Cd、Cr、Cu、Hg、Ni、Pb均有不同程度富集,其中15年棚内Cd富集明显,达到重度富集。PLI表明经过7年和15年设施蔬菜耕种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较棚外污染严重。所有棚内土壤中15种抗生素总量均高于棚外,在2、4、15年棚内土壤中抗生素总含量分别是棚外的2.36、2.02、2.63倍。检出最高的抗生素为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有少量检出。种植设施蔬菜增加了部分重金属和抗生素的污染,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污染趋向严重。建议从化肥、有机肥和农药施用等污染源头进行合理控制,保障设施蔬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云南部分蔬菜中氟积累特征及其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锋  段昌群  侯永平 《生态环境》2004,13(3):327-329
对云南蔬菜产区部分蔬菜进行了分析,发现氟残留量普遍超过了1 mg/kg。在所检测的蔬菜中,菠菜的水溶性氟平均含量最高,为13.18 mg/kg。就叶菜类不同组织器官来看,氟的分布是:叶中的氟残留量>根中的氟残留量>茎中的氟残留量(以干质量计算);就不同叶位来看,从老叶到幼叶氟残留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合蔬菜产地的土壤分析结果,认为蔬菜中氟残留量不仅与土壤氟含量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施肥状况、蔬菜类别有关。文章还提出了减少蔬菜中氟残留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76个样品中重金属元素铬、铅、镉和汞的含量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在不同城市不同蔬菜品种之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蔬菜中铬、铅、镉、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19、0.0962、0.0257和0.0014mg/kg,其中铬、铅、镉含量超出了国家卫生标准的允许量的蔬菜样品分别有1.3%、13,2%与13.2%;4种重金属在10种蔬菜中的平均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铬→铅→镉→汞;铅、镉是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调查了1、5.8、11a棚龄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o.Cr、Cu、Hg、Fe、Mn、Mo、Ni、Pb和Zn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使用年限的蔬菜大棚0-40cm土层内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很小;与棚外土壤相比,除la棚龄的土壤外,多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大棚使用年限的延长而有所增加;研究地区的蔬菜大棚土壤尚未发生重金属污染超标现象;大量施肥(复合肥)可能是导致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其林  黄昀  骆东奇 《生态环境》2000,9(4):270-273
重庆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Hg0.185mg/kg.CdO.231mg/kg.Pb21.09mg/kg.As.As7.03mg/kg,Cr47.92mg/kg;部分基地的土壤受到污染.主要污染物为Hg和Cd。由于城市区划的不同,土壤污染程度为近郊区>工矿区>远郊区。  相似文献   

12.
南京东郊典型蔬菜基地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分析表明:(1)在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下,地表水尚未受Pb、Cu、Zn、Cd和Cr污染,但有不同程度的氮、磷污染。(2)河流氮、磷污染比池塘严重。河流水中氨氮和水溶性磷的比例相对较高,而池塘水中硝态氮、有机氮和有机磷的比例相对较高,这种差别有助于识别地表水中氮、磷的来源。河流底泥中总氮、总磷和重金属含量(Cr除外)比塘泥高,表明河水氮、磷及重金属污染风险比池塘水高。(3)南京东郊蔬菜基地地表水中氮、磷及重金属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其次来自蔬菜栽培中有机肥过量投入造成的流失。因此,保护城郊地表水应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和蔬菜栽培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入手。  相似文献   

13.
新乡市郊区大棚菜地土壤重金属Pb、Cd、Cr和Hg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凯  王智芳  马玲玲  周丹  姚连芳 《生态环境》2013,(12):1962-1968
科学评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新乡市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Pb、Cd、Cr和Hg的质量分数,并参照HJ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菜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5.64、156.18、992.38、0.316 mg·kg-1。东黑堆、前河头、后河头和东水东菜地土壤重金属Cd、Pb、Cr均全部超标,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后河头土壤重金属Cd的质量分数达到33.78 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的111.6倍,东水东采样点次之,也超标66倍。除了前辛庄Hg污染超标127%以外,其他采样点重金属Hg均不超标。表层(0~10 cm)土壤重金属Hg质量分数高于耕层(10~20 cm),其他重金属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不同季节,Cr质量分数随着季节变化逐渐递增,Hg质量分数则呈递减的趋势;Cd和Pb质量分数没有明显规律性。不同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以后河头的为最高,达到了82.49,其他依次为前河头、前辛庄、东黑堆、东水东。总体上讲,新乡市近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远远超过Ⅴ级的限值3.0,前河头、后河头和前辛庄菜地土壤都处于极高风险的重金属污染状态;东黑堆和东水东菜地土壤也处于高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蔬菜硝酸盐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为了解广东省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分别对阳山、番禺、深圳等蔬菜生产基地和深圳市各流通领域中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特别是市民食用量较大的几种叶类蔬菜超标最为明显。定点监测结果表明,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与蔬菜的新鲜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蔬菜越新鲜其硝酸盐含量越高;在2次定点监测中,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都呈现出如下的趋势:生产基地的>批发市场的>超市和农贸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选取南通市不同功能区表土、地面灰为对象,测试重金属元素Pb、Zn、Cu、Ni、Cr含量,并评价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表土、地面灰中Pb、Zn、Cu含量较高,污染较为严重,Ni、Cr含量较低,污染较轻.重金属污染顺序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文教区〉住宅区.表土与地面灰重金属物质来源相似,一部分主要来自地壳物质,一部分受人为污染干扰.地面灰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潜在风险程度均高于表土,且崇川区工业区、商业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高,其余地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低.该项研究可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菜园土和蔬菜中镉含量水平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广州市各区、市菜园土和蔬菜中的重金属Cd污染状况,测定了95份土壤样品以及292份蔬菜样品中的镉含量,并对广州市各区市菜园土中Cd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叶菜类对重金属Cd的吸收和富集较高,瓜豆类较低。蔬菜中重金属Cd的含量受土壤中Cd含量的影响。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广州市蔬菜地土壤中的Cd平均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蔬菜则以海珠、番禺两区Cd含量相对较高,高于其它城市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8份蔬菜地土壤样品中的铜、锌、铅、镉、汞的含量,从城市化的角度研究了南京市郊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在“城区、郊区和农区”的水平空间变化和在层次间的纵向空间变化,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时间累积作用。结果表明,城市化影响重金属的水平空间变化,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着蔬菜地与城市距离的增加,在城区到郊区这一距离段呈下降趋势,在郊区到农区则基本不变;城市化影响重金属的纵向空间变化,蔬菜地各重金属元素表层减底层差值的均值,城区均为正值且绝对值较高,郊区和农区各值都在0浓度附近摆动且绝对值较小。由于受城市化的时间累积作用的影响,1999年土壤中重金属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1985年。  相似文献   

18.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蔬菜产地土壤Cd、Hg、As、Pb、Cr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省蔬菜地土壤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略高于20世纪80年代背景值外,其他4种均未超出,总体质量较好,然而各检测点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苏南部分地区污染较重,且部分点Cd、Hg、As远超过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值(GB/T18407.1—2001),表明苏南部分产地已不适宜生产无公害蔬菜。以GB/T18407.1—2001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指数法进行评价,全省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54,属1级安全。苏北、苏中、苏南分别为0.30、0.29、1.20,即苏南为3级土,属轻污染,苏北、苏中为1级土,属安全。苏中、苏北明显好于苏南。全省有15%蔬菜地土壤已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苏南,且Cd、Hg分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