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健  徐艺  刘亦文 《灾害学》2022,(1):147-150+157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提高京津冀应急预案质量,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来评价该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预案优化提供建议。选取京津冀5项代表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研究样本,首先,基于对预案文本的挖掘与分析以及借鉴已有研究关于应急预案评价指标的设定,建立了包含9个一级变量和57个二级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测算得出各个预案的PMC指数分值,据此对每项预案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5项预案的PMC指数均值为7.89,根据评级划分标准,5项预案总体表现良好,其中2项等级为优秀,3项等级为良好。除了在事件分类分级标准、恢复与重建这两个一级变量上没有失分外,在其他一级变量上都有失分,具体可以依据二级变量在这几个方面实施优化。  相似文献   

2.
张俊  许建华 《灾害学》2014,(1):182-187
援引多个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案例,对应急处置中的要素展开分析,论证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地方政府应当遵循信息及时、科学应对和以人为本三大处置原则,从而把握信息、处置流程和处置对象这三个关键因子,提高地方政府应急响应效率,更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3.
吴晓涛  申艳楠  张影 《灾害学》2020,(4):169-173
应急预案是中小学校应急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小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保障。论文基于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构建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动态管理的支撑保障模型,实现可持续的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动态管理过程,从而提升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援资源动员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秋露  孔昭君 《灾害学》2014,(2):217-222
社会救援资源动员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重要一环,对应急处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设计合理高效的社会救援资源动员信息系统框架,为系统的具体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在国内外应急管理及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现状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系统设计标准不统一,系统安全以及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系统的构建原则和社会救援资源动员业务构成。依据业务构成探讨并设计系统的总体框架,即B/S混合C/S模式结构,并阐述系统核心子模块功能———信息收集发布、预案库管理、社会资源管理以及事后分析评价等,给出系统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5.
王越 《灾害学》2009,24(3):128-132
为解决区域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的一致性及时效性问题,提出了区域应急组织分层网络集成重构的分级动态预案编制管理方法.结合区域性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应急管理案例分析,试图提高应急预案编制的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及展望——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羽  温家洪  景垠娜 《灾害学》2010,25(1):112-118
应急预案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起到迅速反应的作用,因此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还存在着预案格式雷同、脱离部门实际、分级体系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同预案间接洽性不够、预案建设数量质量不够、缺乏后续管理等种种问题。分析了国内应急预案体系的现状,并探讨了对应急预案体系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分析和研究各级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九江地区5.7级地震发生后灾区某市政府在应急救灾抢险方面所展开的各项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对灾区政府从启动初动体制到全面展开应急救灾工作的应急管理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灾区某市政府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为例,就我国各级政府在灾害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有应急预案但没有相应的防灾规划实施细则、灾后受灾应急评估体系不健全、应急避难与应急救灾物资缺少规划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我国地方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向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在面临突发灾害情况下,难以迅速确定最佳救援方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决策支持。为此,提出了突发事件应急效能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个基于效用聚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效能评估方法。最后,以一个大地震灾害的想定为例,应用提出的应急灾害效能评估方法,对多个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国应急响应机制,某地区发生突发事件后,根据灾害后果不同需要启动不同的预案体系。通过灾害后果的系统分析,研究了预案体系的启动机制,梳理了预案体系的演化模式,从演化时间维度建立了预案体系点、链、网3种启动模式,并系统分析了各启动模式及其相应的结构特征。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预案体系的3种启动模式。研究结论有利于预案体系的合理启动,提高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性,为应急预案体系的启动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吴晓涛 《灾害学》2014,(2):123-127
2011年以来,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许多相关技术、方法等均开始修订和完善。因此,研究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最新进展对于推进我国应急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美国政府最新出台的与应急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标准等,深入剖析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3个核心元素(概念内涵、愿景目标和能力体系)发展动态,提出对我国加快推进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的建议:①高度重视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研究、整合并构建国家级综合应急管理系统;②修订应急管理基本法和总体预案,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等文件的出台;③准确定位"应急预案",推动应急规划的"规范化"、"动态化"与"全民化";④加快应急管理学科发展,助力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地震应急期的分期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高建国 《灾害学》2004,19(1):11-15
地震应急期一般为10天左右.10天以后,灾区将转入恢复重建期.在这10天里,每天的应急工作是有所侧重的.应急工作的先后次序,完全根据救灾现场的需求安排.建议将地震应急期划分为特急期、突急期和紧急期.特急期:震后24 h,其主要任务是救人.突急期:震后2~3 d,其主要任务是治伤.紧急期:震后4~10 d,其主要任务是安置灾民生活.  相似文献   

12.
Emergency shelt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vis I 《Disasters》1977,1(1):23-39
  相似文献   

13.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逸江 《灾害学》2007,22(4):128-133
叙述了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系统的4种运作模式即集权模式、授权模式、代理模式、协同模式,强调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应包含的重要内容,设计了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系统基本功能。最后得出应加快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统一协调和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地震应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邓砚  聂高众  苏桂武 《灾害学》2005,20(2):27-33
本文在理论分析、国内外历史震例和救灾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参照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文件,对影响地震应急(包括震前准备和震后应急行动)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类,并系统讨论了这些因素影响地震应急的方式、途径和程度.以期为地震应急的理论研究和地震应急的实际工作提供部分补充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原生、次生、衍生和耦合灾害,造成城市灾害复杂化和扩大化,给城市应急管理带来重大挑战.基于应急管理体系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特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应急管理基本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当前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重点是制定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与协调以及生命线系统恢复三个要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艳灵  王恒山 《灾害学》2011,(4):106-109
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高,事件种类也不断增多,如何防范与应对已成为当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超网络是高于又超于现存网络的网络,它可以用来描述和表示各种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超网络模型上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并提出了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国不同种类突发自然灾害的单项、专门性应急管理已初具规模,有些甚至已比较成熟,但突发性灾害并不是单一的,常常衍生出其它灾害,以多种类、跨地域的特征发生.为了对突发自然灾害进行跨地域的综合性应急管理,进行相应的区划研究应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我国突发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应急管理区划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实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区划的基本框架——宏观区划、中观区划和微观区划,并论述了各区划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该系统采用VC + +和MapInfo公司的控件产品MapX作为主要开发工具 ,实现了地震应急自动触发、震害预估、辅助决策、地震宣传和相关查询服务等功能 ,是一个较实用的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9.
政府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跨区域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通过界定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内涵,运用多因素评估理论,建立了一套用于评估跨区域应急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跨区域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实例操作,表明该评估法可行性较好,效果较佳,能够为各级政府跨区域应急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