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外示踪实验时一种示踪剂的浓度会随着另一种示踪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为确保野外示踪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找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用野外荧光示踪仪,在室内实验条件下对国内市场上常用的3种荧光示踪剂(荧光素钠、罗丹明、荧光增白剂)在不同浓度下的相互干扰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相互干扰条件下带来的示踪剂浓度测试误差。以一定浓度的某一种示踪剂标准溶液作为本底溶液,依次添加另一种不同浓度梯度的示踪剂标准溶液进行等体积均匀混合后,采用荧光示踪仪对示踪剂浓度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浓度与实际浓度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示踪剂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荧光素钠会对荧光增白剂浓度的测定产生干扰,荧光素钠与罗丹明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干扰,其原因为其发射光谱之间存在重叠,使得示踪仪误认为接收到了其他示踪剂;而荧光增白剂与罗丹明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扰,为良好的多元示踪剂;当荧光增白剂与荧光素钠进行混合试验时,荧光增白剂的换算浓度为荧光增白剂的测试浓度减去由于荧光素钠带来的干扰△c=0.378x+0.022 2(其中x为荧光素钠的换算浓度),而荧光素钠与罗丹明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干扰,但其修正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增白剂是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一类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国内文献对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风险评估报道甚少,文章通过对常州市四类生产流通渠道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监测,对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作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常州市食用菌已存在荧光增白剂的污染。笔者结合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分析资料认为,常州市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风险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荧光增白剂能使纸张、纺织品等产生增白效果,俗称白色染料或荧光染料。由于增白剂的化学结构中荧光基团的作用,吸收日光或其他光源中的紫外线后,能产生兰紫色或青色的荧光,从而使纸张、纺织品等更显得洁白。  相似文献   

4.
普鲁士蓝@酵母菌催化剂的合成及其Fenton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  白波  王洪伦  索有瑞 《环境科学》2018,39(8):3759-3766
自组装合成普鲁士蓝@酵母菌(PB@yeast)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量色谱(EDS)、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结果表明PB纳米颗粒成功负载于酵母菌表面,形成稳定且高度分散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荧光增白剂CXT降解实验结果证明该复合微球兼备吸附与Fenton催化性能,酵母菌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了废水中荧光增白剂CXT向催化剂活性位点的转移,促进FeⅢ-FeⅡ电子传递,显著提高了Fenton反应催化活性,酵母载体增强了PB纳米粒子的分散度与稳定性,有效解决PB纳米催化剂易团聚、易溶解的问题.PB@yeast催化剂经循环使用4次后对荧光增白剂CXT的去除效率无明显下降,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和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包装纸包装食品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做法。如果对你说包装纸中隐藏着“秘密杀手”,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然而,这决不是耸人听闻。因为纸是一种容易被污染的用品,不同的纸张污染度不同,对人体的损害也不同:漂白纸中含有荧光增白剂,这是一种致癌物质;报纸及印刷品、有色纸等带有油墨,其中含有铅、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再生纸因未经严格消毒带有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劣质蜡纸所用的石蜡含有多种环烃类致癌物;装饰用的锡纸有铅污染。这些纸都不宜直接包装食品。包装食品的纸一定要选用经过严格消毒的、未经污染的纸,例如食品级石蜡纸(一段的快餐店都…  相似文献   

6.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O3氧化、曝气铁炭微电解3种方法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3种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0.13 mol/L、H2O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20、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1.0h时,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39.9%, BOD5/CODCr提高到0.51.在反应时间为70min(O3通入量为2.51 g/L)、pH值为9.2时,O3氧化处理效果较好,CODCr去除率达到36.7%,BOD5/CODCr提高到0.47.在铁炭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2.0h、pH值为2.5时,曝气铁炭微电解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57.1%,BOD5/CODCr提高到0.45.3种预处理方法均可有效降解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且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其中曝气铁炭微电解的效果最好,处理成本最低,可以应用于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7.
镉对松散和紧密胞外聚合物类蛋白的荧光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子荧光技术和荧光滴定的方法解析了重金属cd与2种不同类型胞外聚合物类蛋白的结合机理;并通过2种胞外聚合物类蛋白与cd结合后荧光光谱的特征,进一步分析松散附着(Loosely Bound,LB)和紧密黏附(Tightly Bound.TB)2种胞外聚合物之间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在滴定的cd浓度低于1×10-mol·L-1、pH值为4的条件下,cd对LB具有显著的猝灭效应;结合Stern-Volmer分析,这种猝灭现象不仅与生色团的质子化效应有关.而且也和类蛋白与cd结合位点的变化有关.同时.滴定过程中LB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而TB却出现不同程度的蓝移.这说明,cd与2种类蛋白物质的结合机理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三维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在滴定前后LB中类蛋白荧光峰的结构与形态并未产生明显分化,由此说明,LB内荧光生色团性质和结构相对单一;而滴定后TB中肩峰的凸现说明.其类蛋白性质、结构与LB相比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pH值为10的条件下,Stem-Volmer分析结果显示,LB和TB类蛋白荧光团的猝灭与2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与生成不产生荧光的EPS-Cd络合物有关,二是与分子之间的碰撞所导致的荧光猝灭有关.  相似文献   

8.
河口区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在厦门湾九龙江口的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对目前河口区CDOM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分析的一些影响因素(主要是离子强度、浓度效应、不同孔径滤膜过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DOM的EEMS与样品中离子强度关系不大,说明在河口区河海水混合过程中,仅仅由于水体盐度的变化不会造成CDOM光学特征的明显变化.河端CDOM的荧光强度随物理稀释倍数的增大成相应比例的减小,稀释对EEMS的影响仅仅体现在荧光强度上,显示河口区的CDOM样品不存在荧光淬灭效应.九龙江口河流端样品中共含有类腐殖质(C、A)及类蛋白质(T1、T2)4种荧光团,随着混合样品中海水体积分数的增大,样品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代表海洋来源的类腐殖质荧光峰M逐渐显露,T1峰逐渐高于A峰.这说明从河端至外海CDOM的组成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来源上逐渐完成了以陆源为主到海源为主的转变;性质上逐渐完成了以类腐殖质荧光团为主到类蛋白质荧光团为主的转变.在中、高盐度区,0.2μm的Millipore聚碳酸酯滤膜可以很好地去除水体散射对EEMS的干扰,EEMS(0.2μm)比EEMS(0.7μm)更为规则,各峰的显示更加清晰.不同荧光基团的划分更加容易.无论高、中、低盐度站位,0.7μm滤膜过滤的样品,其CDOM荧光强度都要略高于0.2μm滤膜过滤的样品,2种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对CDOM荧光测定带来的差异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
催化铁内电解-混凝-生物膜法处理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催化铁内电解-混凝-生物膜法(A/O)"组合工艺成功处理了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并系统阐述了各个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经检验,出水水质达到GB8978-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SOM),解析了不同来源水体中不同粒径胶体的荧光特性,同时与挑峰法进行比较,以期寻找一种更好的分析天然胶体来源、粒径、荧光特性间关系的方法.基于PARAFAC模型,研究区水体中不同粒径胶体共解析出2个类腐殖质荧光峰(C1和C3)及3个类蛋白荧光峰(C2、C4和C5).其中,300 k Da~1μm分级胶体荧光强度最高,C1、C2、C3组分的荧光强度随粒径增大而增强,C4、C5组分的荧光强度随粒径增大而减弱.不同来源胶体(生活污水:进水和出水;农业污水:大盈和天恩桥;天然水体:吴淞口)的荧光强度变化大致规律为:吴淞口进水大盈天恩桥出水.SOM分析结果与PARAFAC一致,且可视化程度更高,但EEM-SOM模型存在输入变量多、兼具挑峰法缺点的问题.而PARAFAC-SOM模型不仅兼具了前两者的优点,还具有输入变量少、运行时间短、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该模型还成功应用于胶体其他理化参数的分析(Parameters-SOM模型),使得前期工作结果系统性更强、更直观.因此,PARAFAC-SOM模型是相对较好的分析天然胶体来源、粒径、荧光特性间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机械零部件表面应力和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荧光涂层应力检测的原理、优势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稀土荧光离子的应力检测涂层的需求,并就其应用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表述.介绍了不同材料体系下应力及结构损伤检测范围,以及应力自敏涂层目前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乌梁素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研究了乌梁素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的结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出现了6种荧光峰,分别代表类蛋白荧光物质和类富里酸荧光物质,且不同湖区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结构组成具有一定差异性.乌梁素海沉积物DOM的荧光指数处于1.74~1.96之间,及其DOM来源具有陆源和内源的双重特性,其中陆源主要来自西部河套灌区农田退水输入,内源主要来自芦苇等大型挺水植物死亡腐烂分解.因此,控制河套灌区农田退水排入以及抑制芦苇等挺水植物大量生长是保护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和控制其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三维荧光光谱耦合平行因子分析技术(EEM-PARAFAC)可解析溶解性有机物结构,但目前对PARAFAC拟合组分的性质尚不了解,高分辨率质谱能从分子层级解析溶解性有机物结构;本文总结近年来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PARAFAC)及高分辨率质谱技术(FT-ICR-MS)用于溶解性有机物研究进展,介绍了两种技术的表征方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两种技术的发展、联系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选取洱海不同季节全湖47个沉积物表层样品,探讨水提取态有机氮(WEON)与不同来源(上覆水、间隙水、入湖河流和湿沉降)溶解性有机氮(DON)组分特征差异,并分析其对沉积物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沉积物WEON含量季节性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间分布规律呈北部南部中部.(2)洱海沉积物WEON腐殖化程度较高,腐殖质主要以富里酸为主,主要含有紫外区类腐殖质荧光峰A和高激发类色氨酸荧光峰B,受陆源输入和湖内生物共同影响.(3)洱海沉积物及其他来源DON均含有2个荧光组分,其中组分C1为内源性可见紫外区腐殖质峰是生物降解形成的荧光峰;组分C2为类色氨酸峰;湿沉降样品类蛋白峰峰强最大,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入湖河流DON生物可利用性最低.(4)洱海上覆水DON荧光C1和C2组分和沉积物WEON含量为显著相关(r=-0.79,P0.01;r=-0.944,P0.01),上覆水DON的荧光组分特征能够很好指示沉积物WEON含量特征.研究洱海不同样品DON结构组分特征,揭示洱海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为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68(Al)为吸附剂,探究其对水中典型荧光增白剂VBL分子的吸附行为.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N_2吸附脱附对MIL-68(Al)的结构性质进行表征.探讨了p H值、离子强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及吸附时间对MIL-68(Al)吸附去除水中VBL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热力学及吸附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IL-68(Al)对VBL的吸附能适应较宽的p H范围,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达到400.02 mg·g~(-1);吸附速率在前20 min很快,并且能在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自发进行并且主要由熵驱动;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对吸附均有贡献,静电作用是吸附发生的主要机制.由以上结果可知,MIL-68(Al)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吸附剂,在去除水中的VBL分子方面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两起事件 江苏南京龙溪化工有限公司二甲苯车间"10 - 20"火灾事故 南京龙溪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荧光增白剂,主要原料为二甲苯.公司下风向距居民点较远,厂边为排葛河,排葛河经1公里进入马汊河,马汉河再经1.5公里汇入长江.  相似文献   

17.
模拟燃烧11 种常见物质(秸杆、木材、煤和生活垃圾等),并收集烟气中可溶于甲醇的有机产物,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EEMs)对收集的甲醇可溶性有机物(MSOM)进行表征.进一步,结合非负矩阵分解法(NMF)提取三维荧光光谱主要组分的特征激发/发射光谱,根据荧光信号轮廓差异对不同种类物质进行区分,旨在建立棕色碳溯源依据.结果显示,秸杆和木材燃烧源棕色碳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上呈现相似的谱形,均在265nm处存在肩峰;瓦楞纸板和塑料燃烧源棕色碳的吸收则随波长增加单一下降.由于基本组分相同,各生物质及纸板对应的棕色碳的EEM有着相似的轮廓,NMF解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和纸板的MSOM存在3种主要荧光组分,分别为两种类腐殖质C1、C2和类蛋白质C3;煤的EEM在长波处有较强的分布,可归因于芳香类基团,由其EEM分解出M1、M2和M3荧光团,三者位置均较生物质红移.根据荧光团位置以及光谱信号轮廓特征,可对生物质和煤进行区分;泡沫、塑料袋和塑料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其EEM与生物质有较大的差别,且三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泡沫和塑料袋的MSOM含有4种荧光成分,而从塑料瓶的MSOM中只可得到两种荧光团,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8.
解五 《环境导报》2002,(2):43-43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日前在发布消费警示时说,目前我国粮食安全主要存在四方面隐患。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超标 目前各地面粉厂家普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为主要成分的增白剂。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不得大于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亚胺缩合的反应制备出阳离子荧光传感器(Cation Fluorescent Sensors,CFSs),并对其结构、光谱性能检测、荧光量子产率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荧光化学传感器产生的荧光光谱一直是高效的分析方法,因此合成了新的基于席夫碱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并研究了对各种金属离子的结合特性.在CH3CN溶液中测试了阳离子荧光传感器时不同阳离子的选择性响应,发现对Cu2+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Cu2+的检测.该类阳离子荧光传感器是基于2,2-联噻吩-5-乙醛的荧光发射基团和邻氨基苯甲醚为识别基团的一类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具有草莓结构的TiO2@酵母微球作为吸附材料,对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VBL(FWA-VBL)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溶液pH、溶液初始浓度和TiO2@酵母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TiO2@酵母微球对FWA-VBL的吸附,平衡吸附量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TiO2@酵母微球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TiO2@酵母对FWA-VBL的吸附行为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在温度为323.15K下最大吸附量为167.50mg/g; 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归因于光催化-吸附耦合效应,TiO2@酵母微球展现出了良好的原位再生能力.H2O2的添加有助于提高TiO2@酵母微球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