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害地质学是本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灾害地质的不断出现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理论、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正在探索之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作一简要阐述。灾害地质学是专门研究灾害地质问题的学科,主要研究对人类造成或可能造成灾害的地质问题和防治方法。即是说,是研究给人类造成灾害的地质事件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及  相似文献   

2.
李定龙  龚乃勤 《灾害学》1997,12(3):38-42
在对国内外近年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解决地质学问题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阐述了借助于GIS技术,采用多源信息方法进行煤矿区突水预测的方法与步骤及预测结果。并展望了该方法在矿井突水预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的考察和观测结果 ,结合构造单元、地震活动分区和研究区位置确定计算模型的范围 ,选定一个构造骨架 ,确定计算模型的边界形状和几何参数。然后参考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和新构造运动特征 ,选定模型边界条件 ;参考岩石力学实验结果 ,确定模型的物理参数。最后利用线弹性二维有限元程序计算了各节点位移、各单元应力应变及应变能增量。通过分析应力应变场和应变能增量划分出 2个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4.
天文地质学是应用天文学、地质学的观测资料、研究成果和理论,来探讨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与天文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内容广泛的、包括了天文、地质两大学科在内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以一门学科的形式出现的历史还很短,它自身的理论框架尚待建立,它的许多理论和假说尚处在潜科学阶段。下面摘录这份资料,希望对从事天地生相互关系研究的人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海岸带的自然灾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岸带历来就是经济发达地带,又是新兴海洋工程的前沿基地,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海岸带也存在一些特有的环境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问题,如全球性海平面持续上升、海岸侵蚀后退、海岸地面沉降、海底地震和海啸、风暴及大潮等,这些因素的叠加给海岸带造成极大灾害。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这些灾害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并且指出在我国海岸带开发利用计划中应该把海岸带灾害地质与环境地质调查研究重视起来,以避免和减轻经济上和生命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明末北京王恭厂药局爆炸是一次奇案,本文利用作者近几年所进行的二维有限元地震反应分析及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所获成果提出:松散复盖层下埋藏基岩地形对振波射线的反射可能是此次灾情被扩大的原因之一,不论是天然地震或人为爆炸,由于王恭厂恰处于北京凹陷埋藏基岩凹曲面中心,振波射线的汇聚使振动能量局部集中,从而扩大和加重了灾害,这是一项城市灾害地质学的新课题。文中还提出了开展灾害地质学研究的具体倡议。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1,(4):18-19
丁国瑜,地震地质学家,生于1931年9月19日,河北高阳人。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正> 板内绝大多数的浅源地震均与活动的大断裂带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据统计我国九十多个7级或7级以上的历史强震中有80%均座落在规模较大的断裂带上。最早提出地震与断层相关的要算近代地质学创始人莱伊尔(C、lyell)了,他在其经典的《地质学原理》一书中(1886年)曾经说过,地壳的上升、下降和断裂都与地震有关,但孰因孰果,尚不明确。麦凯(A、Mekey)早在1902年就明确指出,断层运动是地震的成因。这一概念被后来的吕德(H.F.Reid)所利用,创立了“弹性回跳”一地震断层成因学说,园满地解  相似文献   

9.
厄尔尼诺灾害的地球动力学解释以及与地质科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灾害学》1992,7(3):84-87
本文从地质力学的理论基础出发,详细地叙述了对厄尔尼诺这一大尺度气象灾害的机制所作的探讨。指出对于地球上任何大尺度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研究时,都不应忽视地球自转的作用和影响。本文还将海气相互作用与构造体系进行了联系并对全世界地质学与环境生态学界普遍关注的全球海平面变化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崔树军  宋志敏 《灾害学》2000,15(3):67-71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占用土地,“三废”污染、地面变形与沉降、矿井突水等地质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致使地质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着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用环境地质学的观点,论述了我国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地质环境灾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地震研究是由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综合进行的,且难度相当大的研究工作。大至天体运动,小到微生物行为,都是地震研究的对象。用于研究地震的资料与信息中,又有许多是带有模糊性的。因此,新近兴起的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研究中可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作者们完成的研究工作为主体,并参考国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七台河塌陷工程研究所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问题——塌陷区城市建设的需要,由国家地震局批准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它集中了有关工程力学,地质学,地震学,采矿学,工程结构和工程材料等专业的各类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塌陷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采空区塌陷一直困扰着七台河市及其它同类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加速实现塌  相似文献   

13.
北洛河中游白水段峡谷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洛河中游峡谷河段的深入调查研究,在白水县张家船村段河谷台地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发现了古洪水滞流沉积夹层。采集了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典型样品,利用第四纪地质学和沉积学方法,通过磁化率、粒度、烧失量、碳酸钙含量等分析,发现其为中全新世后期(4 500~4 000a BP)特大洪水的典型悬移质沉积物。利用比降法模型计算得出,该组古洪水滞流沉积所指示的洪峰流量在13800~15600 m3/s之间;同时对该断面上游方向150m处的铁路桥1994年9月洪水洪痕进行了测量计算,其结果与水文站实测流量一致,证明古洪水水文学计算方法及相关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该研究成果对北洛河的防洪减灾、交通和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苏门答腊俯冲带大震频发,并引发灾难性海啸,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4年和2012年的两次大震所带来的科学问题在许多方面超出现有认识。国际上对苏门答腊地区已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应用了许多新方法并取得了许多新认识。解读苏门答腊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演化史对于认识俯冲型大地震的产生机理是必要的,对此类地震的发生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对于理解海啸产生的条件和防灾减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苏门答腊地区的地震活动和深部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近年关于该地区的世界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梳理出若干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而提出开展苏门答腊俯冲带地震3D层析成像的具体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15.
雨土就是天降黄土,也称雨霾。它的形成和风有一定的关系,因之常有“风霾,雨土”的记载。我国正史和方志中有丰富的雨土资料,同时它还记载了雨土和人文地理等诸方面的关系,对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气候学、环境学的研究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一次雨土可能对自然景观造成很大的变迁,这也许是地质学家始料不及的。如道光卅年  相似文献   

16.
<正>地质英语作为地质学与英语学科的交叉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地质英语,不仅能使翻译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国际地质研究的前沿动态,还能提升我国在国际地质领域的影响力。随着翻译软件的普及,一些翻译人员会使用翻译软件作业,但其机械翻译结果有可能误导翻译人员,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探讨地质英语中使用翻译软件的弊端,分析正确的应用方法,对于提高翻译人员地质英语翻译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限制土地开发行为以实现地质灾害的规避与防治,是国际灾害防治的发展趋势。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基础理论、技术框架、政策框架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4个支持系统。基础理论支持系统,是从地质学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技术框架支持系统,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政策框架支持系统,是为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措施防治地质灾害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是在基础理论、政策框架和技术框架的支持下,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心,统筹城市规划、建成区更新规划、城市设施规划、物资储备、设施抗灾化、公众参与等措施安排建设用地。所提内卷是对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方法的探索,期望能供相关学科建设和工作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测绘出版社社出版的《汉英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地质学词典》即将于读者见面。本词典收词5万余条,所收词条主要是在情报研究、刊物编辑翻译过程中集累起来的。内容包括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工程地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重力、大地测量、计算技术等学科领域的词汇。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阔  唐川 《灾害学》2007,22(1):106-111
综述了国内外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国内单沟泥石流和区域泥石流的危险度研究方法,针对单沟泥石流和区域泥石流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其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并对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Monte Carlo方法的基本思想,随机数的产生方法和随机分布数的产生方法。对野外工程岩体观察数据采集的原则做了简要说明,并介绍了对采集数据的分析过程和分析目的,建立了岩体裂隙结构面模拟的基本假设,并在基本假设与随机变量产生方法的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