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结构和水环境的城市湿地景观健康研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健康是近年来随着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景观生态学概念,旨在探讨景观尺度下生态健康的问题。论文针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特征,构建能够反映其特征的景观功能分类体系,建立景观结构健康和水环境健康的评价模型,并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景观健康进行综合评价,探讨西溪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公园景观总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景观健康程度由公园内部向周边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湿地公园作为“湿岛”,受到周边环境的强烈影响。其中,景观疾病的区域占公园总面积的20.42%;景观不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20.97%;景观亚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34.98%;景观健康和很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23.63%。研究结果有利于西溪湿地公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且为其他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取1995-2004年水质监测数据,对第二松花江干流10个断面由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二松干流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化学致癌物Cr(VI);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的个人年风险;1995-2004年有毒有害物质健康总风险超标的断面健康风险值普遍呈现减小的趋势,但2004年仍然有6个断面健康风险超标,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r(VI)和As的浓度过高,因此对排入二松干流的含Cr(VI)和As废水进行控制和治理是降低水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压力-状态-响应 (PSR)模型,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包含压力、状态、响应3大类共11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遥感数据及统计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大沽河口湿地区进行单因子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所处状态、面临的压力及对压力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大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4994,生态系统健康相对较差,人类干扰指数和水文调解指数是影响该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最主要因素.(2)研究区湿地呈现出一种斑块破碎的景观,其生态系统结构组织的合理性以及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大沽河口湿地的管理、规划和保护具有参考意义,为制定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PSR模型为框架,选取污水处理率、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环保投资指数等1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潘安湖湿地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将湿地水环境健康状况由很健康到病态分成5个级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潘安湖湿地水环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潘安湖湿地水环境健康指数为2.8166,属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压力指标得分1.7405,属于疾病状态;状态指标得分3.2563,属于亚健康状态;响应指标得分2.4483,处在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该结果可为类似地表水体环境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以贵州省草海高原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及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然后以贵州省草海高原湿地为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草海实际。 相似文献
7.
8.
9.
重点综述了4种常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内涵和原理,分别对4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通过实际应用分析证实方法的实用性.随着各种科技和方法的不断融入,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饮用水水源受到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西安市饮用水源地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计算出了各类污染物的风险度。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镉所致健康风险大约为10^-7a^-1,躯体毒物质所致风险在10^-12~10^-10之间。所以,基因毒物质是首先控制的污染物质。(2)对于躯体毒物质,铅的风险度是最高的,躯体毒物质所致的风险度大小排序为Pb〉NH3-N〉Hg〉挥发酚。(3)饮用水中的所有有害物质的健康危害总风险度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a^-1,也没超过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6.0×10^-5a^-1。研究结果可直接确定该市地表水源水质的风险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顺序,为该市地表水源水质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提出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长治市某县6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评价,探讨了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该县6处饮用水水源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均高于国际辐射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 a-1;化学致癌物是该县饮用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风险来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排序为:Cr6+﹥As﹥Cd。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较传统的水质等级评价体系能够量化表征水体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有利于明确水体污染物治理的优先顺序,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黔江区9个饮用水源地水质作为健康风险评价对象,选取2009年水质监测的部分资料,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9个饮用水源地经饮水途径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化学致癌物。其中以铬(六价)的风险值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黔江区9个饮用水源地水质作为健康风险评价对象,选取2009年水质监测的部分资料,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9个饮用水源地经饮水途径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化学致癌物,其中以铬(六价)的风险值最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水质指数法评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根据2005年雨季和枯季的水质监测数据,参照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将21项水质监测指标分为难处理的毒性指标(ρ(As),ρ(Hg),ρ(Cd),ρ(Cr),ρ(Pb)和ρ(Se))、易净化的污染指标(pH,ρ(DO),IMn,ρ(BOD5)和ρ(NH3-N))及其他指标(ρ(DP),ρ(DIN),ρ(F-),ρ(Cl-),ρ(SO42-),ρ(NO3--N),ρ(Cu),ρ(Zn),ρ(Fe)和ρ(Mn))3类,首先计算单项水质指数,然后分类别计算分类指数,最后得到综合水质指数(WQI). 结果表明:①重金属Hg,Se,Cd和Pb危及库区水质安全;②易净化污染指标及其他指标的WQI值小于20,但氮已对水质构成极大威胁;③水库水质在枯季好于雨季;④水质空间格局为汉江库区好于丹江库区,丹江库区好于库区下游. 对于水源地,在评价有毒重金属时应结合地表水环境标准和饮用水标准. 另外,就污染物成因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阳澄湖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饮用水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阳澄湖水源地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阳澄西湖的下湖湾为研究对象,又进一步进行水源地重金属的来源分析,分别计算出重金属污染物经由河流汇入、底泥释放和大气沉降进入湖体的总量。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镉所致健康风险为9.14E-06a^-1,并且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2)湖区工业是阳澄湖重金属的最大来源;(3)底泥释放也是一个重要的重金属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由于具有污染物浓度高、不易察觉、常规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环境健康风险较高. 以饮用水受到突发性苯污染为例,模拟研究了苯随着自来水进入居民家庭后,分别通过饮用、皮肤接触和呼吸等暴露途径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3种暴露途径下,皮肤接触暴露的健康风险最高,当自来水中ρ(苯)为300.00和10.00 μg/L时,健康风险分别为4.09×10-3和1.19×10-4. 饮用暴露的健康风险最低,当自来水中ρ(苯)为300.00和10.00 μg/L时,健康风险最大值为4.61×10-6,最小值趋近于0,这主要是由于苯极易挥发,而我国居民饮用煮沸后的开水,开水中苯的残留量较低. 经过3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的苯的日均综合暴露健康风险最大值为4.33×10-3,最小值为1.26×10-4,超过了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人体健康风险建议最大值(1×1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