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解——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涤纶厂聚酯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涤纶厂聚酯废水所进行的中试。当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进水CODcr浓度为1200mg/L,经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后,好氧池出水的CODcr浓度为169.1mg/L,进一步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CODcr达80mg/L。  相似文献   

2.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接触氧化-水解-两段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养殖废水,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进水CODcr小于5000mg/L,经处理后出水CODcr平均去地97%,BOD5去除率大于98%,氨氮去除率大于96%,各项主要指标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气浮——厌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根据高浓度印染废水水质特性,开发了气浮-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并应用于处理工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效益。该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平均CODcr2883mg/L和设定的HRT下,气浮单元出水CODcr,为1539.0mg/L,厌氧池出水1192.0mg/L,好氧池出水225.3mg/L,总CODcr去除率为92.2%,处理费用1.73元/t水,且处理出水可回用于生产,因此该工艺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SBR法处理化学药物制剂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 SHR法处理化学药物制剂废水. 调节 pH至7.5,进水 CODcr 224~1530 mm/L,曝气10 h, CODcr容积负荷达2.58kg/m~3·d,CODcr的去除率高达94.2%,处理后出水CODcr<100mg/L,达到综合排放标准(GB897-96)一级标准。CODcr容积负荷至3.84 kg/m~3·d, CODcr去除率仍>85.9%。  相似文献   

5.
兼氧-接触氧化-气浮法处理系统能有效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经稳定运行表明,CODcr和BOD_5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CODcr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增塑剂生产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介绍了采用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增塑剂废水。在停留时间为22h,压力为0.4MPa,水中溶解氧保持5mg/L左右时,进水CODCR为11700mg/L,BOD5为6873mg/L,出水CODCr去除率为89%,BOD5去除率为96%。为增塑剂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驯化活性污泥处理明胶有机废水的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驯化活性污泥对组分复杂的明胶有机废水进行有机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明胶废水的BOD5/CODcr比值为0.44-0.46,CODcr进水浓度在1000-1200mg/L人,CODcr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81%-83%和86%-91%。  相似文献   

8.
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洗毛废水。混凝沉淀-气浮在进水COD14500mg/L,处理水量2000m^3/d,COD去除率90%;HRT 32h生化处理时,出水COD为187mg/l,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洗毛行业)。  相似文献   

9.
PNN破乳剂的合成及其乳化液废水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氨,仲胺与伯胺及表卤代醇合成制备了合成制备了高效破乳剂PNN,并用以处理乳化油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在PH=6.0-7.5,投量为1.88‰3.0‰的条件下,用PNN处理CODcr为71840mg/L、img o 15534mg/L、油为15534mg/L的某乳化油废水,最佳CODcr去除率达92.7%,最佳油去除率达99.9%。,浊度去除率达到99.9%,该药剂破乳后固液分离性能较  相似文献   

10.
光催化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化工废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索了光催化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废水的工艺条件,最佳光催化氧化处理条件为PH=3,催化剂为铁盐,氧化剂H2O2,低压汞灯,光照时间1.5h,废水温度45℃,温凝剂选用PAC和PAM(混凝剂的投加量为原水CODcr:PAC:PAM=7:1.5:0.01),混凝PH6,沉降时间0.5h,在该工艺条件对CODcr为173-70144m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废水、苯酐废水、富马酸废水、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废水  相似文献   

11.
A^2/O生物膜法在油脂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2/O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浓度易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新工艺。用于油脂厂废水的处理,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处理效果良好,在进水COD、超过设计水质时,出水CODcr超过设计水质时,出水CODcr仍能达到排放标准,NH4^+-N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基本无污染冰生。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牛仔布染色废水的设计与工程试运转。结果表明,当废水CODCR平均浓度为546mg/L色度为448倍时,处理CODCR去除率为68%,色度去除率86%,出水基本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SBR法、PAC-SBR法,微电解-SBR法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对比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SBR法处理效果优于其它两种方法,当进水COD=1000~1600mg/L,色度=200~800倍,BOD5=250~400mg/L时.COD去除率在85%左右,BOD5去除率和脱色率均在90%以上,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味精废水的微生物转化与效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谷氨酸发酵液经冷冻等电一离交排出的废水,无论是经除菌体回收蛋白,还是未经除菌体排出的味精废水,都含有丰富的有机、无机营养物,可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菌体蛋白。在废水CODCr含量约为35000mg/L的情况下,可制取干菌体约18g/L,废水中CODCr去除率可达65%以上,出水CODCr降至10000mg/L左右。且饲料酵母生产成本约3000元/t。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厌氧-好氧生物工艺处理汰头废水的效果。在常温条件下,厌氧反应器在进水PH值为6.4左右,平均COD浓度2400mg/l,处理水量为88m^3/d,水力滞留时间为2.3d条件下,COD去除率为78%,出水PH7.1。兼氧-好氧反应器在处理水量200m^3/d,进水PH7.7,水力停留时间10-12h,进水COD浓度645mg/l情况下,出水COD浓度为95mg/l,COD去除率达85%,可达标  相似文献   

16.
利福平废水的絮凝和生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福平生产的废水COD高达6万,用PFS、C-PAM脱稳,密集网捕式絮凝处理后,COD去除率达27%,BOD5/CODcr从0.19上升到0.32,絮凝前后水质和色谱分析表明,絮凝后5种有机物去除效率均在22%以上,使生化处理成为可能,进生化池废水经稀释后,用活性污泥法处理9天后,COD从1.5万降至COD〈300mg/L,达到治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用接触氧化和混凝沉淀处理靛兰染色废水的设计和运行。当染浆生产正常时,CODcR去除率74.6%,色度去除率86.9%,当染浆生产不足,生化处理效果难以保证时,通过强化初沉地混凝沉淀,CODcr去除率76.6%,色度去除率78.8%。出水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水解—好氧生物膜法处理含硫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好氧生物膜法处理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放心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其COD、氨氮、酚和硫化物分别为236mg/L、74.33mg/L、0.86mg/L和1.22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8.6%,38.4%、99.7%和94.1%,出水质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同时,由于把沉淀池污泥回流到水解池进行消化,所以无剩余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19.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混合化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化工开发区混合化工废水进行预处理,物化出水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法坦 步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容积负荷对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流工厌氧滤池进水COD浓度为700-900mg/L,经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达60%以上,色度、SS、BOD去除率分别为85%以上,50 ̄60%、95%左右。经混凝沉淀、Fenton试剂进一步处理,COD、色度可下降为124m  相似文献   

20.
厌氧—好氧法处理渗滤液与城市污水混合废水的可行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彩厌氧-好氧工艺对不同浓度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在不同混合比(VSH:VCH)时的处理效果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厌氧段采用新型ABR反应器并将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研究表明,当原渗滤液COD〈5500mg/L时,VSH:VCH达4:6是可行的,其稳定运行时的COD和BOD5去除率可分别达88.9%和96.8%当原渗滤液COD≥6500~8800mg/L时,须将VSH:VCH控制在2.8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